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赵州从谂禅师经过菜园,看到管理菜园的僧人在园中聚精会神地采摘晚上要供应大众的蔬菜。
赵州禅师把这名僧人叫过来,意有所指地说:“你今天要给大众吃的,是生菜还是熟菜?”
禅僧一时之间不能意会,顺手就抓起眼前的一把青菜,恭敬地呈送到禅师面前,并且说:“我能做的就是这个。”
赵州禅师看了青菜一眼说:“哎呀,当今知恩的人少,负恩的人多啊!”
僧人一脸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州禅师看僧人不知所措,便说:“世间的人,不明生菜、熟菜不要紧,可是若知恩负恩就难看了!”
园头还是不知如何回应。
赵州禅师说:“知恩者,一片菜叶之恩也看重;负恩者,一整株菜也没有价值啊!奈何,奈何!”
园头茫然,不明赵州禅师所说。
赵州禅师看着园头说:“你是施恩者,不是负恩者。”说完便径自离去。
禅僧因对赵州禅师的话不明所以,从此在园田里一边种菜,一边念着赵州禅师的话:“是知恩的人呢?还是负恩的人?”安住耐烦,勤劳作务,一做三十年。最后,终于明白了禅师告诉他的话,悟到了“原来我是知恩的人”。
养生法语
世间上的恩情,在佛教说来有四种: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国家恩。佛教倡导报恩主义,因为懂得报恩者,必定是富有的人。好比心中有欢喜的人,脸上会露出笑容,自己有力气的人,就会帮助别人;内心富有,就肯得报恩。假如内心没有恩义,只想别人施舍给他,这就是贫穷。等于乞丐一样,只是向人乞讨,从不懂得自己要布施。
这位菜园的禅僧,虽不是聪明有才华的人,只是一直在园头的行单上安住身心。但赵州禅师给他一句“是知恩?是负恩?”,他把这句话念到心里头去,种菜三十年也不懈怠,机缘成熟,终于大悟。可见得,搬柴运水是禅,锄田种菜,原来也是悟道的方法喔!
信佛不是求神通,
而是学习佛陀悲智双运的精神;
信佛不是求福寿,
而是体悟佛法因缘果报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