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这句古训无时不刻在教育着我们应当理智地面对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给自己留下终身的悔恨。
人生一世,世事变化无常,如何面对所发生的事,是理智的处理,还是冲动地解决,并非人人都能分寸有度地把握。
古语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理智的人在遇到问题时,理智对待无聊的烦恼,像对待蛛网一样将其轻轻拂去。如果你能想得开,就把烦恼当成是庸人自扰,是生命的浪费吧!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遇事要理智而不冲动,颇为不易,但自寻烦恼,冲动报复也不可取,只图一时痛快真切。个性是舒展了,**愤慨也释放了,却如同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一个道理。所以,提倡理智,摒弃失控冲动,让无聊寻衅滋事者无生存土壤,自讨没趣。
面对繁杂的生活,又有多少人会想到人生寥寥数十年,可用来忏悔、自责的时间有几多。人世间又去哪里寻觅因冲动失控而带来的终生无法弥补的悔恨、遗憾。
古往今来,均有“遇事三思而后行”的警寄语,但是有多少人谨遵古训呢?失控后冲动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面对生存中的一切变化,要学会忍耐,忍耐锻炼人的毅力,陶冶人的性情。
理智者不幻想一帆风顺,坚强者不畏惧风急浪恶,勇敢者不胆怯坎坷峥嵘,理智地对待现实生活,明天才会更加美丽如画。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让者,忍耐也,谦让也。一般说来,在社交中无论产生什么样的矛盾,双方都是有责任的。但是作为当事人一定要主动地“礼让三分”,要多从自己这方面去找原因。
实际上,忍让也就是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摆脱相互之间没有原则的纠缠和没有必要的争吵。
有一天,歌德去公园里散步,迎面走来了一个曾对他的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批评家。这个批评家站在歌德面前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答道:“而我正相反!”一边说,一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歌德的幽默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同时也消除了自己的恼怒。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既为自己摆脱了尴尬、难堪的局面,顺势下台,同时又显示出自己的心胸和气量。
忍让是一种美德。亲人的错怪、朋友的误解、讹传导致的轻信、流言制造的是非,面对这些,生气无助雾散云消,恼怒不会春风化雨,只有一时的忍让可以帮助你恢复应该有的形象,从而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赞美。
清朝时期,流传着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的宰相张英和姓叶的一位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他们两个人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于是,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想要张英出面干预。宰相看完了来信,马上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马上把墙主动退后了三尺,叶家见到这样的情景,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古代开明之士可以这样,现代人之间处理小是小非,应该比古人更高一筹。
忍让,并不是懦弱可欺,相反,它更需要的是自信和坚韧的品格。古人所说的“忍”字,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坚韧、顽强。晋朝朱伺说:“两敌相对,唯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这里的忍,也就是顽强精神的一种体现。其二就是抑制。《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惰性,然后能修。”被称之为“亘古男儿”的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胸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战书”的报国壮志,同样也写下过“忍常须作座右铭”。这样的忍耐,不正凝聚着他们顽强、坚忍的可贵品格吗?有谁能够说他们是懦弱可欺呢?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没错。“负荆请罪”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却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何以如此?为国家社稷也。“将相和”则全国团结;国无嫌隙,则敌必不敢乘。蔺相如的忍让,正是为了国家安定之“大谋”。忍让是一种眼光和度量,可以克己忍让的人,是雄才大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