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他的需求,支持他的立场(1 / 1)

与人交谈就是一场博弈,不是你说服我,就是我说服你。在说服的过程中,如果你一个劲地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对方,即使赢了,对方内心也会有芥蒂,毕竟世界上真正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有几个呢?但是,如果你用对方的观点去说服对方,结果会是双方共赢,你的目标也能轻松达成。可见,在说服人时,选择用谁的观点去说服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说服人时,你可以用对寸方的观点去说服对方。这是一个辩驳的技巧,它并不是让你放弃自己的观点改而信服他人的观点,它是指顺着对方的观点,从而找出对方观点中的错误之处,以此来说服对方。这个技巧听起来有点儿高深莫测,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复杂。

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当时,齐国大王齐景公非常喜欢马。有一天,他最喜欢的一匹马突然暴毙。这让齐景公愤怒极了,认为是养马人照顾不周爱马才会死去。所以,他命令侍卫,准备对养马人实施肢解酷刑。

晏子是齐国大夫,很受齐景公重用。他认为齐景公惩罚养马人是很不妥的,眼看侍卫提刀过来,他不禁焦急,想着该怎么阻止盛怒的齐景公。忽然,他灵机一动,对齐景公说:“大王,古时候尧、舜实施肢解酷刑时,他们会先肢解哪里?”

众所周知,尧、舜都是圣贤,他们不可能做出肢解人这样血腥的事。齐景公非常聪明,他立马听出晏子话里的意思,于是收回之前的话,不让侍卫再肢解养马人。可是,他心里依旧不甘,要知道那匹马可是他最喜欢的马。所以,他干脆下令要处死养马人。

晏子听后,知道齐景公怒气未消,他要是贸然求情,不仅不会救下养马人,连他自己也都会被迁怒。于是,他顺着齐景公的意,说:“这个马夫死到临头,恐怕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现在,让我替大王来逐一宣布他的罪状,让他死得明明白白。”

齐景公觉得晏子的话正合他意,就批准晏子继续说。晏子开口道:“你第一条死罪是,大王让你好好养马,可你不但没把马养好,反而还把马养死了。”事实上,那匹马并不是养马人养死的,而是得了什么急症突然死去。晏子故意将马的死因强加在养马人的身上,是因为他像故意说给齐景公听。

“你第二条死罪是,你养死的马是大王最喜爱的马,你让大王以后再也不能骑这匹爱马游玩打猎了。”晏子又说。

晏子的话让齐景公皱起了眉头,但没有多说什么。

这时,晏子又继续罗列养马人的第三条罪行,他说:“马夫,因为你自己的疏忽,导致大王因为一匹马而杀人。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一定会被百姓耻笑,被他国嘲讽。你让大王不仁不义,让齐国声誉受损,你说你该不该杀?”

罪行一说完,晏子命令一旁的侍卫:“还愣着干嘛,立马处死这个马夫!”

晏子的一番话让齐景公听得面红耳赤,也意识到自己小题大做,迁怒了无辜的人。他连忙阻止:“住手,还是放了这个马夫吧!”

通过这则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到什么是用对方的观点说服对方这个技巧。这个小故事中,如果晏子直接为马夫求情,一定会惹怒齐景公,不仅马夫会被立马处死,还会将怒火惹上身,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但他顺着齐景公的意思,抓住其错误的观点来说服齐景公,从而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可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有多么好用。

什么是最高明的说服术?其实就是用对方的思维去打败对方。每一位厉害的交际大师都将这种方法掌握的十分透彻,运用得炉火纯青。

掌握这项技巧的关键点在于,你想要说服一个人时,并不需要与其面对面,硬碰硬,因为没有人喜欢被人否定与顶撞。你需要营造一个站在对方阵营的假象,用对方的观点去反驳对方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当你在运用对方观点时,一定要将对方的观点荒谬化,让对方能清晰地明了自己的观点有多么差劲和不妥,这样,你的这场说服战就打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