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1 / 1)

笃信佛教的郑先生,为人乐善好施,平日公余之暇,都会到别人家里收剩饭剩菜,再带回家放进厨余桶。蓄积到一定的量,便将这些剩饭剩菜,用小卡车运出去。如此日复一日,风雨无阻。一段时间后,隔壁邻居对他的行径生起疑惑:“他把这许多剩饭剩菜载到哪里去?”“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会不会有毒,伤害到其他生命?”种种疑团如蔓草滋长。邻居为一探究竟,于是趁他用小卡车运载剩饭剩菜时,悄然尾随在后。

郑先生把小卡车行驶到郊外一个铁丝网围着的地方,同一时间,邻居们也偷偷跟随而至。当大家争相探头观望,赫然发现里头有上百只流浪狗,嗷嗷待哺。只见他细心喂食,生怕有哪只给遗漏掉,给饿着了。

原来郑先生生怕这些野狗为人宰杀,因而收养它们。然而,自己没有优渥的经济能力可以喂食流浪狗,才到处收集剩饭剩菜。明白事情原委后,邻居们心中的疑团霎时烟消云散,对于郑先生的善举,更是称赞有加。

郑先生不求名,不求赞美,不四处标榜地行善,是慈悲心的表现。“慈悲”是佛道的根本,佛陀教导弟子要培养“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为众精神,也就是尊重生命、共存共荣,以一种无对待的心,利乐有情,不仅仅是对人,对待生物更是。《法华经》便说:“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增一阿含经》也提到:“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力,弘益众生。”

对待世间万物,若抱持事不关己的心态,则无法自心中生起慈悲。唯有相互体谅,彼此包容,慈悲心才易滋长、萌芽,进而能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