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为咨询师之前,我跟大部分女孩一样,都对爱情既憧憬又担忧。憧憬的,自然是爱情的甜蜜浪漫;而担忧的,则是爱情可能经受不住现实的磨难和喜新厌旧的人性考验,担心爱会随着时间流逝“色衰而爱弛”。于是,如何让一段感情长久幸福,就成了我入行后研究至今的课题。
找我做咨询的,有很多是分手挽回的案例。根据这些案例,我把人简单地划分成两种:被放弃的挽回者和被挽留的分手者。挽回者为何如此让分手者避之不及,分手者又是为何让挽回者如此念念不忘,就成了我课题的研究方向——让伴侣想要靠近和远离你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一开始,我认为是技能层面的问题,比如有的人就是情商高、会聊天,更能让伴侣开心;而有的人就比较木讷、粗线条,说话太直接,容易得罪人。但当我学了很多沟通技巧,比如情绪表达、倾听、赞美并教给我的来访者后,我发现就算他们能学会这些技能,用出来也没什么效果。因为沟通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肢体语言和表情传递了约70%的信息,语音和语调传递了约23%的信息,具体内容只占约7%。也就是说,行为只是表象,行为背后的态度和状态,才是沟通的核心。
于是,我的研究重心又转移到情绪状态调整和心态调整。
我帮助来访者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和心态、认知调整,发现这确实比教技能更有效果,来访者往往能够散发出比之前更强的亲和力与吸引力。但这样做也有弊端,来访者会觉得很累。因为这些改变并不自然,或者说有很大的阻力,仿佛是给他们嫁接了本就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要维持这些习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内耗。
研究到了这里,算是走入了死胡同。无论我用行为疗法的思路塑造行为,让来访者对新行为进行强化和间歇性强化,抑或进行“三观”层面的思维调整,都无法让改变自然而然地维持。我甚至开始怀疑,人到底能否改变自己?
幸好,我很幸运地遇到了我的先生——彦宇老师,他也是一名咨询师。在跟他交流咨询难题的过程中,他为我打开了通往精神分析的大门,填补了我上述研究的最后一块拼图——原生家庭的桎梏。
所有无法改变的习惯,背后都有其未被觉知的获益。这是我学习精神分析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以往我只关注如何把“不好的行为、思维”改成“好的行为、思维”,事实上,好与不好,是出自我们意识层面的认知判断。从潜意识层面来说,每一个当下的行为,都已经是我们的本能权衡利弊后,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本能不一定符合我们当下的利益,却一定有好处存在。比如:自我中心,能够避免我们体验到挫败感;要求伴侣做得比自己父母好,能够安抚我们早年未被正确对待的受伤心灵;情绪化,能让我们避开会激发我们负面情绪的外部威胁;等等。只有探寻出并意识到这些获益,再权衡是否牺牲这些获益换得其他好处,我们的改变才算真正开始。
至此,我的研究暂时有了比较完备的成果,我把咨询中运用上述技能、认知调整和精神分析后行之有效的内容,凝结成了本书。我将以“情绪价值”为展开的视角,解答困扰了我和很多女生多年的情感困惑。
关于情绪价值的定义,我先不掉书袋讲理论,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体会一下,就能知道什么是情绪价值了。
你工作时受了委屈,跟伴侣吐槽你的老板:“我这老板不知道是不是傻,工作分配得乱七八糟,还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就知道瞎指挥。”
此时,你的伴侣如果这样回应你:
①“你说这些没用,你怎么不争取做到让你老板无话可说呢?”
体会一下,你是感觉舒服了,还是更生气了?
觉得生气的话,我们换一种回应方式:
②“你怎么整天都这样负能量,我要是你老板,也得说你。”
再体会一下,是不是依然更生气?
那再换一种回应方式:
③“你老板再不是人,还能有我老板奇葩?我跟你说,我老板今天又搞事情了,他把我们叫到一块开会,然后……”
这种回应方式或许不会让你更生气,却会让你心里堵得慌,因为Ta对你的事情完全不关心,还期望你关心Ta的事情。
那么,再换一种回应方式:
④“不要不开心啦,雷霆雨露均是天恩,打不死你的能让你更强大。”
这种回应方式应该不会让你生气,也不会让你觉得心里堵得慌,却会让你觉得话题被截断了,似乎不应该继续吐槽,还是会有点不舒服。
最后,我们再试试另一种回应方式:
⑤“可不是嘛,你在他手下工作太委屈了,也太屈才了!”
