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肆无忌惮不可有攻击倾向(1 / 1)

每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如伤害别人,那可就是有害的。在一些完全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的成人以及那些犯罪者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攻击性的后果。

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从人种、文化和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对人的攻击性成因进行过许多探索,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规律性,其中也包括家庭对儿童攻击性形成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长的抚养方式。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冷漠拒斥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的攻击性冲动行为,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儿童。这些冷漠拒斥的家长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这些家长往往还有另一个特点,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打屁股、打耳光。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性的目的,反之在变相地暗示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怎样对待他。所以,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常靠体罚来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

二是孩子也会影响家长。关于家长抚养方式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的容许态度能最好地预示男性青少年期的攻击性行为;其次的有效预测指标不是家长的抚养方式,而是儿童自己气质的冲动性(高活动性、冲动性的儿童容易成为高攻击性儿童)。从事这项研究的奥尔维斯认为:一方面,高活动性、容易冲动的儿童会使母亲精疲力竭,而变得对他的攻击性很容忍,从而助长孩子的高攻击性;另一方面,孩子的行为常常激怒母亲,使她无法容忍而采用体罚的方式来警告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这就是说,孩子自己也参与了家庭抚养环境,并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正是这种环境导致了儿童的攻击性倾向。

三是家长对孩子缺少监控。家长对孩子攻击性的另一间接影响是通过对儿童游戏、行为、朋友选择等活动的管理和监控实现的。研究发现,缺少家长监控可能造成儿童与青少年的攻击性和过失行为,包括与同伴打架、骂老师、违反规则等。对青少年犯的家长的调查发现,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行踪、与什么人交往、从事怎样的活动等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缺乏监控实际上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不关心。

四是家庭模式容易滋生攻击性行为。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杰拉尔德·帕特森观察了高攻击儿童的家庭中家长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些孩子都是在家庭和学校爱打斗、不服管教的孩子。把这些家庭和那些具有相似规模和经济地位、但没有问题的儿童的家庭进行比较,发现这些问题儿童的家庭很相似——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他们把这种家庭环境称为高压式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多为一成员迫使另一成员停止对他的侵扰。在形成高压式交往的过程中,负强化起着重要作用,当一家庭成员惹怒另一成员时,后者就会用哭叫、打闹和谩骂来还击。这样,攻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杰拉尔德·帕特森还发现,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极少用鼓励等积极方式来控制孩子的行为,而只会选择高压的策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高压环境出来的孩子对惩罚极其抵制,他们用相应的强力手段反抗家长,重复家长要制止的行为。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家长的注意力,相反,在非高压家庭中的孩子平时就经常得到积极、肯定的关心,他们不需要用激怒其他家人的方式来得到关注。这种家庭的家长用惩罚方式教育孩子时也更为有效,他们能较好地把握住局面而不致陷入对抗的处境。

由此可见,对家庭心理气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家长与孩子之间高压式的相互作用都会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一种有敌意的家庭环境。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控制孩子的攻击性发展呢?

教育好有敌意、失控的攻击性孩子,家长对此负有重要责任。在孩子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大约占50%,其余50%的因素中又有一部分是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作用所致。所谓遗传,并不是说家长把打人、骂人这些具体行为遗传给了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神经过程较强、情绪容易激动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出攻击性行为。

因此,家长自己的行为,如怎样对待孩子的脾气大、爱哭、笨拙、无知和一时的错误等对孩子最初的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如果孩子刚刚出生,就比别的孩子爱哭、脾气大,家长就应该明白,自己正是孩子这种行为特征的“制造者”。有些做妈妈的可能会报怨:我的脾气并不这样,怎么能说是我遗传给孩子坏脾气呢?要知道,妈妈脾气好,爸爸可能脾气坏,妈妈爸爸脾气都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能脾气坏——遗传可能是隔代的。因此可以说,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是家长的自我克制和极大耐心。

杰拉尔德·帕特森观察了一些由于家长的不正确教育方式而培养了攻击性孩子的家庭内部相互作用特征,据此提出一套“对攻击性孩子”的家庭教育原则。他把这套原则告诉给家长,结果证明,用这些方法对待孩子,效果很明显。这套原则的要点是:

(1)不要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让步。

(2)孩子反抗时,不要让自己的高压方式升级。

(3)监控孩子那些表现不好的行为,建立一套分数体系:孩子做得好,便可得到好分数、奖励或某些特许;表现不好,就得不到这些鼓励。对年龄大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们订立“行为协定”,明确地告诉孩子,在家在校应如何表现,表现不好会得到什么惩罚。要尽可能让孩子参与行为协定的讨论。

