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健康思考型者个性的改善,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别以为自己总比别人聪明
非健康思考型个性的人喜欢用自作聪明来显示一下自己的优势,殊不知,此为拙劣之举。以为自己比别人总多一点儿智慧,自以为是的人经常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如果你谦虚一点儿,听听别人的意见,肯定会让对方感到满意,这样,你就有机会影响对方了。
有时候,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虽然考虑到了很多技巧,但是操作起来仍是不尽人如意,反而弄巧成拙,经常会与谈话者陷入一种僵持不下的敌对场面,使气氛格外紧张。在这种氛围下谈话,是使人感到伤脑筋的,谈话的双方都觉得自己与对方似乎有很深的隔阂(其实根本不存在的,只是心理上的感觉罢了),不能进行深入的沟通,感到别扭、尴尬、不舒服,甚至恼怒。这是双方交际的失败,然而这种场面却屡屡在生活中出现。
究其原因,双方都对对方不满意。但是双方都不让步,不愿迎合对方。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敌对状态,剑拔弩张,哪里还有诚意沟通呢,分明是像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了。
因此,如果我们在谈话的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一点,让这次谈话有一个好的开端,让其在缓和愉快的气氛中展开,在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这对双方来说,既达到了目的,且增进了友谊。
特别是在我们知道这次谈话是要与对方进行一次讨论重要问题的情况下,更应懂得这一迎合对手,使对方满意的技巧,它将使你和对方在愉快的心情中达成一致的协议。
所以,在一开始交谈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尽一切努力使对方说“是”。当然,这比较困难,但一想到以后的争执,就容易办得多了。首先,你在谈话前应该考虑好要说的话题。这些话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容易为对方所肯定的,而且也是你自己肯定的。例如,此次谈话是为了对你们的合同达成一致。你可以先对对方说:“我们都是想让此次合作的项目成功,是不是?”对方肯定会说:“是的。”然后再说:“此次讨论的目的,双方都是想达成一致的协议,是不是?”对方肯定会再说:“是的。”有了这种铺垫后,双方缓和了对立情绪。这样一来,对方会觉得你和他们之间相同的地方是很多的,而且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沟通的可能就变成了现实。
如果我们一开始谈话,就提出一些意见相左的问题,或者提出双方都极为敏感的话题,那只会激起对手心中的逆反情绪,而无其他任何好处。这样做,对手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对你说出“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之类的话。据生理学家研究,当一个人说“不”的时候,他全身的神经、肌肉系统都会处于紧张状态,随时准备采取抵制态度来反对别人的意见。而当一个人说“是的”“对的”的时候,这些系统却是处于松弛状态的,这时对方感到你的意见与他的意见不谋而合,自然心情舒畅了。把对方激入紧张状态中,无形中已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而且“不”这个答案是一个最难克服的障碍。一个人一旦说出了“不”字,就无异于走上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他就得为维护这个“不”字,也就是维护自己的自尊而付出代价。他需要很费力地为这个“不”字寻找根据以驳倒对方。这时想要说服他已很困难了,而这困难正是由于你自己的疏忽而造成的。
达到沟通目的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将对方导入与你一致的方向——肯定的方向,而不要让他持否定的观点。这样至少能够让他暂时忘掉争执,并且很乐意地接受你的意见。等他想起与你争论时,也许已早被你所“同化”。所以,一个有谈话技巧的人会让对方在开始时就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而表示出肯定的意思。这样他心情松弛,放松防备,连连同意你的看法,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你的建议,顺从了你的要求,最终你会达到目的。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术,让他不觉得你有“敌意”,心理防线不断向后拉,最后站在你这边来。
这样开好谈话的头后,有的人为了使别人不断地同意自己的看法,话说得过多。尤其是推销员,常常犯这种错误。其实取得了别人的认同后,就应该让别人有机会说话,让别人发表自己的看法,难道你比他还了解他的事业和工作吗?况且有些人你并不了解,不了解怎么能够让谈话深入下去?所以,让别人告诉你几件事吧,但你永远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一是这样做是很无礼的;二是你无疑已经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他会认为你小看他,对他的话根本不屑一听,遇到脾气暴躁的人是会恼怒的,“谁都重视自己,喜欢谈论自己”,即使是你的好朋友,他们也不愿听你在那里自吹自擂,一有机会,每个人都要满足一下自己的表现欲。
有时,把你自己的想法说成是对方的创造,给他一些优越感,也未尝不可。法国一位哲学家说:“如果你想树立一个敌人,那很好办,你拼命地超越他,排挤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赢得朋友,必须得做出点小小的牺牲,那就是让朋友超越你,走在你的前面。”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希望当重要人物的感觉,一旦别人帮助他实现了或让他体验了这种感觉,他当然会对这个人感激不尽的。当别人超过我们,优于我们时,可以给他一种超越感。但是当我们凌驾于他们之上时,他们内心便感到愤愤不平,有的人会产生自卑,有的却嫉恨在心。所以,让我们都谦虚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鼓励别人畅谈他们的成绩,自己不要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需求,都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关心自己,为什么不肯牺牲一点点,让别人得到愉快的体验呢?
