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第4个年头,面对德国的强势进攻,法国危如累卵。就在这一年的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6月,美国军队踏上法国土地,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一天,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的助手、陆军中校斯坦顿在法国拉法耶特的墓前,说出了一句话:“拉法耶特,我们来了!”这成为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口号。
拉法耶特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与美国究竟有什么样的渊源,能让美国以他作为参加世界大战的口号?
拉法耶特(1757—1834)本名吉尔伯特·德·莫蒂勒,拉法耶特是他作为侯爵的称号。他出生于法国上卢瓦尔省附近的夏凡纳克庄园,身世极为显赫,家族的源头据说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恺撒时期。他属于拉法耶特家族的军官分支。拉法耶特2岁时,父亲在英法“七年战争”的明登战役中被英国炮弹炸死,他继承了父亲侯爵的爵位。13岁时,他的母亲和祖母去世。14岁时,他追随父祖的足迹加入法国皇家陆军。16岁时,他娶了第五代诺阿伊公爵的女儿。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正式打响。1776年,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拉法耶特很早就被启蒙运动中的平等、独立、民主、自由的思想所熏陶,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让这位19岁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他觉得自己追逐的理想很可能会在另一片大陆上实现。他多年后回忆说:“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心驰神往。”当时的他是法国皇家陆军的龙骑兵上尉,同时也是法国最大地产的继承者。
拉法耶特上尉当即买了一条军舰,招募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准备远赴北美。但他的这一行动被英国人知道了,拉法耶特的身份和地位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他这样做,无异于鼓励人们与英国为敌。当时的法国还没有向英国宣战,英国驻法大使立即与法国政府交涉,要求制止拉法耶特前往北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下令禁止拉法耶特离开港口,还威胁要把他抓起来。美国当时的形势有点危殆,于是有人劝拉法耶特打消去美国的念头,但拉法耶特执意要去。为躲避追捕,拉法耶特先去了西班牙,随后化装成一名妇女,于1777年4月20日登上一艘驶往美国的货船。为免中途遭到英国人逮捕,拉法耶特特地买下整艘船上的货物,确保此行直达美国。1777年6月,拉法耶特的船在美国登陆。
当满怀**的拉法耶特等人拖着经受舟车劳顿的身躯来到革命的中心费城时,迎接他们的竟是“大陆会议”一些人的冷眼。他们认为他太年轻,资历太浅,难担重任,不想给他授职发饷,想让他从哪儿来回到哪儿去。年轻气盛的拉法耶特难抑胸中怒火,他高声对美国人说:“我来美洲,不领军饷,不要官衔,只求作为一个志愿者为理想而战!”这番豪言壮语传到“大陆会议”,让美国人深受感动。出于对他的献身精神和显赫地位的尊敬以及他在欧洲大陆广泛社会关系的重视,一个月后,这位法国上尉被任命为美军少将,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的副官(这个少将军衔应该是当时美国军队最高的军衔,乔治·华盛顿作为大陆军总司令,直到1798年才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二天,拉法耶特遇到了他终生的朋友乔治·华盛顿,而且他和华盛顿的副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将军也成为好朋友,华盛顿称他是自己的“朋友和儿子”。
拉法耶特加入独立战争后,英勇善战,身先士卒,不久就光荣负伤。伤愈之后,他受到华盛顿的赏识和推荐,被委任带领一个师的兵力。拉法耶特不但热情,而且具有过人的勇气和才干,还颇具眼光,他成功预测了美军少将托马斯·康韦等企图取代华盛顿的叛乱,把美国的一场内讧扼杀在萌芽中。
1777年底,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全歼英军柏高英部7000余人,这让美国人和法国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此前,法国对美国的革命战争持悲观态度。此役之后,力主援助美国的法国外交大臣韦尔提出加大活动力度;路易十六的宠臣、著名剧作家博马舍曾向国王进言:“如果您本人不想受到侮辱和削弱,您就得侮辱和削弱英国人!”拉法耶特更是积极敦促法国与美国同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路易十六决定公开与北美殖民地人民一起进行反英斗争。法国正式承认美国,与美国结盟,正式向英国宣战。在法国的带动下,西班牙与荷兰也加入了对英作战中。
