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血虚发热一例,虚损慢性病要慢慢养(1 / 1)

2020年8月5日早上有个患者从安徽来复诊,精神挺好,她自己走进来跟我打招呼。

我一看到她,愣了一下,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她初诊时的样子,她被两个人搀扶着进来,不,几乎是架着半拖着进来。

她刚坐下,人马上就趴在诊桌上,就像是离了水的鱼,气喘吁吁,趴在那不停地嗳气——很长串的气。

我跟她说话,她半天才能抬起来,双眼无神,面色苍白到就像是纸人,毫无血色,说话的样子像是随时就会断气。

这就是我对她的初印象,尤记得是她女儿在就诊时问我说,她母亲是低烧三个月,中医可不可以看。

我说试试吧,于是她把她母亲从安徽接到深圳来。我以为就是个低烧而已,但是没想到的是进来的时候有这么严重的情况,而且是57岁,年龄也算大。

2019年12月22日初诊。

2019年9月下旬开始,患者每日午后开始手足先凉,渐至全身发凉,伴咳嗽吐白痰,约两小时后即开始发热,无汗。至10月下旬,伴足麻。现有纳呆,口臭,反复嗳气吐涎沫,极度乏力,两腿麻木跳痛,小便正常,大便无力。舌淡红苔薄,脉沉紧细数无力。

她既往有贫血,由于她一来,就是瘫软在诊桌旁,话是出气的多、入气的少。没有明显的外感史,所以我先按气虚发热来治。我选用的是升阳益胃汤(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篇文章涉及的药物和药方)。因为她咳吐白痰,至于口臭——那是气虚不运、中焦沤出来的臭味——健脾就好了。升阳益胃汤——治脾虚之肺虚的咳。

我当时只是投石问路。

她服药一周后,低热不退,腿很酸,足又麻,大便颜色偏黑。她在12月29日复诊才告诉我,在来我这一周前就先输了血,输过血了才敢坐火车来深圳。

于是我按血虚发热给她治疗,这次用的是归脾汤加味。患者服药后,发现体温偶尔能降到正常。

于是我让学生给她女儿发短信,首先要考虑有没有消化道出血,其次要考虑排除身上有没有肿瘤,两个都可以造成贫血,她们去做了检查,这两种情况都排除了。

这时我更加确认,她就是血虚发热。

2020年1月3日,三诊。

守方。

于是我就追溯患者为什么会贫血,有没有外伤史,有没有崩漏等各种情况,我都问一遍,发现都没有。

最后患者告诉我,她吃素吃了十年。我大体心中有数了。她就是一个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可能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血红蛋白原料不足,是纯虚证。

我继续守方。

到了1月12日的时候,患者吃了二十多剂中药,体温终于正常。她前后烧了三个半月。

但是人的精气神还是差,还是每次都是家人搀扶着进来,气喘吁吁,面色仍然是纸片人一样。

由于喝了二十来天的汤药,患者出现胃中有振水声,胃纳不开,排便无力,大便干燥,舌淡嫩苔薄,这是气虚不能运化药汤。

我开方如下:

党参6克,黄芪6克,五指毛桃10克,牛大力6克,当归6克,苍术6克,厚朴6克,陈皮6克,白术6克,茯苓6克,桂枝3克,泽泻6克,猪苓6克。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以胃苓汤为主,化中焦水饮,同时再将前面诊方做成补血的膏方减少水饮。

到了1月17日的时候,患者说是离家太久,想回家,于是我令其继续服用膏方,后因疫情,不能回深圳。便一直服用我让医馆做的膏方至今,前后服用7个月。

8月5日来复诊。

患者现已无气短,精神佳,可自行步入诊室。原两手握拳无力,现左手仍无力。腿仍木,但较前要轻。口己不甜,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不嫩,脉六部见沉,沉中见紧,紧中稍细,总体和缓。

我开方如下:

黄芪10克,当归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酸枣仁10克,龙眼肉10克,木香6克,远志6克,牛大力10克,千年健10克,千斤拔10克,巴戟天6克,菟丝子10克,黑老虎10克。

三十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令其不再吃斋,患者诉近半年有进荤食。

本案初看症状非常严重,换几年前,我可能就不敢接诊了,但是只要找到症结所在坚持下去,却是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后来患者复诊,因病情稳定,所以我给开了一个月的汤药,还有两个月的膏方。

这是纯虚证,就是需要慢慢填补。

中间疫情,患者所幸备足了膏方,方便长期服用,真是王道无近功。

我也和她明说了,她这个症状还要再服一年膏方,才能改善手脚的情况,这是血虚不能荣养四末,治起来要很久,只有血满了,可以盈溢到手脚,手脚的问题才能解决。

气血一般是先营养中枢躯干然后才是四肢,因为躯干上的脏腑比四肢重要。

这个病例用药仍然是平平无奇,基本上都是教科书上的方子,本案也基本上是教科书式的医案,用的就是归脾汤为主。

血虚发热,你们翻教材,看看是不是用这个方,很多人吐槽中医院校不行、教材不行。这是教材的事吗?就看自己学到几分而已。

另外这种虚损慢性病,你不要跟我讲什么一剂知、两剂已(比喻见效快,一剂药知道效果,两剂就已经治好),那是吃两天药能吃好的吗?你看这个前后吃了多久,八个多月了,也就恢复到五六成,到现在手腿还不灵光。

最后再强调一句,慢慢来,比较快,王道无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