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对方说的话我们明明认真听了呀,但是对方怎么还是一副不太满意的样子,难道我们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有时会被称作不懂看人“眼色”或者没有“眼力见儿”,而一些人也常常因为对方没有“眼力见儿”而心生厌烦,从而影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其实,这些所谓的不懂“眼色”或者没有“眼力见儿”,是因为我们只会听话,而没有很好地“看”话。在中国,话从来都不只是用来“听”的,还需要“看”,并且“看”比“听”更重要。
一名出租车司机搭载客人到外地,途中原计划走的大路因为发生车祸遭遇堵车,所以司机没办法,只能改走小路。小路蜿蜒起伏,司机从未走过,越走心里越没谱。于是,他便停下来问路旁的一位老先生:“老人家,请问我想去某地,应该怎么走?”老先生悠闲地回答:“鼻子下面长着嘴,轮子下面压着路,你说该怎么走?”
司机听了后,道了谢,接着往前走。这次他变得信心十足,并且最终在又问几次路后到达了目的地。
乘客很纳闷,下车时问司机:“师傅,您是怎么找到路的啊?那位老人并没有指明啊。”司机解释道:“我们天天在路上跑车,问路的事情其实是经常有的。一般情况下,如果路走错了,对方就会打手势明确地指出来,只有走对了对方才可能调侃。刚才那位老者就是这样,他告诉我‘鼻子下面长着嘴’,是赞赏我问路,并且暗示我后面还需要问路。说‘车轮下面压着路’,说明现在走的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乘客一听恍然大悟。
中国人自古以来在为人处事中都传承着“明哲保身”的观念,同时我们还认为“言多必失”,过多的话语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在说话的时候都比较含蓄,也比较简明。但是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如果表达得又少又模糊,对方又怎么才能准确理解呢?这时就需要借助眼睛——“看”。这就是我们成语中所说的“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际交往中行之有效的技巧。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稍有不慎小风浪也会让我们翻了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察言观色呢?第一,我们可以凭借对他人话语的敏感,但是这种敏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对自己在意的人的话语会比不在意的人更敏感——当然,由于这种判断方式基于人类的直觉,是一种感性认识,有时候也容易受到蒙蔽,因此并不是完全可靠的。第二,我们需要掌握适当的推理和判断技巧。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言辞透露出一个人的品格,而表情、眼神、手势甚至是音调等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出卖它们的主人。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察言观色”的重要依据。
比如当我们在拜访他人的时候,按照常理,双方之间的交谈应该都是全神贯注的,但是如果此时主人一边跟你说话,一边眼往别处看,同时旁边又有人在小声讲话,这就表明刚才你的来访可能打断了主人什么重要的事,他因为心里惦记着这件事,虽然在接待你,却是心不在焉。这时你最明智的做法是打住,简明扼要地说完自己的事情,起身告辞:“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扰了,过两天我再来听回音吧!”你走了,主人心里对你既有感激,也有内疚:“因为自己的事,没好好接待人家。”这样,他会努力完成你的托付,以此来补偿。因此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在与主人交谈过程中突然响起门铃、电话铃声时,应该主动中止交谈,请主人接待来人,接听电话,不能听而不闻,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使主人感到左右为难。
再比如我们托某人办某事,在去探听进展的过程中,看到对方面带疲惫与内疚时,表明他人可能已经尽力,但是事情的进度依然很慢,还没有完成。这时我们的心中虽然很着急,但是却不能将催促的话说出口,而是应将之转化为感谢,充分肯定对方为你做出的努力,然后再告之以目前的处境,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和同情。这时,对方就会意识到虽然费时费心,却还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产生了好人做到底的决心,进一步为你奔走。
还有,当我们人在职场时,上司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比语言传达出的信息更多,我们更要密切注意。上司说话时不抬头,不看人。这是一种不祥的征兆:轻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上司从上往下看人。这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对下级的印象尚不完整。上司友好坦率地看着下属,有时对下属眨眼睛——下属很有能力、讨他喜欢,甚至错误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谅。上司的目光锐利,表情不变,似利剑般要把下属凿穿。这是一种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感的流露,同时也在向下属示意: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上司偶尔往上扫一眼,与下属的目光相遇后又向下看。如果多次这样做,可以肯定上司对这位下属还吃不准。上司向室内的某个方向凝视着,不时微微点头。这是非常糟糕的信号,它表示上司要下属完全服从他,不管下属们说什么,想什么,他一概不理会。双手合掌,从上往下压,身体起平衡作用。该动作表示内心和缓、平静。双手叉腰,肘弯向外撑,这是喜欢命令别人的一种传统人体语言,往往是在碰到具体的使用权力问题时所做的姿势。上司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往后靠,双手放到脑后,双肘向外撑开。这固然说明他此时很轻松,但很可能也是自负的意思;食指伸出,指向对方。一种**裸的优越感和好斗的表现。双手放在身后互握,这也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上司拍拍下属的肩膀,表示对下属的承认和赏识,但只有从侧面拍才表示真正承认和赏识。如果从正面或上面拍,则表示小看下属或显示权力。把手捏成拳头,不仅要吓唬别人,也表示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倘用拳头敲桌子,那干脆就是企图不让人说话。
像这种有助于我们看明白他人意图的身体语言信息还有很多,不仅是你的上司,还有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之间我们也同样可以适用。总而言之,每种语言背后都承载着它独特的个性,可能是一种文化,也可能是个人一时的情绪,我们要做一个好的接收者,就必须学会“听音看话”。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交流和人际沟通真正成为我们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良性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