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比做文章难,做文章可以细细推敲,再三订正。说话则不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你与人说话,应该特别留神。
如果不是普通的聊天,你要说的话,事先打好腹稿,免得出口失误。说话时,要神态从容、自然流利,眼睛注视听者的脸,显示诚恳、亲切的神情。而且,随时注意他的反应,是赞成还是反对,随时调整你的说法。
如果发觉对方神情不安、不愿多听,你就该注意结束;如果发觉他有怀疑的样子,你就要加以解释;如果发觉他乐于接受,你就该单刀直入,不必再绕圈子;发觉他要插言,你就要请他发表高见。
对方的答话,你要特别留神,同样一个喔字,往往有不同的表示。“喔。”是表示知道了,“喔!”是表示惊奇,“喔?”是表示怀疑。如果他说:“好的,照着你的意思做吧。”这是完全接受。“好的,以后再说吧。”这是不肯接受。“好的,让我研究研究。”这是原则上可以同意,办法还要讨论。如果他说:“好的,你听我回音。”这是肯帮忙的表示。“好的,我替你留意。”这是没有把握的表示。“好的,我替你设法。”这是肯负几分责任的表示。你能够细细体味,便知道此次说话是否成功。老于世故的人,往往不肯做明确的表示,很容易使你误解他的真意。
你对人表示态度,也要有个分寸,认为是对的,回答他一声很好,或说不错。认为是不对的,回答他这个问题很难说,各有各的说法。认为是可以办到的,回答他,我去试试看,成不成不敢决定。认为是办不到的,回答他,此事太困难,恐怕无大的希望。总之,不要说得太肯定,太肯定的回答最易造成不良的后果,一切回答必须留些回旋余地。万一临时不能决定,你可说待我考虑后再答复你吧!或者说,待我与某方面商量后,由某方面答复吧!前者是接受与不接受各占一半,后者多数是婉言拒绝。如果对方唠叨不止,你不愿意再听下去,也有几个方法可以应付:或者改变话题,乘机谈谈别的事情,转移谈话目标;或者说:“好的,今天谈到此处为止。”立起身来,说声:“对不起,再见,再见。”他自会中止谈话,离开你那里。
有时对方是一个喜欢刺探你的意思的人,往往迂回曲折,中间插入一句探询,希望你吐露真情。你如果不愿意告诉他,应该特别留神,设法避过,或者故意当作没有听见,或者含糊其词,或者就说:“不便奉告。”拦阻他不断的进攻。
人与人之间好感难得,恶感易成,与人对话,必须谨慎。当然知己相聚,上下古今、东西南北,兴之所至,无所不谈,不必有所拘束,但是谑浪之谈,也以不虐为度,一言误会,感情遂生裂痕,这是不可不防、不可不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