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站在人类科学巅峰上默默无闻的耕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理解、解说爱因斯坦,但他本人却认为自己是个“孤独的旅行者”。如果从这个性格层面去了解爱因斯坦,也许会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有新的认识。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人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赞誉发自内心,出于景仰,因而无论对他的赞美出自什么样的角度,都是能让人接受的。
20世纪人类科学界有两个现在尚无人能够超越的伟人,一个是社会科学家弗洛伊德,他为人类贡献了精神分析学说,把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另一个就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提出的相对论,不但为当代物理学开创了一条新路,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而且还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重新认识。人称他的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定律”。不错,从20世纪初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以来,还没有哪位科学家的成就能够与之相媲美。
即便是21世纪的到来,这一认识也没有人超越。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都是犹太人。犹太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多灾多难,但却出现了一大批促进人类进步的巨人,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是对人类文明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三位犹太人,不管是谁,从任何角度去评价科学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似乎都无法绕过爱因斯坦。《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评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一生,在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贡献上是无与匹敌的,已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爱因斯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富有哲学头脑的杰出思想家。与许许多多著名的科学家一样,爱因斯坦还是一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伟大学者。爱因斯坦先后在20世纪有重大政治旋涡的德国和美国居住、生活。他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他是犹太人,虽然他已经是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也难逃希特勒纳粹的迫害和通缉,这一切为他的命运增添了几分坎坷和不幸。
用伟大、著名来形容爱因斯坦,丝毫不过分,他的科学理论高深莫测,因此对于爱因斯坦也很难全面认识,和许许多多科学家一样,在大多数人看来,爱因斯坦有许多常人不能理解或解释的怪癖。比如,这位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不修边幅,差不多人尽皆知。即便是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仍然不加修饰,头发蓬乱,以致来求见他的年轻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他还经常忘记带钥匙,甚至在结婚当天晚上,他带新娘回去还不得不喊房东老太太开门。移居美国后,爱因斯坦的生活境况改变了许多,但从装束上,谁也看不出他就是改变科学命运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毛线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笔,就连会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但是,这一简单的、在别人眼中甚至是可笑的生活习惯,不能说明这位伟大科学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不能说明他的独立人格,更不是爱因斯坦性格孤僻的表现。有个性的科学家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在科学事业上的投入,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知科学研究,而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爱因斯坦能拉一手出色的小提琴,对音乐有较高的鉴赏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这句话反映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科学家,对世界和音乐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已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爱因斯坦看来,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切实可行的因素之一,而音乐对培养人的想象力又是有直接帮助的。这便是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互补关系。这是一个高深的科学家、艺术家对科学和艺术的认识。
尤其是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陷入困境时,他总会暂时把研究工作停下来,拉上一段优美的曲子,使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美妙和谐的旋律中,并在其中开启自己的思路。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已经不仅仅是放松和休闲消遣,更是一种完美和谐的境界。与倾其全部精力献身科学研究一样,爱因斯坦一生都对西方古典音乐痴迷不已。可以说,爱因斯坦同时具备了科学家、艺术家的天赋,只不过是二者中他选择了科学。爱因斯坦从不对音乐发表任何议论,而只是用心灵感受音乐。他以科学家深邃的目光观察音乐,理解音乐,把物理学和音乐同样看成美的音符,这是常人所无法进入的崇高境界。
