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势决定优势:木桶定律(1 / 1)

太多的抱怨弥漫在职场:

我每个月的业绩都比他高,为什么升职的是他而不是我?我起早贪黑地加班、加班,到头来年终奖怎么最低?

也许,你说的是真的,但老板做的未必就是错的。人们总喜欢拿自己的长处(优点)去与他人比较,却很少拿自己的短处(缺点)与他人比较。人在职场,往往不是一两种长处有效发挥就可以干成了,多数时候需要复合型的能力。比如,你想在仕途有一番作为,恐怕不只是通过公务员考试那么简单,你还需要锻炼口才、提高修养等。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这个理论有点残酷,但却是事实,有点类似于我们所常见的“一票否决”。我们在职场中也经常于我们察觉或未察觉中被“一票否决”了。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加长短板才成。

回到我们前面提及的那些抱怨,那个业绩很牛的老兄,是不是在团队合作或领导力上有欠缺?而那个起早贪黑的“黄牛兄”,如果没有猴子般灵活的大脑,年终奖最低似乎并不冤屈。

在木桶定律中,劣势决定优势。动车要跑得快,不只是动力强劲就够。轮毂如果只能承受300公里时速的高速摩擦,这辆车无论其他方面做得多优秀,时速也不能超过300公里。没有人是全才,每个人都有很多短处。有些短处根本就不必去理会——比如一个化妆品销售员没必要花力气去搞懂飞机制造原理。而有些短处却是致命性的。例如化妆品业务员需要的是丰富的美容护理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优雅的举止,以及足够的勤快等。缺乏任何一种,都很难胜任本职工作。

因此,“短板”是影响你事业的致命弱点、短处、缺憾、纰漏和不足。这其中涵盖了能力、资源、性格、心态、习惯等很多方面。当你有了一个绝佳的商业创意,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这时,资金成了你的短板,你要努力下功夫来加长这块短板。有计划地储蓄,有目的地结识一些有可能在资金上提供帮助的人,这些行动你都必须去做,而且最好是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

个性上的缺点与坏习惯,也要早改。常听人这样说一个人:这个人哪,别的什么都不错,就是改不了这个臭脾气,或者说,这个人与常人格格不入不好接触,太特性!敬而远之吧!这样日久天长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了,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其实,这种性格的形成,已经成为你事业上致命的短板了。

当今的许多事业与职业,虽然越来越呈现专业化的倾向,但专业化不等于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就很狭窄。专业化是一粒沙的话,里面也是一个大世界。因此,你要找出你专业上的“短板”,把你的事业之“木桶”加高。人非圣贤,人人都可能有“短板”。有了“短板”,并不可怕,怕的是知道了,不去正视,不去改变。因而,一个真正聪明睿智的人,应当尽量补齐自己的“短板”,如果实在不能补齐,也要始终对其保持警惕,遏制其发展,千万不要让其成为导致自己人生失败的致命缺点。

罗安子是某文化公司的策划副总监,擅长于宣传片、广告片文案策划。公司多数优秀作品都是出自于他的手。早在三年前的策划总监离职时,罗安子就认为自己应该被扶正,可是老板居然提升了另一个同事。一年前,公司总监又出现空缺,罗安子觉得这个位子非自己莫属,但是他又一次失望了,这次老板居然找了一个空降兵。

罗安子一度绝望了,他考虑过离职,另找山头发展。但冷静下来之后,他和朋友一起仔细分析了自己迟迟未能扶正的原因: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原来,因为常年枯坐案头,闷思苦想创意、写文案的缘故,罗安子的个性显得有点闷。擅长文字表达,但拙于语言沟通。而作为策划总监,需要经常召开脑力激**会议——这需要一定的口才与驾驭能力。

因此,在总监这一个位置的角逐上,罗安子多半是因为自己的短板而一再败北。知道自己的短板之后,罗安子刻意多读了一些演讲与口才的书,在公司会议上也尽量多发言——这样一则能够锻炼自己,二则可以展现自己。渐渐地,他语言沟通与会议控场的能力增强很多了。

不久前,总监带队去外地开设新公司,罗安子终于被老板扶正。

现在,你不妨也像罗安子一样,自我剖析反省一下,列个你现在所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清单,找出你现在的事业的短板。不要隐藏,在太阳下晾一晾自己的短处,用欣赏的眼光学习别人的长处,用苛刻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加长自己的“短板”,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有未雨绸缪的意识,最好是在加长了短板之后,还能够预计将来的发展情况,早日将自己可能出现的短板加长。那样,成功的机会会更加青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