以尤金·威尔森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成就大事之道吧。
尤金·威尔森是专门为一家图案设计公司推销草图的推销员,对象是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一连3年,他每个礼拜都去拜访纽约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来不会拒绝我,每次接见我他都很热情,”他说,“但是他也从来不买我推销的那些图纸;他总是很有礼貌地跟我谈话,还很仔细地看我带去的东西。可到了最后总是那句话,‘威尔森,我看我们是做不成这笔生意的’。”
经过了无数次的挫败后,威尔森总结了经验,得出自己太墨守成规的结论。他太遵循那老一套的推销方法,一见面就拿出自己的图纸,滔滔不绝地讲它的构思、创意、新奇在何处,该用到什么地方,客户都听得烦了,人家是出于礼貌才让他说完的,威尔森认识到这种方法已太落后,需要改进。于是他下定决心,每个星期都抽出一个晚上去看人际关系方面的书,思考为人处世的哲学,以及发现新的观念,创造新的热忱。
过了不久,他想出亍对付那位服装设计师的方法。他了解到那位服装设计师比较自负,别人设计的东西他大多看不上眼。他于是带上了几张尚未完成的设计草图来到买主的办公室。“鲍勃先生,如果你愿意的话,能否帮我一个小忙?”他对服装设计师说,“这里有几张我们尚未完成的草图,能否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有所用处呢?”那位买主仔细地看了看图纸,发现设计人的初衷很有创意,就说:“威尔森,你把这些图纸留在这里让我看看吧。”
几天过去了,威尔森再次来到办公室,服装设计师对这几张图纸提出了一些建议;威尔森用笔记下来,然后回去按照他的意思很快就把草图完成了。结果肯定是服装设计师大为满意,全部接受了。
从那时起,威尔森总是去征求买主的意见,然后根据买主的意见绘制图纸。那位买主订购了许多图纸非常满意,因为这相当于他自己设计的。威尔森又从中赚了不少的佣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我和他不能做成买卖,”威尔森若有所思地说,“我在以前总是催促他快来买,还告诉他这是他应该买的,买了对他很有用。而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这里不合适,那里不新颖。而现在我按他的意思去做,他觉得是他自己创造的,实际上还有别人的功劳。这样就可以满足他内心中那种渴望——自己的优越感,他再也不能拒绝‘他自己的’东西了。这就变成他需要,而不是我推销,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
▼善读“无字之书”
生活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大书。非健康思考型个性的人在埋首尺牍之余,要善于读生活这本“无字书”,体悟成败之理。
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也是要人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知识认识和处理各种事情。丰富的阅历也是成就大事者不可缺少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阅历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也要注重从生活、社会中积累知识。
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诚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拼搏。
知识已从某种意义上成了财富、地位与能力的象征。中国的古人曾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读书与获取知识在人们心目中是何等重要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打破了往日对知识的理解。人们已认识到,知识与能力并不完全是相等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当今对实践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
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你都应使头脑保持清醒,你必须清醒地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他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这也就是说,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运用与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
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
因此,你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渐地消化、吸收。
你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和活化知识的能力,使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
你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状态,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对你的人生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所以,每个人不仅应该苦读那些与爱好、兴趣、职业有关的“有字之书”,同时还应该领悟生活中的“无字之书”。通过阅读“有字之书”,你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前人的学以致用经验,并从中取得借鉴,避免误入歧途或走弯路;通过读“无字之书”,你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如果你想能尽快、尽好地读通读透“有字之书”,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死书”读成活书,就要善于读“无字之书”。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若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僵化,逐渐死去了。
重视“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无字之书”,是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主张。
鲁迅少年时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乡下度过,而且也乐于与乡村少年为友,喜欢到乡下看社戏,所以他从乡村少年、乡村社戏中了解了很多乡村生活,他也因此增长了不少见识,他后来创作的《故乡》《社戏》等短篇小说的生活素材都是在那时积累的。
鲁迅的一生中,曾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写了许多杂文。如果鲁迅不注意读社会现实这部“无字之书”,只知闭门做学问,他又怎么会从中看出“世人的真面目”,怎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用他手中那支强而有力,泼辣而又幽默的笔,画出黑暗势力的丑陋面目呢?”
