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何以沦为秦国的经验包(1 / 1)

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一直是一个大国,在战国初期更是与秦国联盟,很好地压制了初期霸主魏国。那么,秦楚联盟是什么时候破裂的?楚国最后又是怎么成为秦国经验包的呢?

战国中期,秦楚相继开始变法,这段时期,早期的霸主魏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遭到重创,三晋的势力有所减弱,这便为秦国的东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与此同时,楚国趁机准备北上,在这过程中,秦楚两国势必会有利益上的冲突,矛盾也渐渐显现了出来。

此时魏国西部边境的防守主力被歼灭。为了扭转局势,魏惠王趁楚威王逝世之际,出兵伐楚,并向秦国承诺若秦国不帮助楚国,那么魏国愿意将上洛割让给秦国,企图以此来“绝秦于楚”。所以魏国让出河西之地,结束了与秦国的纷争,在魏国的这波操作下,秦、楚之间已经出现了裂痕,但是秦国此时还不至于公然与楚国决裂。

不久以后的陉山之役,魏国获胜后食言,不肯割让土地,于是秦惠文王只得再次与楚国联合,借助楚国的力量讨回上洛。楚国也是在秦国赠以财币的情况下才帮助秦国,这样的举措说明,秦楚的联盟已经不会再像春秋末年那样牢固了。尽管如此,秦楚表面的联盟还在,所以就在魏国“绝秦于楚”的战略构想破灭以后,魏将公孙衍于公元前323年策划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企图对抗秦、楚的联合。

同年,即位不久的楚怀王欲趁魏惠王年老、魏太子鸣在齐国为质,使流亡在楚国的魏公子高为太子。这一要求遭到了魏国的拒绝,于是楚国起兵攻魏,大败魏国于襄陵,取得了八座城池。襄陵之役后,楚怀王一战成名,使楚国在列国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此后秦国更加不敢与楚决裂。

而楚国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极大刺激了秦国,却也使得秦国明白,要想东出,必须先连横三晋。于是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派张仪相魏,排斥力主以魏合于齐、楚的魏相国惠施,而行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连横之策。两年后,为行张仪之计,秦假道韩、魏,进攻齐国,却被齐国击败。张仪的连横之策在魏失败之后被赶回秦国,这也使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得以开展。公元前318年,公孙衍为魏相,合纵之势遂在韩、魏、赵、楚、燕五国形成。因楚在五国中势力最强,怀王被推举为纵长。楚国此时的威望终于达到了战国时期的顶点。

但五国联军中,实际出兵与秦交战的只有韩、赵、魏。三国攻到函谷关,被秦反击而失败。次年,秦、韩战于修鱼,韩欲与秦言和,楚却扬言救韩。韩王大悦,遂与秦绝。秦兴师伐韩,大败韩师,而楚师还未出楚境。楚人的目的无非是想秦、韩两败俱伤,以削弱二国的实力,然而丧失的却是楚国的信誉,以至于后来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公元前314年,秦人又取魏国的焦和曲沃。韩、魏终于被迫屈服于秦,公孙衍的合纵之策彻底被秦瓦解,张仪的连横之策得以推行。在这种地缘形势之下,显然对楚、齐最为不利。秦联合韩、魏,东向可以攻齐,南进可以伐楚。而合纵失败的根本原因,无非就是各国有着各自的动机。

当时,秦国的主要进攻目标是韩、赵、魏三国。燕国距秦较远,秦国暂时威胁不到,所以态度消极。齐国始终静待时机,以便趁火打劫,再加上齐国当时还不是秦国的主要扩张对象,是以秦、齐两国间并未有多少冲突,齐国也不愿意为三晋的利益而消耗自己的力量。

至于楚国,一方面,有越人在楚国的东部边境作乱,无法全力西向,另一方面,楚国更关心自己的处境,所以局势稍有变化便想求和。五国战败后,魏国曾想求和,便派惠施到楚国,想由楚国送他前去秦国议和。当时楚臣杜赫认为这是在向秦国宣告楚国是主张攻秦的,魏国才是主张议和的,于楚不利,于是他向大将昭阳建议秘密派人与秦国讲和。越人时时侵扰楚国,确实牵制了楚国的部分力量,但是以楚国的实力而言,这还不至于使楚国消极怠战。从楚国两位要臣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楚国在乎的是眼前的利益。当时秦国已经将楚国纳入战略目标当中,但是楚国的君臣尚未识破秦的计谋,因此并不热心抗秦。但在这场合纵抗秦运动中,楚国公然站在了秦国的对立面,秦国对此很是不满,以至于在蓝田之战前,秦人还记恨楚国“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欲灭伐我社稷,伐灭我百姓”。