法国对英国宣战后,拉法耶特特意回国向路易十六征询他今后行动的方向。路易十六授予当时已是美军少将的拉法耶特骑兵上校的军衔。6个月后,他带了一支法国援军回到美国。当时,美国经济困难,拉法耶特自掏腰包为士兵支付军饷,这令华盛顿非常感动。此外,拉法耶特在美国参加独立战争的几年时间里,从未领过美国政府的薪水。
1779年、1781年,拉法耶特两度回法国求援,几经周折,最终说服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派更多的军队赴美参战。他自己还另外筹建了一支法国与西班牙的联军,准备进攻英属西印度群岛。法国和它的盟友西班牙还虚张声势地集结军队要进攻英国本土。所有这些行动,都有效地牵制了英国的资源和兵力。可以说,与欧洲参战国的战争规模相比,北美的战争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1781年,拉法耶特巧妙地把英国查尔斯·康沃利斯将军的军队引入约克镇的陷阱,使其被华盛顿的大陆军和罗尚博海军上将指挥的法国援军包围,英军被迫投降。此战宣告了英国人在北美大陆关键性的失败,从而使美国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大获全胜,结束了这场战争。次年,对美态度强硬的英国腓特烈·诺斯内阁倒台。华盛顿大加赞赏拉法耶特在约克镇战役围城时的表现,称其:“即使不是完美的,至少也是荣耀的。”
1781年底,拉法耶特回到法国。法国人用迎接英雄的热情欢迎了他,并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授予准将军衔。
1783年9月,美国驻法代表富兰克林和英国国王的代表在巴黎签署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美国独立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拉法耶特凭借这场战争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在欧洲,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人们热烈欢迎这位英雄;腓特烈大帝在柏林亲切地接待他;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克里米亚热情地与之会见。在法国,随处可以听到对他的赞扬之声。
拉法耶特在美国的经历,让他对自由主义思想和共和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他曾公开宣传宗教信仰自由,并倡导废除奴隶贸易。但他的贵族成长经历和所受的教育,让他在内心深处仍忠于自己的君主。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曾出任法国国民军总司令,主持起草《人权宣言》和制定三色国旗,成为立宪派的首脑。1830年,他再度出任国民军司令,参与建立七月王朝。1834年5月20日,拉法耶特在自己家中一间四壁挂满北美独立战争遗物的房间去世,他的灵柩用取自美国某一战场的泥土掩埋。
因为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他在生前就被人们称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因为他对美国独立战争作出的奉献和付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是“在美国受到最多人、最热情爱戴的外国人”。他的确实至名归。
拉法耶特逝世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下令给予拉法耶特与约翰·亚当斯和乔治·华盛顿相同规格的礼遇:24响礼炮(每一响代表美利坚一个州的哀悼,当时美国有24个州),国旗降半旗35天,军官戴黑纱6个月,国会悬挂黑幕并要求国会议员在未来30天内身着黑衣。
他在生前和生后都得到了美国人民的广泛纪念。1824年,在他去世前10年,美国政府在白宫对面建立了拉法耶特公园;1826年,宾夕法尼亚州的伊斯顿设立了拉法耶特学院;1917年,纽约市竖立了一座拉法耶特纪念碑;他的肖像至今还和华盛顿肖像一起挂在美国众议院内。美国的很多地方都用“拉法耶特”来命名。
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人那句“拉法耶特,我们来了”的参战口号外,一战结束后,美国国旗被永远地放在了拉法耶特的墓地上;每年的美国独立日,他的墓地都会换上法兰西和美国的标志。
1943年,巴顿将军在前往科西嘉岛的途中曾说:“自由的法国解放了拿破仑的出生地,而美国人则一定会解放拉法耶特的故乡。
拉法耶特两次被授予了“美国荣誉公民”称号,而在死后被授予这一称号的,世界上仅有6个人。
拉法耶特出于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不惜自己的贵族身份和财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去,他不求回报,无私奉献,最终帮助美国人民赢得了自己的独立和尊严。而美国人民知恩图报,对英雄的付出给予了崇高的回报。拉法耶特与美国,可谓互不辜负,成就了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