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层:把握运营细节,反馈运营信息(1 / 1)

高层将信息编码之后传递给中层,而中层将信息解码之后传递给执行者,执行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将所有的工作完成。执行者位于执行体系的最后一环,也是关乎执行力高低的最重要环节,不过这种执行并不是一种简单地完成任务的动作或者行为,在执行过程中,基层的执行者还需要依靠沟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够符合要求。

而想要把握住细节,首先就要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尽管在执行之前以及执行的过程中,中层干部会尽可能详细地给出相关信息,但执行者也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从现实角度出发来分析这些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存在漏洞。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不会受到影响,他们需要及时与上级进行沟通,更多地进行提问,争取了解更多运营细节,确保自己的工作更加顺畅。

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中层干部在收到指令后,直接将指令通知给基层的执行者,而基层的执行者碍于地位上的差距,会产生一种“恐高症”(恐惧职位比自己高的管理者),以至于有时候他们明明没有了解这些指令,却不敢提问。结果由于执行者没有吃透信息,没有理解上级的真实用意,常常会出现执行偏差。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基层执行者需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态度,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责任心,遇到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和上级进行沟通,争取了解执行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在执行前就充分把握住团队的运营细节。此外,沟通不仅仅在于告知计划和指令,更在于明确是否有方法以及方法是否可行,而一个项目是否真正可行,除了依赖高层的分析和决策,执行者同样需要进行适当评估,因为相比于制定战略规划的人来说,执行者虽然不具备大局观,但是对于基层工作却是最有发言权的。

因此,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指令作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弄清楚它们是否具备可行性。在发现问题之后,执行者不要轻易自作主张,遇到一些重大问题时最好及时和上级进行沟通,这里就涉及信息反馈的问题。

反馈是整个执行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人们会认为一项工作的流程就是从计划制定到任务下达,再到执行任务,其实,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信息反馈,这是维持强大执行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因为任何一个工作计划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工作都会存在缺陷,而执行的好坏往往需要依赖信息反馈来得知,虽然市场或者流程都会被动反馈信息,但是想要如实反映出执行情况,需要执行者及时将相关信息向上反映,需要将每一个执行环节或者每一个流程环节的内容及时向上级反馈。

信息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日常的工作汇报、重要事件的报告、流程报告、定期的工作总结等。比如团队高层下达的一些方案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可以及时向上汇报;一些自己不了解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上汇报;对于一些重要事项的解决需要向上汇报;日常工作的流程要及时汇报;客户的体验和意见、建议应当及时汇报。

在汇报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中,执行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针对性

信息反馈不是被动反映情况,而是主动收集信息,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针对特定的话题或者内容,才能真正反映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性

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汇报上去,不要拖拖拉拉,否则事情可能会因为过了最佳的解决时间而变得更加严重。

连续性

整个执行过程是持续不断进行的,执行者会面对不同的情况,为了确保上级更加详细地了解整个执行流程,执行者需要连续且有层次地进行信息反馈。

真实性

信息反馈的目的是找出已经存在的问题,或者描述已经达到的状态,从而方便上级做出最正确的指导,从这一点来说,信息反馈必须做到准确真实,不能进行捏造和欺瞒。

全面性

对于执行者来说,信息反馈可以从多个渠道来进行,可以像平时一样逐级向上反馈,也可以直接利用上下级之间的热线进行沟通;可以口头汇报,也可以通过书面报告以及发邮件的方式传递信息。依据不同的状况,执行者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反馈信息。

比如一些西方公司希望能够将员工打造成为负责且有主见的工作者,因此平时非常注重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公司规定员工每天都要做好一些重要工作的记录,每个月要提交总结报告,平时遇到工作困难或者发现一些重要事项,就应该直接打电话给部门内的管理者进行汇报,公司为员工开通了一条热线,电话直通部门经理办公室。

除了以上几点原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信息反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属应该主动与管理者进行沟通,帮助上司控制好工作的流程,确保高层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团队的运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