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期,香港茂隆皮箱行生产的皮箱因为货真价实而买卖昌盛。他们的皮箱不仅占据了香港的市场,还畅销东南亚,各国的订单源源不停。这引起了英国的同行贩子威尔士的妒忌,他发誓要搞垮茂隆皮箱行。
一天,他来到了茂隆皮箱行,郑重其事地订购了3000只皮箱,总价20万元港币。按条约规定茂隆皮箱行必须在1个月内交货,逾期不交或不能按质按量交货,由卖方补偿货歉50%的违约金。
茂隆皮箱行立马开始抓紧时间生产,不到1个月,茂隆皮箱行就制作了3000只皮箱。当茂隆皮箱行的经理冯灿带着皮箱准备向威尔士一手交货,一手取钱时,意料不到的事情产生了:威尔士不以为然地打开了几只皮箱看了几眼,指着皮箱里的木条,怒气冲冲地叫唤起来:“我们订购的是皮箱,现在皮箱中竟然有木料,这还能叫皮箱吗?你们必须补偿我的损失!"
无论冯灿怎么说明,威尔士就是蛮不讲理。并且,威尔士仗着自已是英国人,香港那个时候是英国的殖民地,威尔士反而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茂隆皮箱行按照条约补偿损失。
港英法院偏袒威尔士,试图判冯灿诈骗罪。冯灿在绝路的境况下,就请了一位名叫罗文锦的律师出庭辩护。
法院开庭后,威尔士表现出不可一世,非常跋扈,说了一大堆冯灿应该补偿损失的理由。这时,只见罗文锦律师不慌不忙地从律师席上站了起来,胸有成竹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块亮晶晶的大号金怀表,高声问法官:“法官先生,请问这是什么表?”
法官看了一眼金表后说:“这是一块英国伦敦出品的金表。但是,这与本案有什么干系呢?"
"绝对有干系!"罗文锦说,然后高举着金表,对着法庭全部的人问道:“这是金表,没有人怀疑吧?我也知晓这是块金表,但是请问,这块金表除了表壳是镀金的以外,内部的机件难道说都是金制的吗?"
"那还用说,绝对不是!"坐在下面旁听的人说。
“这不是全金的表,那么,人们为什么又把它叫作金表呢?”接着,罗文锦又说出了一段话,让法官马上就傻了眼。而威尔士也顿时默不作声,像泄了气的皮球,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法官在大庭广众之下,只得宣判冯灿无罪,威尔士诬告冯灿犯了诬告罪,被判罚款5000港币。
罗文锦律师说了一段什么话,就让案子翻了过来呢?
逻辑判断
镀金的表都能称作金表,那皮箱未必就全是皮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