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从哪儿来的?——这永远是个问题(1 / 1)

几乎所有的男孩都问过妈妈这样一个问题:“妈妈,我从哪里来的?”对此,父母应该如何回答呢?

过去,父母可能会以开玩笑的方式告诉男孩说:“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你是在路边捡来的。”“你是从妈妈肚脐眼里出来的。”而现在父母的回答更是五花八门,比如:“你是充话费送的。”“点外卖送的。”“网上买的。”

这些回答看似很有趣,但其实是给男孩输入了错误的认知,不仅混淆了男孩的想法,也错过了和男孩坦率讨论性的难得机会。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通过一些绘本或是一些科普读物来给男孩进行解释。

有机构调查表明,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知识引导,不仅不会造成青少年性泛滥,反而还会推迟性行为发生的年龄。

在3岁之前,男孩的性别意识很模糊,对男孩女孩没有什么概念,但在3岁之后,男孩开始慢慢察觉并理解自己与女孩是有区别的。不仅会经常把“我是男孩”挂在嘴边,还会对自己衣着的颜色、款式等有要求,以此来区别与女孩的不同,这就是最初的心理性别。

因此,父母最好在男孩3岁左右就开始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告诉男孩,男孩与女孩的区别,尤其是当男孩问到“我从哪里来的?”时候,父母更是要抓住这个机会,对男孩的性教育做正确的引导。

3岁的文浩最近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一天晚上,文浩问妈妈:“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回答说:“你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你看,妈妈肚子上有一个刀口,你就是从这里被医生拿出来的。”

可没几天,文浩又有了新的疑问:“妈妈,那我是怎么跑到你肚子里的呢?”

文浩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向文浩解释,于是就给文浩买了本《小威向前冲》,然后通过绘本向文浩解释了这个问题。

文浩妈妈的做法很值得父母学习,用绘本形象直观地向男孩解释这个问题,不仅解决了父母的困扰,而且也对男孩的性教育做出了正确的引导。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给男孩读绘本的时候,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要知道,小男孩的心思很单纯,还有一点是如果男孩不问,父母就不用深入地去讲解,按字面意思解释即可。否则,这个问题就会变成一个没完没了的生命哲学题。

其实,男孩正是通过和父母的交流,才能从中获得初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聪明的父母会抓住这样的机会,对男孩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出正确的引导。有的父母也许会觉得很难,其实并不难,父母只要能掌握以下两点就能轻松应对。

(1)不刻意回避男孩的问题。

父母可以像文浩的妈妈一样,利用绘本、科普类书籍来帮助男孩认识自己,如果男孩提出类似的问题,父母也不要刻意回避,而是应该主动告诉男孩,你是爸爸妈妈的结合,来自妈妈的身体,你身体里流着和爸爸妈妈一样的血液,等等。这些既真实又模糊的说法不仅能让男孩知道自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让男孩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懂得珍惜和爱护。

(2)不过分强调男孩的问题。

虽然说父母不用刻意回避男孩的问题,但在回答的时候也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分强调。有的父母给男孩讲绘本的时候,看到一些敏感的词会觉得不好意思,会刻意地回避或是脸红,其实这是不对的。

过度渲染和强调只会让男孩觉得更神秘,虽然男孩还很小,还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这些表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的好奇心也会日益增长,这些都不利于男孩身心健康的发展。

因为此时在小男孩的思想里只有问题本身,他只想得到问题的答案,所以,当父母提及敏感词语时,一定要表现得自然,按照字面意思讲解即可,不回避、不刻意、不强调。

要想做一个专业又科学的父母是不容易的,因此,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边学边做,与男孩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