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疑的乌龟(1 / 1)

大乌龟和小乌龟在一起喝酒。大乌龟喝完自己的一份后,就对小乌龟说:“你去外面帮我拿一下酒。”

小乌龟刚走两步,就不走了,回头说:“你肯定是支走我出去后,要把我的酒喝掉!"

“这怎么可能?你是在帮助我啊!”

经大乌龟一再保证,小乌龟同意了。

1个小时过去了,大乌龟耐心等着……2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还没有来……

3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仍然未见回来。这时,大乌龟想:“小乌龟肯定不会回来了。它一个人在外面喝酒。怎么会回来呢?我干脆把它这一份喝了!"

大乌龟刚端起小乌龟的酒杯,小乌龟就像从天而降地站在大乌龟面前。小乌龟气冲冲地说:

“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酒!”

“你怎么会知道呢?”大乌龟尴尬而不解地问。

"哼!"小乌龟气愤地说,"我在门外已经站了3个小时了!"

这就是消极论断,验证自我,根据自己的猜疑、臆测,主动寻找支持消极心态的理由和证据。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我们往往不以为意。比如听说有人打自己的小报告啦,首先就会怀疑某人(消极论断别人),然后观察、监视,越看越像(验证自我),你会发现那个“嫌疑”人说话走路都与以前不同了(实际是自我心态在作祟,是自己的精神、眼光、动作与以前不同了),还会进一步验证,"当然啦!他昨天与我对面走过,连头都不敢抬。他在躲我,肯定是做贼心虚了!”而结果往往是自己错的时候多。

“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就曾如是说。猜疑之心令人迷惑,乱人心智,甚至有时使你辨不清敌与友的面孔,混淆了是与非的界线,使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遭受无端的损害和失败。

人家本来对你怀有好感,或曾经还是好友,你却以人家的某一句无意识的话、某一细小的无意识的动作或一个眼神,便怀疑别人在搞你的名堂,在暗中捣你的鬼,在议论你,在说你坏话,从而对他生出偏见,或中断与他的交往,断绝与他的友谊。生活中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把一对男女的一次极为正常的交往,猜疑为**;也有的人把别的女人给自己丈夫的电话都疑为暧昧;如果没有任何把柄,就疑为精神恋爱等等,不一而足。

没有几个人愿意与一个好猜疑别人的人交往。大家都害怕引出一些无端的麻烦,大多对他避而远之。故喜好猜疑者多为孤独者,而这种孤独却不是哲学家高雅的孤独,而是被很多人视为“小人”而不愿与其往来的“孤独”。那是处在得不到别人帮助的一种孤独,一种卑贱的孤独。

某大学曾对3200名男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在生活中,你最害怕什么?”有2800多名学生回答是:“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如此高的比例,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多数青年总是猜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这反过来讲,就是这些青年人在社会交往中又总是对别人有疑心。

有这种猜疑心理的人自然而然地对别人总是抱有不信任态度,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生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因而很难有什么信任度可言。于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总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存有戒心,自己不肯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这种心理实际上是不可能交到挚友的,往往会自囿于自己制造的灰色眼镜之中。因此,疑心是交友的大敌,它会使双方之间经常处于怀疑他人的紧张戒备状态,自我防范犹恐不及,哪里还有精力和心思去增进相互了解。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这样你才会拥有一份轻松快乐的心情,你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