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一个题材,有的人讲述的故事让人或惊或喜,或笑或哀,甚至会让人觉得如临其境;而有的人讲出来的故事平淡无奇、枯燥乏味,让人听上几句就兴趣索然。为什么同样的人物设定,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场景设定,有的人能够引人入胜,有的人则让人感到反感呢?
原因就在于语言是有一定的催眠作用的,无论是文字语言、口头语言还是肢体语言,都具有类似的效果。很多作家写小说,很容易让人产生角色的代入感,使得读者跟随着情节一步步走下去;一些讲故事的人同样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常常会让人对故事内容感同身受。
心理学家约翰伯顿在他的《催眠语言》中这样写道:“所有的沟通交流都是邀请对方进入一个催眠的恍惚状态。”小说家可以利用催眠的文字诱导读者进入故事剧本中,而催眠故事同样可以运用一些言语来引导听众进入一个特定的心理状态,确保他们进入特定的语境,并对故事内容产生信任。
讲故事是一种交谈式催眠,它是通过交谈使对方进入一种更容易接受催眠者的影响的状态,催眠者(讲故事的人)可以组织语言使整个故事更有吸引力和推动力。可以说,故事中的催眠是有意运用一些言语和技巧,将他人带入一个特定的心理状态,来引导他们相信整个故事中的内容和内涵。当其他人倾听故事的时候,尤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时,催眠信息立即就进入人们的大脑,讲故事的人就可以更加轻松地控制听众的心理世界。
催眠并不是让人睡觉,而是让人进入一种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正如一位催眠师所说:“你所做的任何使你的听众有反应,是因为你在他们的大脑中植入了心理图片,这就是醒着的催眠。”这里所说的心理图片可以理解为画面感,也可以当成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理状态。
很多人讲故事可以将故事中的内容描绘得活灵活现,可以将人物的表情、动作、声音、行为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并使得听众被故事情节吸引。这就是一种催眠的效应,不过想要形成这种催眠状态需要高超的技巧。
英国著名的表演家达伦·布朗在《不是读心术,不是心理学,不是魔法》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少年时代的恶作剧:某一天晚上,他和一个朋友在城里到处张贴有关出现狼蛛的告示,结果制造了一场大恐慌,人们纷纷认定狼蛛闯入了自己的生活空间,甚至可能进入到房间和卧室。尽管官方一再辟谣狼蛛并没有出现,可是民众依然觉得不可信。不久之后,达伦·布朗和朋友制作了一只假的狼蛛,并故意让人看见,结果人们纷纷认定自己见到了真的狼蛛。
因此可以说,催眠的本质并不是催眠师制造幻觉,而是引导被催眠的人相信自己所见到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只是自我欺骗而已。要确保听众形成信任或者自我欺骗的情况,讲故事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听众的思想,因为听众只会被那些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一个聪明的人善于察言观色,通过他人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来窥探对方内心的秘密和真实的想法。也可以与人进行交流,在聆听和互动中准确掌握对方的真实想法。
任何一个催眠师都会想办法摸清受众对象的内心想法,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故事催眠也采用这样的方法,了解听众的真实思想是引导他们进入故事情节的关键,或者说催眠故事本身就是针对听众的内心想法而设定的。
不少人会相信那些“低成本高回报”的故事,相信那些“投入十元钱挣到一百万”的方法,相信那些成功者和宣传者拥有类似的魔力,因此上当受骗。不过,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每个人心中都存在这样的贪欲和需求,每个人都存在这种走捷径的想法,而催眠者不过是提前窥测到了这一切,然后利用独特的语言技巧将这些潜意识中或者意识中的念想提前引诱了出来。
故事催眠引导人们构建了一个虚拟中的幻象,可是听众会觉得那是真实的,这种真实的感受会让他们接受故事的指引。催眠中的幻象可能从来就不会存在,可能会真正实现,这取决于讲故事的人要表达什么。很多投资者明知道生意不景气,却还是会对其他跟随者进行催眠,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相信自己的判断,这就是催眠带来的一种负面影响力。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使用故事催眠的人来说,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故事是正面的、积极的,而且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这样一来,整个催眠活动才能够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
当讲故事的人成功窥探他人内心的感受之后,可以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不过讲故事的能力有好有坏,技巧有高有低。为了确保故事能够被听众接受,人们可以先讲一个故事,看看自己会不会对这个故事感到厌烦,或者对这个故事失去兴趣,如果连自己也无法接受这个故事,连自己也无法被这个故事催眠,那么就无法引导听众进行倾听;如果连自己也感到厌烦,那么听众也不会保持倾听的耐心。
无论怎样,讲故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催眠方式,它是潜意识中的一种探索,只不过这样的被催眠是醒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