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1 / 1)

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2]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3]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5]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6]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7]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8]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歘然欲求伸。[9]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10]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11]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12]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13]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14]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15]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16]

白鸥没浩**,万里谁能驯。[17]

?注讲

[1]韦左丞丈:韦济,当时任尚书左丞,故称韦左丞,韦济是杜甫的尊长,故而称丈。此诗作于天宝七年(748),杜甫时年37岁。是时杜甫困居长安已有十年之久,作此诗投赠韦济,请求韦济的提携。诗虽然只是干谒诗而已,却佳句迭出,气象宏大。

[2]纨绔: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衣着,这里代指富家子弟。

[3]丈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韦济。贱子:年少位卑者的自谦之称,这里是杜甫自称。具陈:细说。

[4]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杜甫自谓“我在少年时就早早做了观赏国都风光的宾客了”,这是指杜甫23岁时进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观国宾”语出《周易》“观国之光,尚宾也”。

[5]扬雄:汉代著名辞赋大家。料:料想。敌:匹敌。子建:曹植,字子建。

[6]李邕: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曾慕名拜访少年杜甫。王翰:当时著名的诗人,与李邕都是杜甫的前辈。

[7]挺出:杰出。要路津:重要的路口与渡口,比喻重要的职位。语出《古诗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8]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这一联是说自己的政治理想虽未实现,但自己作诗高歌并不是要去做隐士。

[9]主上:指唐玄宗。顷:不久前。见征:被征召。歘(xū)然:忽然。欲求伸: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负。

[10]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鸟垂下翅膀无力飞翔,鱼不能纵身远游,比喻才干、抱负无处施展。青冥:青云,指天空。蹭蹬(cèng dèng):路途险阻难行,比喻困顿、不顺利。

[11]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承蒙您(指韦济)经常在百官面前诵读我的新作。猥:谦词,指降低身份,用于他人对自己的行动。

[12]窃效贡公喜:贡公指西汉贡禹,贡禹与王吉为友,听说王吉受到朝廷重用,知道自己也等到出头之日了,高兴得弹冠相庆。杜甫这里是自比贡禹,希望韦济能像王吉一样提拔自己。难甘原宪贫:原宪是孔子的弟子,学问道德很好而家中赤贫。杜甫这里是说自己希望做官,不愿像原宪一样甘于贫困。

[13]踆踆(qūn):忽走忽停的样子。

[14]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东入海”指避世隐居,语出《论语》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西去秦”指离开西方的秦地(这里指长安)。

[15]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终南山是长安附近的名山,渭水也在长安附近,这一联上承“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说自己虽然有心避世隐居,但对京城长安依然有依依不舍之心。

[16]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报一饭”指报答一饭之恩。这一联是说自己连人家的一饭之恩尚且时时有回报之心,在辞别大臣(指韦济)之前怎能不有所回报呢?言下之意,杜甫仍是希望能够获得一官半职,做出一些政绩,甚或完全施展抱负,这才算报答了韦济的知遇之恩,如果避世隐居而去,就没法报答韦济了。

[17]白鸥没浩**,万里谁能驯:白鸥隐没于浩**的天际,遨游万里,又有谁还能拘束我呢?结尾这一联仍然表达了隐遁之心,干谒诗以这样的句子收束可谓不凡。

名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3]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4]白鸥没浩**,万里谁能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