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都热衷于逛街购物。一进商场,就开始了一场大搜索,只要看到打折,降价的标签,不管有没有用,都想买回家去。就这样,家里堆积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放着没用,却又舍不得丢。屋子里的物件增多了,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复杂了。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说一个爱浪漫的女人无意中在一个旧家具店买到了一盏很复古很华丽的台灯,她对这个台灯爱不释手,但却发现那张放台灯的桌子与它的格调不搭配,于是她就换掉了桌子,之后是桌边的床,然后是地毯、窗帘……最后,整个家里的布置都被换掉了,仅仅是为了搭配这一盏台灯,而这个女人因此而心力交瘁。
在古代,那些修身养性的隐士,绝不允许自己的屋里多出一件没用的东西。过多的物质,过多的欲望会削弱人的心智。而现代人则过多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了房子又想要车。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过多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只能让自己陷入一种迷惘之中,反而得不到心灵的宁静。很多女人在疯狂购物之后,就会有一种虚无感。正如美国诗人、自然主义者梭罗所说:"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于豪华和舒适,有识之士更愿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朴、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樊篱。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许多欲望和追求。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虽然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却将我们的心灵弄得烦躁不安。而在某个瞬间,我们或许会发现,生活中最令人感到欣慰和温暖的往往是那些最简单最平常不过的瞬间。当你用一种新的视野观察生活、对待生活时,你会发现许多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的,而许多美的东西正是那些最简单的事物。
有这么一位行吟诗人,他一生都住在旅馆里。他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在各种交通工具和旅馆中度过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座房子,这只是他选择的生存方式。后来,鉴于他为文化艺术所作的贡献,也鉴于他已年老体哀,政府决定免费为他提供住宅,但他拒绝了,理由是他不愿意为房子之类的麻烦事情耗费精力。就这样,这位特立独行的行吟诗人,在旅馆和路途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死后,朋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一生的物质财富就是一个简单的行囊,行囊里是供写作用的纸笔和简单的衣物;而在精神财富方面,他给世界留下了十卷优美的诗歌和随笔作品。
这位诗人的生活是简单而富有意义的。他的人生是一种去繁就简的人生,没有太多不必要的干扰,没有太多欲望的压迫,是一种简单而又纯粹的人生。
风行欧美的“新简朴运动”的发起人亚莉珊·斯泰尔女士认为,外界生活的简朴能够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斯泰尔女士认为文明只是生活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耀,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享受安静、充实的生活。例如,我们如果不是总显得那么忙碌,就可以推掉那些不必要的应酬,我们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和他们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然而生活中大部人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去换一种看上去似乎优越的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的容光焕发。
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很多不愉快,都是因为自己的心灵受他物他事所累。一个人在觉得自己身上负荷不了太多的东西时,要学会持一种“减法”态度去生活。去掉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人生反而会变得更踏实。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经历了浮华的人生之后,渴望一种质朴生活的内心反映。
年轻的女孩去买衣服时,喜欢买一些带着蕾丝边,花里胡哨的东西,觉得这样才会更美。等我们再长大一点就会发现,这样的美没有内涵,反而会越来越倾向于那种简约主义的时装。在服装界有“简洁女王"之称的简·桑德说:"加上一个扣子或设计一套粉色的裙子是简单的,因为这一目了然。但是对于简约主义来说,品质需要从内部来体现。”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不能从他外在拥有多少财富来判定,而是要看他心灵的质地。
一个懂得体悟幸福的女人,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丢弃掉,不让它千扰自己的身心。女人如果想过一种幸福快乐的生活,就不能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要学会去繁就简,过一种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