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本关于佛学的书要面临大量的术语选择问题。

首先是梵文(Sanskrit)和巴利语(Pali)的问题。在西方作品中,佛学用语往往采用上述两种古老的语言之一(尽管也有其他古代佛学文本用的是其他亚洲语言)。某些佛学作品的作者会选择其一,并一直坚持下去。我并没有择其一,下面就解释一下原因。

本书大篇幅谈及的第一个重大佛学概念“无我”,在小乘佛教中比另一佛教重要分支大乘佛教里要更受重视。小乘佛教经文用巴利语,所以用anatta而不是梵语的anatman来讲“无我”的概念会感觉自然一些。但是本书阐释的第二个重大佛学概念“空”则是在大乘佛教里更受重视,所以这个概念选用了梵语:sunyata。另外,还有一些在两个分支里都很重要的用语,恰巧在西方文本中都是以梵语形式出现的——特别是“涅槃”(nirvana)和“达摩”(dharma)两词二者在巴利语中分别为nibbana和dhamma)。所以我就用了梵语。

决定同时使用梵语和巴利语之后,我又面临着界限问题,特别是两种语言都不占特别优势的时候。我不会把每一个决定的原因都向各位解释,以免叨扰各位。有时我是抛硬币决定。

在sutra(梵语“佛经”)和sutta(巴利语“佛经”)的问题上,我两种说法都会用,完全取决于论题文本与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哪一派联系更紧密。不过,这个问题在注释和参考书目中比在正文里要更明显,因为正文里用得更多的是开示(discourse)。有个原因就是,我认为,在某些圈子里,sutra(佛经)这个词更多意指诗文或冥思,而不是论证。虽然这些文本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论证——每一个术语都有定义,论证的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描述——但是也提出了关于心理学和哲学的先验见解,并给出了理由。这些见解也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最后,我在本书中经常用到“开悟”(enlightenment)这个词。但其实,“觉醒”(awakening)反而能更准确地表达古文本中这个词的字面意义。这个术语对于佛陀(觉醒之人)和菩提树——佛陀在该树下悟道成佛——而言都是基础。翻译成“觉醒”显然有其道理,毕竟佛学思想认为我们平常都生活在梦境一样的幻觉中——而且我在本书开头也欣然采纳了这种观点。与此同时,除了这种隐喻倾向,佛教中的觉醒不仅仅是指清醒过来,还有真正开悟的意思,即理解晦涩难懂的世间真理。恰好,开悟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预示着西方世界坚定地走向理性的时代(1)。本书论证了佛学的世界观——至少是其中的自然主义的部分——从启蒙运动时代发展起来的哲学和科学角度来看,是站得住脚的,因此我觉得这种译法很合理。

(1) 译注:Enlightenment还有“启蒙”的意思。启蒙运动就是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一个思潮不断涌现的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