然而,爱因斯坦毕竟是一位科学大师,在痴迷科学、痴迷音乐的同时,一点儿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他虽然不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人生、社会漠不关心,相反,爱因斯坦对人生、社会一直抱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把享乐、安逸称为“猪栏理想”,认为追求财产、虚荣、奢侈是可耻的。但是,爱因斯坦发现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他自己与社会、与他人接触的冷漠形成了反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因此,爱因斯坦遗憾地称自己是“孤独的旅行者”。
爱因斯坦的确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似乎能与他取得与众不同的伟大成就联系在一起。其中,最值得让人体会的就是爱因斯坦的孤独。值得注意的是,孤独与孤僻不是一回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孤独和苦闷联系在一起。其实,对那些取得伟大成就、名扬四海的科学家来说。孤独已不再是一种个性,而是一种境界——他人难以理喻的境界。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孤独创造完美,混乱制造麻烦。”结合爱因斯坦的孤独个性,以及他在科学上创造的完美,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来形容爱因斯坦再恰当不过了。
如果将孤独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来研究,那么就应该知道,哲学道德是研究人的学问,可以帮助人们解说人生。认识人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因此,可以说孤独与人类紧密相伴,有人类生活,必然有孤独存在。孤独是人生的一种现象,更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孤独境界的实现,常常是自我的实现。不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当他经过了一场孤军奋战之后,取得成功,当他站在自己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的制高点成为唯一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孤独,因为这个至高点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过程是孤独的,结果也是孤独的。尤其是科学家所从事的事业多属尖端科研,能为科学家理解已经不是易事,再找其他“有共同语言”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便决定了科学家在追求自己的科研事业时,总不免要与孤独相伴。爱因斯坦的孤独,是性格上的孤独,因为他并不是离群索居者,他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追求,所以说理解他的孤独一定要认识他性格上的孤独。
爱因斯坦性格孤僻。即使他的孤独与外界发生冲突时,他也只以沉默做出回答。他对孤独的解释是很深刻的,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他认为,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都是性格孤僻的人。他进一步解释说,一个有修养的人总是渴望个人生活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世界。这好像居住在喧嚣嘈杂的大都市里的人,十分渴望到大自然里寻找一份宁静、清新的道理是一样的。爱因斯坦的孤独充满了哲理性,已经上升到了超越现实和感官世界的程度。因此,爱因斯坦从未因自己性格上的孤独感到不安,因为他从心底里厌恶尘世间的欲望和纷争。只有摆脱欲望和纷争,科学家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自由。而科学家所应当进入的客观知觉世界,恰恰是无人问津的未知世界。
爱因斯坦爱好音乐,献身科学,在两个领域内都有超人的天赋。如果我们从性格的角度去剖析他,就可以看出,当爱因斯坦陶醉于美妙的音乐旋律时,他实际上是在独自品尝着音乐给他带来的无限愉悦和美感。而他在科学领域突破性的成就,也几乎是在没有他人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取得的。由此看来,他不但是物理学王国里“孤独的旅行者”,还是一位“独行侠”,“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需要说明的是,即使追求和固守孤独,也决不意味着爱因斯坦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他有自己的朋友,有时也和朋友聚会。
性格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关,更与成长环境有关。爱因斯坦生于乌尔姆,长在慕尼黑。在那里度过了14年的时光,这是他一生中充满幸福、安宁、温暖的一段时光。虽然双亲为了自己的小本生意惨淡经营,但慕尼黑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却启迪了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他的父亲天生浪漫,常带家人外出郊游,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陶冶情操。一个人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往往对后来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在慕尼黑的生活经历对爱因斯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城市的喧闹与嘈杂与大自然的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深深吸引着年幼的爱因斯坦,使他陶醉,使他沉思,并逐步养成了独自思考、独自研究的习惯,以至成为他日后一成不变的生活、科学研究的模式。也是在慕尼黑,爱因斯坦养成了与自己年龄极不相称的孤独。但即使是幼年时代,爱因斯坦也没有因孤独而产生痛苦和困惑,反倒觉得在这种孤独中,能够获得人格的自由。从这时候,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爱因斯坦都以孤独相伴,从不刻意随波逐流去“随大流”。因此,爱因斯坦的孤独性格,实际上是独立个性、独立思维的再现,是他人生观的主要内涵。
如果单从孤独的个性,去解释爱因斯坦的成功和伟大是欠缺的,在人类征服科学高峰韵征途中,每一个成功者,都具备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是成功的前提。当然爱因斯坦也同样如此,他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也有不获成功,誓不罢休的毅力,但这一切与孤独的个性并没产生非此即彼的选择,更不是对立的,孤独铸就了爱因斯坦独立的个性。正是在这样的个性驱动下,爱因斯坦始终如一,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终于获得了成功。