而秦要攻楚必须先要有足够的国力,这个机会也终于到了。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相攻,各自求援于秦。秦国内部对此有分歧,但最终秦惠文王又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吞并了巴蜀。从地缘上看,巴蜀位于长江上游,吞并巴蜀后,秦对楚就形成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既可以从武关沿丹江而下,也可以自巴蜀顺江而下,可形成两面合击之势。而在这个时间段里,韩、魏对秦的压力大减,秦惠文王采纳张仪“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策略,将进攻矛头指向楚国。

楚国为了应对秦国的攻势,则选择与齐国结盟,以联合齐国对付韩、魏。这样秦连三晋,齐楚合纵的形势已经形成。双方对峙之紧张,战争一触即发。但秦国要伐楚,则必须设法瓦解齐楚的联盟,从而各个击破。于是秦惠文王派张仪使楚,张仪来到楚国后,以割商於600里地为诱饵游说楚怀王。《史记·楚世家》对这次事件有明确记载。

楚国客卿陈轸识破秦国计谋,向怀王进言,怀王不听。张仪回国后,称病不出,楚怀王以为秦国怀疑自己绝齐的诚意,还派人去侮辱齐王,齐王大怒。张仪这才对楚国派来受地的人说:“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楚怀王自知受骗,怒而发兵。公元前312年,楚国兵分两路,一方面在北疆伐韩,围攻雍氏,一方面在西境攻秦,争夺商於。

秦国则分兵三路进行反击,东路由樗里疾率领,出函谷关对围攻雍氏的楚军实施反包围;中路是由庶长魏章统领的秦军主力,自蓝田关始发沿武关道南下,迎击屈匄的楚师;西路由甘茂率领,自南郑引一偏师,沿汉水向东深入楚境,配合魏章一起攻取楚国汉中。

魏章所率的秦军主力首先在丹阳大败楚军,斩首八万,俘虏楚军主帅屈匄等七十多名将领,接着魏章率军继续向西进攻,与沿汉水东进的甘茂部会师,攻取了楚汉中地,设置汉中郡。楚怀王因此战惨败而怒不可遏,第二年便又“乃悉国兵复袭秦”,不仅收复了商於地区,还深入秦境,一直打到距离咸阳不远的蓝田关。秦国也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兵力,双方在蓝田对峙一年有余。

见此情形,韩、魏乘机伐楚,袭邓,楚师闻讯当即撤回。魏章追击会合韩军攻楚,取得上蔡。次年,秦又进一步夺取了楚国的北方重镇召陵。至此,秦国已经将汉中、关中和巴蜀连成一片。

而楚国在遭此重创后,外交上陷入孤立,军事也遭到了严重的削弱。然而,秦国对楚国穷追猛打,也未必能稳操胜券。当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攻破郢都,几乎把整个楚国吞灭了,到头来还是得退回吴国。楚国是大国,地域辽阔,一旦开战,秦国要想速胜是不太容易的,而秦楚战争如果旷日持久,则必然有利于韩、魏,这个道理秦国君臣不会不明白。况且此时,秦国还需要拉拢楚国对抗齐国。于是秦惠文王遣使至楚,建议以汉中郡的一半换楚国黔中郡。

秦人之所以提出这个条件,是因为秦国在巴蜀经营了五年,准备趁机袭取黔中,实现对楚国的战略包抄。而相对于山高水远的黔中郡而言,汉中更易取,所以秦国想用汉中郡的一半换取黔中郡。楚怀王却言:“愿得张仪,不愿得地。”他一定以为张仪再也不敢到楚国来了,不料,张仪竟然向秦王自请使楚。张仪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事先买通了楚怀王的宠臣靳尚,靳尚又说动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楚怀王以国宾之礼款待了张仪,虽然最后没有同意易地,但也自知此时的楚国已经无力攻秦,所以同意了与秦国的和亲。

不久之后,秦惠文王卒,秦武王继位。这位新秦王为了继续完成对楚国的战略包围,在公元前308年,派遣秦将甘茂率军攻打韩国宜阳。宜阳位于洛水北岸,二周的西南方,是秦通三川西入中原的控扼之地。韩是楚之北邻,秦不遗余力攻韩的真正用意就在于占领宜阳以有效地遏制楚国,而秦国担心楚国援韩抗秦,使冯章许楚以汉中之地,但此时楚怀王已经不那么好骗,所以还是救援了韩国。只不过此时楚国的军力还未从丹阳、蓝田惨败中恢复过来,救援行动最终也以宜阳失陷而告终。从此韩国明白了,楚国已经今非昔比,于是在日后的岁月里,韩国只能投入齐国或秦国的阵营,转而与楚国对抗。楚国也在这次出兵与秦国对抗后很久的时间里不再主动对秦用兵。秦国得到宜阳之后,楚国就处于秦之西据巴蜀汉中、北占宜阳的包围圈中,形势十分不利。此后楚国便不再为诸侯所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