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办事能否成功,关键因素有很多,比如对方的性格、地位、当时的情况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对方不可能答应的时候,我们就得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迂回战术,这往往也是办成事的好办法。
迂回战术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常表现为一种策略性的智慧。人的心理往往会有许多不易琢磨之处,如有人想做某件明显不妥的事,若上前阻止的话,他可能就横下心硬是去做。尤其是年龄不成熟的孩子,对待问题和事情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有位教授的儿子在学校挨了老师的骂,回家后就大声说道:“我恨这个老师,真想杀了他。”教授听了这句话便说:“你若真的这么恨他,杀了他吧。”随后又加了一句:“但你要知道,杀死人的人也被处死的,这点你必须考虑到。”孩子听了父亲这几句话后,就打消了报复老师的念头。
迂回战术对于一些防备心较强、心理较为固执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极好的应对办法。如上面这个例子,教授先顺着儿子的心理同意他的观点,然后又采用了迂回法,说明儿子做法的后果是他自己本身也会被处死,相信他儿子也不愿意被处死,教授的迂回战术也就成功了。
大书法家梁舟山的书法,风格独特,高雅动人,当时京师中的达官贵人以得梁舟山的书法作品而自豪。一次梁舟山从南方回京师,路过黄河。黄河水势极大,无法渡河,梁舟山被河督留在衙内。河督书房内有笔墨纸张,梁舟山就做消遣书写起来,几天就把厚厚一叠宣纸写了个精光。所书的作品既有大字条幅,也有小楷、小篆。河督办完事回来,看见满屋的字十分不悦地说:“这些宣纸,都是我从产地购来,准备进京送人的,你却把它浪费了。”梁舟山十分尴尬。第二天,河督就派人把梁舟山送走了。梁舟山进京后,将这件事告诉好友。好友说:“这河督在京做官时,曾托人向你要过字,你没有给他,这次他故意摆上笔墨纸张,给你一个样子,你写了字,他得了墨宝,反而不领情,把你数落一通,这实际上是报拒绝之恨。”梁舟山恍然大悟,悔恨不已。原来,河督正是用迂回的手段获取了梁舟的墨宝。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也通过迂回之法,成功在法国推广土豆种植。他在德国当俘虏时吃过土豆,回到法国后,决意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花了很长时间他也未能说服任何人。1787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请求这块地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队就撤了。这时,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在自己的菜园里。
迂回战术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十岁的小姑娘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这一战术。
十岁的玛吉和妈妈相依为命。为了使玛吉高兴,妈妈答应涨工资就给她买玩具。前不久,老板去度假,委托母女俩照看他家的一条狗、一只猫和一只鹦鹉。老板临回来的前一天,玛吉去给那些小动物喂食物时,她一边喂鹦鹉,一边不断地自言自语:“妈妈该涨工资了!妈妈该涨工资了!”这样,鹦鹉也学会了这句话。老板回来自然也听到了这句话。结果妈妈涨了工资,玛吉得到了玩具。玛吉借助鹦鹉学舌的作用,达到了母女俩的愿望,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由此可见,以退为进的迂回战术,是一种有效的办事策略。它表面是退缩,实质是进攻,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就像拉弓箭一样,先把弓弦向后拉,目的是为了把箭射出去。但运用此法要注意三点:
1.要知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2.要有度,退要适度,进要有力,有如拉弓,过度则弓弦易断,不够则不能把箭射远。
3.生拉硬扯是不能取得好结果的,只有顺应对方的话题和心态,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才能退得巧妙,进得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