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1 / 1)

人间万事 星云大师 688 字 1个月前

门前车水马龙,表示鸿运当道,正在走红;

也有的人,门可罗雀,表示势力不再,家道已经不显赫了。

世界上,哪里的门最多?答案应该是佛教的“法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法门岂只八万四千,法门乃无量无数。“四弘誓愿”中有一句话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你要进入哪一个法门参学呢?其实寺院不舍弃任何一个法门,意谓如能将三藏十二部经都能通达,则运用无难。

过去寺院的大门,有头道山门、二道山门、三道山门。甚至当初扬州天宁寺,门前有一副对联:“一寺九门天下少,二廊十殿世间稀。”可见其寺院之大,规模之宏伟。

然而世事无常,由“门前”的景象,也能看出人事兴衰。有的人家,门前车水马龙,表示鸿运当道,正在走红;也有的人,门可罗雀,表示势力不再,家道已经不显赫了。所以门者,表示身份,表示地位。

王侯之门皆有警卫;寺院大门是伽蓝菩萨、韦驮菩萨和金刚护法所守护。不管什么“门”,重要的是,要有如下意义:

一、能开能关:门和窗户不同,窗户能开能关,但不能进出;门者,能开能关,也能出入。古代的大户人家或显赫家族,门禁森严,平常都是大门紧闭,进出不便,有事上门,都得事先预约,投递名片,还要看主人是否愿意接见。

当然,有的人家主人好客,平时门户洞开,欢迎十方来客;遇有贵宾来访,更是张灯结彩,大开中门,盛情接待。但是,也有的人家,现实势利,眼睛只是看高不看低,一般穷苦亲戚上门,往往借故不见,让你尝个闭门羹。

过去的农村社会,同一个村庄的人民,彼此对门而居,门户都是开放的,彼此不但可以串门子,还可以借个酱油、糖盐、味素等,互通有无。现在文明国家,住饭店如果不关门,表示你不懂礼貌,违反饭店的规矩。所以门者,能开能关,能进能出,随机应变,才能发挥门的功能。

二、能有能无:所谓“门”者,可开可关,可以规范进出。然而,在一些文明国家,有时也不一定真要设个门户,只要在墙上贴个“禁止进入”,或是拉起一条绳索,即使门是开着的,一般人大都能遵守规矩,不敢擅入,所以不一定要靠门户来管制,门自然能有能无。

不过,所谓“无门”,禅门的“无门关”,才是真正的“能有能无”。禅门不要竖木牌,也不要拉绳子,禅门能够自由进入,就是“无门”也;不能探得禅之奥秘,即使“无门”,也是门禁森严。慧开禅师的“无门关”,实在值得吾人参究也。

【题解】

佛门又作空门,因其体现了佛教以“空”为极致的教义。《释氏要览》引《智度论》之涅槃三门,说:“何者空门?谓观诸法,无我我所,诸法从因缘生。无作者受者,是名空。今出家人,由此门入涅槃宅,故号空门子。”

当初悉达多游三门见老病死苦,深感世间无常,再游北门闻一沙门说偈:“观见世间是灭法,欲求无尽涅槃处。”因而生出家志愿,乐求涅槃。

出门,意味着了悟人间苦相;入门,则是愿求解脱的醒觉。可是醒觉后却无所谓出与入,因之《无门关》序有:“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悟入应以无为门,泯灭了能所、有无的对立,才真是直入佛心,入不二门。

【思考】

1.试述“门”的作用。

2.试述“门”的人事兴衰与意境。

3.禅宗为什么以“无门为门”?

【延伸】

·世间善恶相报,皆是自作自受;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我们实在不能不自我警惕!——摘自《人间佛教系列·佛教对因果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