这种回应感觉如何?是不是觉得这句话简直说到了自己心坎上?感受到自己被对方理解的瞬间,我们的情绪就平静多了。
这五种回应方式带给你的感受区别,就是伴侣情绪价值高低的区别。
“情绪价值”这个词,原本并不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指的是顾客购买产品后感知到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
比如,你刚买了一部新手机,你觉得很兴奋、很开心,这种兴奋和开心的积极情绪就是你的情绪收益。接着你打开手机,下载了几个常用的软件,结果发现手机卡顿严重,你转而觉得自己好像上当受骗了或者买到残次品了,有点烦躁和生气,这种烦躁和生气的消极情绪,就是你的情绪成本。
如果你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那尽管会嫌弃这部手机,但你还是会觉得换新手机是件开心的事情,凑合着用即可;如果你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少于消极情绪,那你就会觉得换手机是个错误的决定,并因此想去找卖家退换货或投诉。
化用到亲密关系里也一样,我们让伴侣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差值越大,伴侣对这段关系就会越满意,也会越重视这段关系;反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差值越小甚至差值是负数的话,伴侣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就会越多,对这段关系也就越不满意,重视程度自然也就会越低,甚至会产生分手或离婚的念头。
因此,要想感情长久,就必须确保你能持续为对方提供足够高的情绪价值。
但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并不是你想努力提升就可以提升的。像上面那个跟伴侣抱怨老板的例子,你体验过后就会知道,前面四种回应方式,都是给人添堵的低情绪价值的回应,只有第五种回应方式,才能让人感受到高情绪价值。
道理懂了,可当伴侣真的向你抱怨时,你可能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用原先错误的习惯去回应。因为习惯属于前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不归你的意识管。
以伴侣的第三种回应方式为例,Ta是把话题重点从你的事情转移到自己的事情上。这可能是由于其早年环境中存在比较自我中心主义的养育者,于是该伴侣就习得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这就是前意识层面的习惯。
要想改变这种低情绪价值的自我中心习惯,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中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并加以刻意练习,才有可能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习惯。
如果完成上述前意识和意识层面的修正,自我中心习惯依然顽强存在的话,那就需要进一步深挖潜意识层面的心理动力。看是早年被养育者过度保护、过度照料,所以不愿自己承担责任;还是由于早年受挫过多,为了回避挫败感,于是抗拒他人的脆弱;抑或有被父母关注的未完成愿望以模式重现的方式呈现出来。找到潜意识动力,并将其潜意识意识化,才能削弱它对当下的控制力。
所以本书不仅会跟你分享我在咨询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常见的低情绪价值的感情观、认知及行为,还会结合原生家庭的知识,跟你分享容易导致一个人长期处于低情绪价值的潜意识心理动力,最后还会教你完善人格、修炼自身情绪价值的心法。从前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三个层面,为你扫除容易导致一个人处于低情绪价值状态的认知障碍、习惯障碍和心理动力障碍。不仅能让你明白怎么做能让别人觉得跟你相处时舒服,还能让你知行合一地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养成正确的习惯。当然,最重要的是,能让你的Ta越来越爱你。
这本书由我和我的先生合著,尽管前言和全书都是以我个人的视角阐述,但由于写作本书时我正处于哺乳期,所以资料搜集、方向及内容确定、案例选择、录入电脑等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我的先生帮忙承担,在此感谢默默付出的我先生姚彦宇老师。
同时,也感谢负责审校的各位编辑老师,谢谢体贴且高效的张盼老师,校对、修改超级细致耐心的陈经慧、王琇瑾老师,专业、严谨的刘莹老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创作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各位编辑老师的帮助,才有了本书的出版,再次感谢。
苏菲雅
2022年6月于广州
*本书所用咨询案例皆已删除个人特征信息且经过二次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