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1 / 1)

低调才好 星云大师 657 字 1个月前

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不一定要很有地位,但要活得有尊严。尊严不是皇家贵族或有地位的富者才有,一些出租车司机、摆地摊的小贩,或是清道夫、临时工,他们也都有人格上的尊严。人纵使在财富、地位上可以分高低,但彼此所重视的尊严,都是同等的价值,同等的重要。兹就“尊严”略述如下:

一、读书人的尊严:许多职业的从事者,都要尊严,此中尤以读书人最重视尊严。介之推宁可归隐,甚至被烧死在绵山,也不祈求晋文公给他一官半职,这就是读书人的尊严;雪窦禅师宁愿在寺中陆沉三年,操持苦役,也不肯拿出大学士曾巩的推荐书,这就是书僧的尊严。

二、贫穷者的尊严:中国的士大夫,有的人穷得三餐无以为继,他也不为贫穷失节。韩信能受“**之辱”,但不能受汉高祖的冷淡,他就能保持贫穷人的尊严。越石父因故被关在衙门里,晏子知道后将他保释出来,迎回家中,让他在客厅等待许久,越石父因此与晏子绝交。晏子说:我把你从牢中救出来,你怎么可以如此待我?越石父说:我宁可被不认识的人囚禁,也不愿忍受被朋友冷淡对待的屈辱。这也说明,一个人即使落难,也不能失去尊严。

三、失业者的尊严:人的际遇,都是无常变化,时运不济,煮熟的鸭子都会飞走;时运一转,乞丐也能一夕致富。刘玄德街头卖履,姜太公垂钓于渭水,韩信乞食于淮安,但是他们宁可落魄,也要保持失业者的尊严。相对的,有的人因为失业就从事不正当的行业,如贩毒、走私等,如此不但丧失人的良知,也失去人的尊严。

四、待援人的尊严:一个人穷途潦倒时,总希望有人救援。尤其战争时,难民营中成千上万的难民,等待救援;饥荒的年代,千万的流民,逃亡他乡,他们就像野生动物找寻水草一样,渴望觅得生机。但是尽管饥荒、逃难,有的人也不随便偷抢,他宁可等待救援,也不愿失去人格的尊严。例如《进德录》有一段记载:有一个人和乡人逃难到外地,不巧当地又碰到兵荒马乱,只剩下一座空****的城堡。数日来粒米未进,正在饥饿难当的时候,忽然看到一片果园,大家争先恐后摘取果实来充饥,只有此人纹风不动地坐在树下。有人问他:你怎么不摘果子吃呢?难道你不饿吗?他说:这果园是有主人的,我虽然饥肠辘辘,怎么可以偷吃有主之物呢?此人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管他什么主人不主人的,再说这园子的主人也许已经逃难到他乡去了,哪有什么主人?这个人还是坚持说:这园子的主人虽然逃难去了,但是我心中的主人难道也不在了吗?他宁可饿死,也不吃不当之物,因为他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五、受刑人的尊严:一些牢狱里的受刑人,你判他死刑,可以一刀一枪让他毙命,但不能侮辱他、凌虐他,让他的人格受到创伤。宋朝文天祥兵败被俘,他宁死不降,元朝为成就他的忠心,终于成就他以死保持尊严的心愿。历史上多少孤臣孽子,还有一些贞洁妇女,宁死也不愿失节受辱,这种骨气令人肃然起敬。

六、死亡时的尊严:人的生死有分,但是有的人面临死亡时,贪生怕死,失去尊严。也有的子孙,对于久卧病榻的长辈,为了延长他的生命,施以各种抢救。虽然是出自于一片孝心,但是往往让死者失去尊严,而且痛苦不堪。现在社会上一些研究“生死学”的学者,以及医生们,都主张尊严地死亡,而不重视屈辱地求生,确实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