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将军额上跑白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道出了豁达之人的肚量。
一个人是否具有“豁达大度”之心胸并非小事。它不但关系到自己的工作、学习而且关系到事业的兴衰与成败,乃至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误解是常有的事。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的祖先留下许多闪光的思想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并非软弱无能,而是自信的表现,是正义的行为。尤其是“以德报怨”的高风亮节,可以使人反躬自问,心悦诚服。史书上记载了许多“以德报怨”的感人故事。
梁国有个叫宋就的人,在一个边县当县令,这县和楚国交界。梁国的边亭和楚国的边亭都种瓜。梁亭的人勤劳,多次浇灌,瓜的长势很好。楚亭的人很懒惰,不常浇灌,瓜长得不好。楚令因梁瓜长得好,恼恨自己的瓜长得不好。楚亭人也恼恨梁亭人比自己强,因此夜间就偷偷地去毁坏梁亭的瓜,把瓜藤都给糟蹋了。梁亭人发现后,就去请示他们的县尉,也想进行报复,偷偷地毁坏楚亭的瓜藤。县尉请示宋就,宋就说:“怎么可以这样干呢!和人结怨,是招祸的行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对人家也不好,这是多么狭隘呢!你们若听我的教导就每夜派人偷偷地去为楚亭浇瓜,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亭人就星夜偷偷地去浇灌楚亭的瓜。楚亭的人早上到瓜地一看,都已浇过了,瓜的长势一天比一天好。楚亭的人很奇怪,就去注意观察,原来是梁亭人干的。楚国的县令听说了,非常高兴,就把这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感到很惭愧,就用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交好。
《续汉书》中记载了曹腾的父亲“以德报怨”的故事:他的邻居喂了头猪,长得和曹家喂的猪模样相似。有一天,邻家的猪跑丢了,他便到曹家来认,说曹家这头猪就是他家丢的那头猎。曹腾的父亲心里知道他搞错了,却不和他争辩,二话没说,就让他把猪牵走了。后来,邻家的猪又自己跑回来了,他这才知道弄错了,心中很惭愧,赶忙把猪赶还曹家,这时曹腾的父亲仍是二话没说,只是微笑着接受了。曹腾父亲的态度和气量,对丢猪的邻居是一种无声的感染和教育。
有的人遇事想不开,甚至为芝麻粒那么大点事,也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自己折磨自己。也有的人觉得谦让“吃亏”“窝囊”,因而在非原则矛盾面前总以强硬的态度出现,甚至大动干戈,结果非但不能使矛盾缓解,而且丢了自己的人格。因而,每一个人都应培养自己“豁达大度”的美德。
大度能容,和以处众,是在人际交往中高素质的表现。有一句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说明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之中,当以宽大为怀忍己心之不快,宽他人之小过,是为君子风度,也是交际素质的最全面展现。
多一分宽容,就多一份快乐;多一分宽容,也就多一份真诚。
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宽大的胸怀,全面展现自身的交友素质,这样你就会获得朋友,就会在人生事业上添加一臂之力。
交友并非一厢情愿,而是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对方让一分,自己让十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然这一点在实际中做起来非常不易,它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具备这种素质或是不能展现自身素质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对方给予了,自己却不能付出,这样当然也不会结成好朋友。
对朋友宽容是指对朋友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及思想认识、言论等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既允许朋友的个性差异,也要以宽容为怀,原谅别人。
其次是目光高远。一个目光高远的人,就能从全局、从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就能置区区小事于不顾。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阐明了“登高望远与博大胸襟”的道理。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的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站得愈高,看得愈远。启示人们:做任何事情,只有目光高远,才能看得广阔,才能心胸开阔。
再次是要克己忍让。在社会交往中,总会遇到一些不“仁义”之事。如果自己总是耿耿于怀,那不是自寻烦恼,自己难为自己吗?同志之间发生了矛盾、误会,需要有一点克己忍让精神,并不是比别人矮了半截,而是体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
当然,忍让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最终不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离开了这个“度”,无原则的忍让和妥协,那是必将导致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损害,这是社会所不容的。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每个人都应该大度能容,和以处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