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美女牌,算经济账:美女经济(1 / 1)

在成都建设路上,有一家名为“粲记石烤”的烧烤小店。店面不大,名气不小。买烧烤鱿鱼的顾客经常是排着长队,每天给这个店子送上数千元的营业额。这个小店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并非味道绝伦,而是店主是一个非常俏丽的小美女。店主“90后”姓刁,人称“鱿鱼西施”。小刁是成都科技大学大四学生,皮肤白皙,容貌娇美,笑起来很甜。不少来消费的顾客,就是冲“鱿鱼西施”的美名与芳颜而来。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美女也是一种资源,而美女经济就是开发这种资源的最集中的经济活动。作为一种可以经营的资源,美女经济围绕美女资源产生一系列的增值效果。其中,美女不是被直接消费的商品,而是美丽传播的介质。各个“西施”的涌现——包子西施、豆浆西施、糖水西施,表明美女经济拥有独特魅力和挖掘潜能。

而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女业务员出马,更容易签回合同;美女站柜台,销售额相对会高一些;杂志封面刊登美女,引来大批读者……这些都说明,美女经济具有其他经济方式难以替代的发展“钱”途。

打美女牌,算经济账。早在古印度时期,就有商人巧妙地将美女转化成金钱。古印度有个大财主叫摩诃密,有七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儿。摩诃密视女儿们为骄傲,每有宾客前来,必然让她们出来“走走秀”。

有一天,一名来访的宾客突然对摩诃密说:“我是这里最有名的裁缝,听说您的女儿美丽绝伦,但我感觉,她们还没有我做出的衣裳漂亮。”财主一听,心头非常不服。这时,裁缝说:“我们打个赌,我将制作世界上最美丽的衣裳,让您的女儿到我的店里来试穿。假如大家都说您的女儿比我的衣服漂亮,那我就输给你500两白银,否则你就输给我500两白银,怎么样?”摩诃密一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二天,摩诃密带着女儿们来到裁缝的店铺。女儿们穿上裁缝的衣服,顿时,周围人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在漂亮服装的装扮下,摩诃密的女儿显得仙女般漂亮。于是,人人都夸奖摩诃密的女儿美貌绝伦,同时也赞叹裁缝的手艺巧妙精良。不过,当提到哪个更胜一筹时,大家一致认为摩诃密的女儿们更漂亮。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500两白银,摩诃密非常高兴。奇怪的是,输了钱的裁缝似乎也显得很开心。

摩诃密很疑惑,便偷偷派人观察。结果发现,自从这次打赌后,没几天,裁缝店里就挤满了爱美的女子,人人都想在他的店里买衣服。而裁缝所卖的衣服也从打赌的那天开始,由1两白银变成了3两白银。

用今天的话来说,摩诃密的女儿们为裁缝出演了一场“时装秀”,出场费为500两白银。这就是美女经济,即围绕美女资源所进行的财富创造和分配的经济活动。美女的吸引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商场开业,还是车展、房展,或是兜售某种商品,商家都热衷于请美女出台,借美女生财。

为什么商家会宠爱“美女经济”?为什么“美女促销”的戏码总是在不断上演?美女一笑可以倾城,再笑可以倾国,吸引你买单又有什么难度呢?

在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的“论需求及满足”中为我们阐述了多样化的欲望,由于欲望便产生了需求。现代生活带来了新的消费观念,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逐渐从单一的价值导向消费转向关注起消费中的附加价值。“美女经济”的出现是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也是适应了大众生活的需求。

根据一家著名汽车厂商的调查表明,在车展中,如果有名车而无美女,观众停下观看的平均时间是2分钟;如果既有名车又有美女,观众停下观看的时间则是9分钟。也就是说,美女让观众对这种产品的关注增加了7分钟。而正是这短短的7分钟,就为企业赢得了不少的商业机会和销售收入。

市场经济越往前发展,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美女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宣扬了人皆有之的“爱美之心”,增加了社会公众对美丽的注意力。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完美的社会欣赏,利用天生丽质的美女的特殊价值来包装和促进经济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实在是有利无弊。

从经济学上看,商家就是在充分地利用美女的经济价值。必须承认,美貌在这个世界上属于稀缺资源。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丽质,美貌永远属于稀缺资源。因此,人们就愈发将有限的目光投注到美貌上。

长久以来,美貌丽质都是天生的。因此,一个人长得美,如同富二代一样是从娘肚子里带来的。好在,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做不了富二代,可以通过努力做富一代。而一个人长得不美,可以通过后天的塑身与美容让自己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