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但是,爱因斯坦并没有虚度光阴,他把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理论物理学上。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一样,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经历过艰苦卓绝的生活磨炼。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期间,他租的小屋到处都摆满了书,他把读书视为生命的第一需要,直到饥肠辘辘,实在无法忍受时,才胡乱吃点儿东西。有时,他干脆三餐合成两顿饭。由于他父亲的生意不景气,他是在几个舅舅的接济下完成学业的。1900年,爱因斯坦终于以比较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文凭,但结果却是失业的考验。几经波折,他在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8小时以外的全部时间,爱因斯坦都沉醉在他的物理学研究里。他很勤奋、很发奋,但也过得很艰难。这种艰难有生活上的拮据,更多的是他的主观努力很难克服的重重困难。他没有名师指点,缺少最基本的图书资料,与他终日相伴的只有那份孤独——孤军奋战的勇气和实践。
爱因斯坦性格孤僻,取得的成就也独特,一个默默无闻的专利局小职员,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的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问世了,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相对论是迄今为止物理学发展史上第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一次是由牛顿完成的,他创立了牛顿万有引力学;第二次是由法拉第、麦克斯韦完成的,他们创立了电磁场理论;而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则是第三次革命。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主要涉及质量和运动、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爱因斯坦用他那举世著名的公式表示出来:E=mc2。即能量(E)的转换与相应的质量(m)的转换分不开;而光速(c)的平方是比例关系,表示质量可以转换为能量。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不仅如此,而且他同妻子的关系一天天紧张起来。他的妻子米列娃也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人,在学术上她也有过美好的前程。但这位大学物理系教师出身的女性对操持家务并不在行。而爱因斯坦除了他的科学研究外,其他一窍不通。因此两个人彼此之间产生了摩擦,最终导致了爱因斯坦第一次婚姻失败。后来,爱因斯坦同艾尔莎结婚。艾尔莎是一位远比米列娃出色得多的家庭主妇,家中的一切经她的调理都有条不紊。然而,这一切对于孤独性格的爱因斯坦来说似乎无所谓。在他看来,他需要的是宁静的思考,而不是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他对家中优雅的摆设不感兴趣,他的真正的生活空间在一个小阁楼上。在他眼里,小阁楼才是他的理想所在。他在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势。爱因斯坦对事业和科学的追求真真正正地通过孤独表现出来。只有小阁楼才是他的世界,也只有在这个单人世界里,他才能找到自我,和他探索的高深莫测的科学理论。
孤独往往与傲慢同在,但在爱因斯坦这里,只有孤独,没有傲慢。因为在他眼中,只有科学事业,别无所求。他不仅与世无争,而且与生活无争,所以,只要他那颗伟大的心脏还在跳动,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孤独。
爱因斯坦在孤独中获得的欢乐和宁静,实在是别人无法体验和经历的。爱因斯坦成名之后,各种各样的应酬、社交活动接踵而至。而这些恰恰是爱因斯坦最头痛的事情。爱因斯坦生性孤独,但并不是孤僻傲慢。他心地善良,也喜欢交朋友,只不过他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社交上。在他看来,那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他为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满足,主动放弃了仪表与穿着上的修饰,似乎只有从这个角度看待爱因斯坦,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他性格上的孤独。
爱因斯坦的孤独实际也是一种宁静,但这种宁静没有维持多久,由于纳粹的疯狂迫害,爱因斯坦住进了美国普林斯顿城,他在这里一直过着安静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文化氛围与他性格相吻合。爱因斯坦在这里思考着新的、更难的问题。和从前一样,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用在独立思考中,他在孤独中获得成功,获得乐趣。但客居美国的爱因斯坦已经无法与世隔绝地实现自己的孤独。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数不清的演讲、教诲一直等着他。一个一直与孤独为伴,终身向往孤独的大师,需要克服自己的孤独,与许多人打交道,实在是勉为其难。爱因斯坦并不是厌倦生活、讨厌生活,也不是对生活和社会麻木不仁。他有正义感,有社会责任心、乐于助人,只不过是他更愿意把宝贵时间用在思考问题上,去实现、体会只有他自己能够真正理解的孤独中。爱因斯坦所从事的研究、思考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物理学家来说是陌生的,一般人则更对他的事业一无所知,对他的性格更难理解。
爱因斯坦的第二个妻子艾尔莎病逝后。爱因斯坦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下他彻底变得孤独了,孤独不仅是他的性格、思想境界。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包括居里夫人、妹妹玛娅在内的一些亲友相继去世,对爱因斯坦的打击很大。1955年4月18日,伟大的爱因斯坦在孤独中与世长辞,享年76岁。全世界人民都为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悲痛。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赞颂这位科学家,追念他对科学事业做出的不朽贡献。
爱因斯坦一生孤独,在孤独中完成了伟大的事业。在死后仍然希望保持孤独。他在遗嘱中要求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按照他的意愿,他下葬的时间、地点,除了少数的几位朋友外,他人一概不知道。这种做法,实现爱因斯坦死后也要保持孤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