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动“七诫运动”的时间再往后推移,一九九七年四月,台湾发生一起震惊社会各界的“白晓燕案件”。这个事件令被害人的家属痛不欲生,整个社会也为之沸腾。案发期间,媒体每天追踪报道这一桩惨案,对于绑匪集团的动向紧迫盯人,今天逮捕一个,不久又在哪里逮捕一个,过程像是一部侦探小说。警匪之间,好像以台湾为战场,从南到北,到处流言蜚语,使得整个社会人心惶惶。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物质生活固然丰富,教育程度尽管提升,道德不增进,总是社会秩序的障碍。有感于大众面对这起凶残事件,都一致认为这个社会有必要增进道德观念,因此在同年五月,我率领佛光会发动“慈悲爱心列车”活动,并以“心灵净化、道德重整、找回良知、安定社会”为宗旨,所有佛光会员当然都是“慈悲爱心人”。
“慈悲爱心人”这个名称,顾名思义,是要大家做一个慈悲的爱心人。如此一来,不但自己获得健全,家庭也获得美满,社会变得安全,台湾形象自然会提升。
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在台北中正纪念堂举办“慈悲爱心人”大会师,净化社会人心(一九九七年十月五日)
“慈悲爱心列车”以环岛街头布教的方式,展开全台性的巡回宣导。我们从台北出发,分两条路线行进:一条路线经花莲、台东到达高雄;一条路线从台北沿桃园、新竹、台中,到达高雄佛光山。也有的人从台北乘车,在一节一节的火车上一路宣讲到高雄;有的人沿着公路,一路上换乘车辆,不断地播撒慈悲爱心的种子。活动区域遍及全台,深入大街小巷、街坊邻里。只要肯接受“慈悲爱心人”的理念,不论是在市场、街头、火车站、学校、工厂、监狱,两千位慈悲爱心宣导师都非常乐意前往宣讲。它的内容如下:
一、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二、好友不劝酒,劝酒非好友。
三、烦恼不上床,心宽福寿长。
四、包容无心过,积福远灾祸。
五、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
六、出门说地方,亲人心不慌。
七、酒色不沉迷,盗赌不流连。
八、不说是非话,不听是非事。
九、欢喜结人缘,融和无怨言。
十、见面多微笑,烦恼都抛掉。
十一、关怀残疾苦,才是大丈夫。
十二、大家来环保,污染自然少。
十三、身安茅屋稳,知足天地宽。
十四、人人做义工,家家会兴隆。
十五、宽恕是良药,施舍会快乐。
十六、帮助受刑人,行义又行仁。
十七、凡事莫慌张,多为别人想。
十八、常常买好书,天天看好书。
十九、用心要慈悲,行事要方便。
二十、人人有爱心,社会多温馨。
“慈悲爱心人”最初是以佛光会员为传递慈悲爱心的种子,后来感召了各地政要官员、青商会、生命线、狮子会、基督教门诺医院等团体纷纷响应。记得在同年的十月五日,我们有八万人在中正纪念堂的广场誓师,要做“慈悲爱心人”,数十个友教团体也共襄盛举,连战先生更亲自出席主持大会。誓师之后,队伍从中正纪念堂起步,展开“慈悲爱心”的和平游行,我也跟着众人的队伍步行六公里到“国父纪念馆”,一步一愿,愿社会充满光明希望,愿社会拥有安定和谐。
后来“白晓燕案件”破案,陈姓凶手终于伏法。记得最后歹徒在阳明山挟持南非驻台的官员卓懋祺(Mc Gill Alexander)一家人,那天晚上,电视不断地实况转播。当时我在台北,心里很想前往阳明山和凶手面谈,但是那时候信徒众多,你一言他一语,正当争议的时候,我们看到台北市刑警大队长侯友宜先生和谢长廷先生进入卓先生的住宅和凶手面谈,谢先生以律师的身份答应为他辩护,陈姓凶手终于弃械投降,俯首就擒。
其实,社会是很需要“慈悲爱心人”这类活动的。慈悲爱心人,就等于劝善组织,可以让民众培养仁爱之心。若是民间出钱出力,政府能辅以有力的支持,长期延续下去,也不必规模很大,细水长流,涓滴穿石,社会安定的基础将更形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