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几种模式和层次(1 / 1)

深度社交 伍小丁 965 字 2个月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交模式,都有不同的交流对象,而且在面对不同社交对象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式,之所以会如此,往往和个人拥有的人际关系层次有关。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和自己非常亲密,为什么有的人会遭到自己的排斥,为什么有的人会让人缺乏安全感,而有的人却使人愿意与之多做交流,其实一切都和自己的关系亲密度有关,亲密度的不同、距离的不同,往往就产生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关系。

社会人际关系学家认为人际关系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最深的一个层次是稳定关系,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谐度比较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一般来说,父母、兄弟、姐妹、亲戚之间的具有血缘关系或者宗族关系的群体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稳定关系。这一类人际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稳固的,也是个人最看重且影响最大的一种社会关系。

接下来靠外的一层是共同联系,共同联系往往建立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上,拥有共同联系的人往往有过一起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使得他们相互了解,相互依赖,相互帮助,从而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亲密的联系,但是相比于家族内部的稳定关系,共同联系更多的是依靠后天的情感培养,像同学、朋友、同事之间就属于共同联系。

最外面的一层关系是相关联系,相关联系通常是指那些不认识或者不怎么熟悉的人,只不过彼此之间通过媒介或者因为一些偶然的机会产生了交集。这些人并没有稳定的情感和稳定的关系,可是往往具有一些利益上的往来,因此在短时间内会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甚至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但是更多时候随着目标的达成和利益的满足,大家的关系会慢慢疏远和淡化。类似于公司的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导游、汽车教练,都属于相关联系的群体。

以上这些是依据人际关系的距离来划分的,不同的距离往往决定了不同的人际关系,但是一些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则提出了另外一种划分方式,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拥有三个基本层面,即角色关系、情感关系以及深度链接。

首先是角色关系,角色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交关系中扮演的角色,领导与员工,服务者与客户,销售者和消费者等,这些关系和彼此扮演的角色有关,或者说就是在角色基础上产生的联系。只有当自己的角色满足了其他人的需求,而其他人的角色迎合了自己的需求,双方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双方也才会对角色关系有更深的期待。

如果老板不像老板,员工不像员工,彼此之间经常跳出自己的角色,那么整个管理就会乱套,社交关系也就遭到了破坏。不过对于角色关系的过度重视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上的形式主义,而且角色之间往往由于利益冲突而导致整个沟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角色关系难以真实反映出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是否存在冲突,就像领导和下属虽然是名义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但是双方之间可能并没有太多的生活交流,而且关系可能会很糟糕。

其次是情感关系,情感关系是指以情感作为维系彼此关系的媒介,情感关系在生活中范围很广,父与子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商家与合作者之间的合作感情,情感是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与人之间在交流中往往会动用情感的力量。不过情感关系有亲密、疏远、对立之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一些普通朋友之间的关系就会相对疏远。有些人和客户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里就涉及了对立。

情感关系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一般来说,人们可以通过强化情感关系来提升彼此之间的联系,情感也是深入交流的一个利器。

再者就是深度链接,深度链接与角色关系和情感关系不同,它更加侧重于相似性和互补性,所谓相似性实际上就是指社交双方之间存在的一些共同点,比如性格趋同、目标相一致或者生活经历类似,这些相似性会让原本陌生的两个人产生更多的互动,一方会自动地亲近另一方,并获得对方的认同。

互补性则是说双方之间存在性格互补、能力互补、角色互补、工作互补等特点,只有双方结合在一起,只有双方进行合作,才能够将彼此之间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能够有效克服缺点带来的问题。互补性看重的是配合,而这种配合对双方都有利,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因此会对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无论是依照彼此的距离和关系的稳定性进行划分,还是依据打造人际关系的方式进行划分,本质上都是为了对社交活动进行划分和分析。一般人们都会依据划分的层次安排自己的社交活动,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交策略,但是人们在社交中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多即是好”的社交思维,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层次的人际关系,重要的就是要确保认识的人越多越好,而这往往会让社交走入“社交活动越来越多而朋友越来越少”的怪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