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节开始前,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晨晨妈妈和玮玮妈妈是好朋友,两人约好了星期天都把儿子带上,一起看电影。电影开始前,晨晨想上厕所,于是晨晨妈妈很自然地带着晨晨去女卫生间,玮玮连忙上前拉住晨晨,才4岁半的玮玮一本正经地对只比他大半岁的晨晨说:“男孩是不能进女卫生间的。”
玮玮妈妈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对晨晨说:“晨晨,听说你很勇敢,要不这一次你自己去男厕所,妈妈和阿姨都在厕所外面等你,可以吗?”
晨晨妈妈刚开始还有点蒙,随后便安抚了晨晨,让他自己去男厕所了。
后来,看完电影后,晨晨妈妈问玮玮妈妈:“玮玮这么小就有性别意识,是天生的吗?”
玮玮妈妈笑着说:“哪有什么天生就会的呀,玮玮还不到3岁时,我就开始教他区分性别了。”
晨晨妈妈惊讶地问:“3岁,什么都不懂,教这些会不会太早了?”
父母觉得3岁开始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真的早吗?不,一点都不早!
有心理研究机构表明,孩子在两岁左右就开始有了性别萌芽的意识,3岁就明显出现“男女有别”的意识。因此,3岁开始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一点都不早。
两岁左右的男孩会逐渐意识到性别的不同,也会慢慢区分出谁是小姐姐,谁是小哥哥。此时的男孩喜欢观察自己的父母,他们会从父母的身上了解更多关于性别的特征,比如,观察父亲和母亲的性别差异、形象差异、行为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还喜欢模仿与自身性别一致的特征。
经过近一年的积累,3岁左右的男孩就对性别有了初步的意识,此时,父母就要开始注意男孩性别意识的培养了。这里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男孩“你是男生”,而是要从男孩的衣着、行为举止等各方面来进行培养。
比如,母亲不要在男孩面前换衣服、最好是爸爸给男孩洗澡、上厕所时要关门、男生不能进女厕所等,这些都能让男孩慢慢意识到“男女有别”,要知道,这也是男孩心理性格形成的过程。
那么,父母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呢?以下几点可供父母参考:
(1)从男孩的衣着入手。
要知道,衣着是培养男孩性别意识的重要工具之一。现如今,男孩不穿裙子,女孩穿裙子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更是男孩、女孩的性别标志之一。所以,父母可以从男孩的衣着入手,从小给男孩穿性别明显的衣着,因为有明显性别区分的衣着能帮助男孩进行性别区分。需要注意的是,在男孩的衣着方面父母也不必规定得太死板,只要明显偏男性,能帮助男孩区分衣着性别归属就可以了。
(2)从色彩上入手。
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中,男孩就应该穿蓝色,女孩就应该穿粉色,这一切似乎成了明显的性别标志,其实,父母也可以通过这种色彩上的差异来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现在,有的医院给新生儿准备的襁褓就是男孩是蓝色的,女孩是粉色的,虽然新生儿不会有性别认知,但这些明显的颜色差异能尽早帮助男孩建立色彩归属感,逐渐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
(3)从玩具的选择上入手。
虽然玩具的种类有很多,但其实玩具也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比如,在很多人的眼中,小汽车、奥特曼、玩具枪等都是男孩的标志,因为这些玩具能促进男孩对机械的兴趣,而毛绒玩具、芭比娃娃、厨房玩具等都是女孩的标配,因为这些玩具能激发女孩的柔性本能。
因此,父母可以从玩具的选择上入手,给男孩提供相应性别的玩具,以此来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
(4)从与男孩的相处方式入手。
父母可以从与男孩的相处方式入手来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比如,对男孩表示鼓励、肯定时,父母可以采取拥抱的方式。此外,还有前文中提到的,男孩最好是爸爸带着洗澡,不要带男孩进女厕所,等等,这样既可以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又能避免日后在公共场所出现尴尬。
(5)从男孩的运动入手。
对男孩来说,选择爬山、攀岩等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既能培养男孩的冒险精神,又能锻炼男孩坚强的品格,这些对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是很有帮助的。
需要注意的是,培养性别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让男孩了解并尊重性别差异,知道保护自己。因此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不代表强制改变男孩的性格,如果男孩天生有某些方面的喜好,比如4岁的男孩不喜欢汽车,就喜欢毛绒玩具,父母也不要过于担心,更不能盲目压制,强迫男孩去改变,也许他只是比较喜欢这种动物,或是这个玩具的造型而已。
父母要明白,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与尊重男孩的喜好并不冲突,也并不意味着就要对男孩进行性别的不平等教育。要知道,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此外,男孩提出的有关性别的问题,父母也要及时解答,不要刻意回避,也不要过分渲染。这样才能帮助男孩明确性别的不同,才能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对男孩进行正确的性别意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