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印象要尽快消除(1 / 1)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是人的社会交往的又一偏见,它对人际关系特别是友谊产生的影响极其微妙,轻者会导致某方或双方心里别扭一番,彼此不愉快,重者还可能酿成悲剧,断送友谊。例如,一直默契要好的同事或好朋友,忽然冒犯了自己,轻则内心恼怒、情绪激动;重则反唇相讥、针锋相对,甚至大吵大闹、大打出手。这就是“近因效应”使原来的良好印象所剩无几,甚至**然无存。一般来说,熟悉的人,如朋友、同学、同事,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因此,与他人产生矛盾时,应该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更不可报复对方。遇到此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强迫自己控制情绪。可找一张纸,竖向折叠,左边写出交往以来对方的好,右边写出交往以来对方的不好。只要左边比右边多,写着写着,激动的情绪就差不多控制住了。从另一个角度讲,既然存在“近因效应”,那么我们在与同事、朋友、同学等熟人相处时就要尽量不把话说死、把事做绝,给别人多留下一点好印象,以改善固有的印象,这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近因效应”的功能明确告诉我们:怒责之后莫忘安慰。也就是说,在批评过程中,批评者难免有些情绪化,但只要结束语妥贴,再安慰几句,就能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例如:“……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用这种话做结束语,对方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认为虽然这一番批评严厉了一点,但都是为自己好。相反,如果用“懂了没有”“听不听由你,到时候倒霉的是你”“如果再犯,我绝不会饶你”等命令式的结束语,只会给对方留下一个糟糕的印象。

美国某职业棒球队的一位名投手,由于某一个后进球员犯了不该犯的失误,气得他当场把棒球手套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然而在比赛结束之后,他还是上前拍了拍那个后进球员的肩膀说:“不要难过,我知道你也尽了力,下次好好加油吧!”这是一句多么适时而得体的安慰话啊!

因此,我们在社交场合说话时,也应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我们何不学学上面那名投手,在怒责之后加上一句:“其实,你还是很不错的。”即便一时实在想不出安慰的话,也应该对挨批评的人笑一笑,或拍拍他的肩膀。这种“一巴掌之后赶紧给他揉揉”的做法,能使他忘记前面那一巴掌的痛。这就是“近因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与“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依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面出现的刺激,即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据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近因效应”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应该明确的是,不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都是短期效应,据此决策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善加应用,才能更好地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