帕特森进行了几年的追踪,他发现,绝大多数问题家庭很欢迎这些方法。当家长采用了这些原则之后,不仅问题儿童的攻击性和偏常行为大大减少,而且母亲的忧虑也逐渐减少,她们对自己、对孩子的感觉都好多了。有一些问题家庭很快得到改善,另一些改变则稍慢些,需要费更大的精力。帕特森认为,孩子行为的失控,根源在于家庭,在于家长子女之间不正常的、充满敌意的相互作用,因此,仅仅关注问题孩子的失控行为是不够的。

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呢?国内外心理教育专家对这一问题也已研究了多年,他们提出了很多方法,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这些方法与杰拉尔德·帕特森提出的家教原则有重合的地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家长区别对待。

第一,消除攻击性的奖励物。判别并消除攻击性行为的奖励物以降低攻击性是可行的办法。例如,5岁的强强和荣荣一起玩时,蛮不讲理地抢走了荣荣手里的玩具,惹得荣荣大哭起来。对强强来说,他的攻击性行为的强化物就是对玩具的占有,这时,让强强把玩具还给荣荣,就等于消除了强强攻击性行为的强化物。如果不把强强手里的玩具要过来,反而鼓励他,以后他就还会抢别人的玩具。同样,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不批评,那么,这种不制止、不批评的态度,就成为孩子打人行为的强化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打人。所以,当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家长应该查明原因及时地处理,并且鲜明地表示自己的态度,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怎样做才对。

第二,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也是消除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一种好办法。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让托儿所教师鼓励孩子的除严重攻击性之外的所有行为,特别奖励那些亲善行为,如分享玩具、合作等。两周之内,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儿童之间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行为。几周后的继续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攻击性。这就是说,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并不一定非惩罚不可,成人可以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好行为大加赞赏,这种办法同样也可以降低孩子的攻击性。这种无惩罚的方法的最大好处是,不给孩子提供“反攻击”或“报复”的原型。因为惩罚孩子的攻击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攻击行为,它可能使孩子在受到别人攻击时采取报复手段。因此,只奖励、不惩罚的教育方式可以避免惩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三,冷处理。如果孩子有非常严重的侵犯行为,家长和教师就不能采用只鼓励、不惩罚的方法了,在这种情况下,冷处理也是一种有效的做法。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不理睬,对孩子表示冷漠,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性,如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尽管这种做法会产生一些怨恨,但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等攻击原型。这种方法如能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第四,榜样训练。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通常的方法无非是反攻击(报复)、自己缓解、别人劝解三种方式。后两种方式是好的,但孩子并不能自觉地采取这种方法,必须经过训练来学会。如果孩子经常看到大人或别的孩子采取这两种方法来解决冲突,或家长、教师经常训练他们采取这两种方法解决冲突,他们以后就可能也采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五,提供非攻击的环境。消除孩子的攻击性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提供非攻击性的环境,尽量减少冲突的可能性。例如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避免因偶然的身体碰撞而导致的攻击性冲突。研究证明缺少游戏材料会引起攻击性行为。如果玩具丰富,更多的孩子便可以不引起任何冲突地加入游戏中。另外,玩具本身的攻击性定向(如枪、刀之类)也会导致攻击性倾向。在一个对5~8岁儿童的研究中发现,被鼓励使用攻击性玩具的儿童比使用中性玩具的儿童更容易发生争斗。因此,对那些天性好斗的孩子,要少给他们买刀、枪、武器等攻击性的玩具。

第六,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心理学家指出,无论小学生、青少年还是成人,在受害者明显表现出痛苦时,都会停止攻击。然而,学龄前儿童和高攻击性的小学生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打受害者(或继续残害小动物)。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在伤害别人时,他们一点都没感到羞愧或不安。

研究表明,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能有效地降低攻击性。小学生在移情能力上得高分,教师评定的攻击性行为就很少。而移情能力得分低的则表现出很高的攻击性。在一项研究中,高攻击性的11~13岁的少年犯参加了为期十周的移情训练后,他们的敌意和攻击性明显减少了,对9~11岁儿童的移情训练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提供移情原型和采取一些约束方法来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首先指出儿童攻击行为导致的危害后果,同时引导孩子移情换位,想象受害者的感觉和心情。这是从本质上消除孩子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