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浪费生命其实很容易(1 / 1)

或早或晚,有些躺在海底的鱼会发现哪里有些不对劲儿,游到亮一点儿的地方,才发现自己其实是尾鳟鱼——一只已经变老、身上再没有光泽的鳟鱼。

几年前认识这位母亲时,正是她最为失意的时候。

当时她结婚6年,两个孩子刚要念小学,先生是个平凡的上班族,她因为照顾孩子的缘故一直都是在家里当主妇。

她的生活很平实,先生当初就是看上她守得住这份平实才娶了她。她也自认为将家里打点得很好,让他从无后顾之忧。

某天,忙里偷闲的她带着孩子们去逛街,当场看到谎称加班的先生怀里搂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卿卿我我地走在台北最繁华的街道上,她才知道她眼前的平和都是假象。她气得浑身发抖,直想扑过去拆开眼前这对烂人。

忽然,不知情的孩子抬起头来:“妈妈,你在看什么?”

她压抑住心底的怒火,含着泪水回答:“没什么,妈妈只是在看对面橱窗里的东西..…"

她眼睁睁的,任凭那对幸福的背影双双隐没在人潮里。

回到家里,心情慢慢平复过来。仔细分析自己的感受时,她意外地发现除了被背叛的愤怒,竟也有一丝松了口气的感觉。她对这感觉十分纳闷,当天先生深夜回家时,无眠的她静静地躺在**,只字未提。

这一晚,她想了很多。她从来就不是个要求太多的女人,对生活的一切她很能逆来顺受。她自认是再平凡不过的女人,想要拥有一个简单的家庭生活应该不难,为什么这样一个小愿望都无法实现?

当她自问为什么松了一口气时,她其实知道自己隐隐约约料想得到先生会出轨。夫妻之间的感情淡如白开水,日复一日地都像在套公式,别说先生受不了,她自己也快受不了了,但这怪谁呢?

第二天,她送孩子去上学后就回娘家去散心。走入熟悉的客厅,她有种恍如隔世的感受。幽幽暗暗的室内,静谧到仿佛连时间都停止了。老老小小一群人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话题很少离开过吃喝玩乐、左邻右舍的闲话、社会版头条新闻以及对人生的种种不满。

以往这些对她来说都是温馨的画面,但这天她却纳闷起来——为什么这一切好像都未曾改变?眼前的这些人永远担心同样的老问题:明天要吃什么、做什么?不会再多。

她找了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大家又提起她小时候的糗事来取笑她,说她如何如何地爱做计划,有每周的作息表和周计划、月计划甚至年计划,而且年年翻新,就是从来没人亲眼看到她有足够的实践力与定力完成它们。初中毕业的那年她没考上高中,接下来那一年家里的对话差不多都绕着重考或打工在打转,这也是亲戚们很爱翻出来搞笑的。

“去看书!”他们学她母亲的口气说。

“哎哟,看过了呀——”母亲最爱形容她如何嘟起嘴抱怨,连其他人都学会她的口气了:“已经看了两个小时,累死了……”

“你就是太懒惰才会没有学校念,不然不要念书了,去工作!”母亲装模作样地补充着。

“什么工作适合不想念书的懒人?”

大家笑成一团:“有啦,有啦,月收入数十万,轻松不流汗!”连开的玩笑也都千篇一律。

那段时光在精神上虽苦闷,但回到家就可以向家人撒娇耍赖,只要抱怨谁对她不好,大家就会将矛头转向敌人,连声讨伐。有一回,她出去随便找找工作觉得太累,又回家待起来。

“现在社会上神经病多的是……她年纪这么轻要工作本来就很容易被欺负,念书也好啦。”母亲说。

“念什么书?念到别人家里去当媳妇了呀!”一些人看着她,“反正老公也不错嘛?在家里当少奶奶了哦——"

她面红耳赤地听着大家谈论自己已经逝去的幸福。她知道只要她将昨天看到的情景说出来,全部的人又会站在她这边为她说话。但她却不想说了。

如此的生活无止境地循环,从青少年一转就转去了她10多年的青春。只要她再次决定沉溺于这个循环,再过几十年,她的后半辈子也不过是添作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她竟到快40岁了才发现自己一直在随波逐流。

曾有人拿鳟鱼和比目鱼比喻主动与被动。主动的人主导生活的发展,被动的人漫无目的地等待生活发生在自己身上。

鳟鱼力争上游,为着理想而努力;比目鱼则天天赖在深海底,随波逐流,等着上面掉下来的浮游生物捡来填饱肚子。

其实我们身旁有很多鳟鱼,也有很多比目鱼。不管我们自己是属于哪种鱼,日子也还得过下去。

当你很想理清目标时,也许会有比目鱼劝你:“不要想太多啦,单纯一点儿也活得下去。想越多就越痛苦,何必呢?”于是,很多不知名的鱼也会加入这种随波逐流,渐渐地埋入深海里不再伤多余的脑筋。

要浪费生命,其实很容易。时间向来站在比目鱼这边,只要耗得够久,所有一切都会过去——如果它不是太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