著名的历史学家张舜徽对“无字书”的重要性也是深有体会:“除书本外,还应多读‘无字书’,以扩大求知领域。”
对于读“无字书”的重要性,张老的亲身体会更有说服力。他早年读《说文》时,其中有句“秋种厚埋,故谓之麦”。开始时,他并不怎么理解此句,后来,当他亲眼看到秋冬之季种麦,都是先用锄深深地把土挖出,然后将种子放下,再盖上厚厚的土。人称“挖麦子”,这种挖麦子与其他的谷类种植方法不太相同。
通过这件事,张老总算体味到书中所谓“厚埋”的真正含义了。
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对于“有字之书”的精研,都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平生所推崇的,但是,他更重视“无字之书”,其画之所以会不断开拓,创造出独特不群的书画风貌,正是他努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开拓艺术生涯的必然结果。
纵观白石老人一生创作的作品,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欣欣向荣的草木,刻意求工处恰如雕镂,粗犷豪放处犹如泼墨,真可谓是“形神兼备”。尤其是他的水墨画虾,更是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令人情不自禁地要赞声好。但又有谁会知纸上的画有多少画外音!
就水墨画虾来说,由于齐白石先生很早就对各种虾感兴趣,所以不知观察了多少遍。
白石老人画的虾可谓是名扬天下,出神入化。他看虾、画虾已有几十年,可直到70岁时才觉得自己已赶上了古人画虾的水平。
他严谨的创作态度更表现在不看“无字之书”,不肯下笔作画之上。
作家老舍在某年春节时,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请白石老人作画。
诗中有一句“芭蕉叶卷抢秋花”,齐白石因对“芭蕉叶卷”的实际状况不熟悉,当时又正好是北国的严冬,无实物可进行考证,他为了弄清楚芭蕉的卷叶到底是从左到右的,还是从右到左的,逢人便问,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进行过细心观察,也说不出准确的答案。
就是因为这个别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原因,白石老人最后没有作“芭蕉叶卷”画。人们虽觉得遗憾,但他却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之所以“不能大胆敢为也”,是因为“未曾见过”。
而另一著名画家徐悲鸿也是这样。他在一生之中画了上千匹马,出自于他笔下的奔马令人赞叹不绝。
他的奔马丰腴而不臃肿,刚劲而不显嶙峋,稳而不坠,奔而不飘。特别是那幅四蹄腾空,马尾舒展,长鬃飘飘,充分表现出了挺拔奔放、自由不羁精神的《奔马图》。
他在留学法国时,为了把马画好,就整天在巴黎博物馆里进行素描练习,并常以两块面包充饥,这一切都是为了准确把握马的造型。
并且不管何时何地,只要碰见了好马,他都会不由自主地驻足细心观察。
这也难怪当有人在向他拜师学画之时,他会深有感触地说道:“不必学我,真马较我所画之马,更可师法也,画马必须以马为师。”
读“无字之书”,最好在缤纷的“社会大学”中读,唯有如此,才能读得通透。
凡是读过高尔基的《我的大学》的人都会知道,这位大文豪只读过几个月的书,他把投身于“社会”认为是在上“大学”。
这个苦难的学徒工在“社会大学”里做过厨工,卖过苦力,饱尝了沙俄黑暗统治的辛酸。不过,他在流浪漂泊之中读了很多“无字”的“活书”,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高尔基所经历的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祖国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也增强了他对俄罗斯社会的浓厚感情。他从伏尔加河码头的搬运工们那儿学得了劳动的习惯。从流放的政治犯那儿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从面包师那儿学到的则是可贵的人生哲学。
高尔基曾这样说道:“这个警察比我的那些教师们更透彻、更明白地为我讲了当时的国家机构。”
从“社会大学”中读“无字书”所获得的一切,为他日后创作的“有字之书”提供了无限的源泉。这在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之中均有体现。
像高尔基这样从“社会大学”的“无字之书”中获益匪浅的成功者还有许多:
托尔斯泰在基辅公路上散步时,每当他遇到熟识或者不熟识的农民,就主动与他们进行攀谈,并时时在小本子上记下些什么,因此,托尔斯泰就把这条公路称作他的“大学”。
达尔文对在剑桥大学所学的专业“神学”毫无兴趣。于是,他除了听生物课以外,就参加科学考察的活动,向社会上的教师、农夫、工人学习。
达尔文说:“我认为,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在自学中得来的。”
虽然,达尔文同时上了两所大学,但是,“社会大学”给他的知识要比剑桥大学给他的知识多。
你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就必须脚踏实地,有深入调查及求实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但可以帮你纠正“有字之书”之中的错误,掌握真正的知识,而且能从“学以致用”中赐予你新的知识。
譬如,苏轼曾写过一篇游记《石钟山记》,文章通过他亲临绝壁深潭实地考察,而纠正了唐代李勃因石钟山有两块石头“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而得名的说法;而对于北魏郦道元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的说法进行了肯定。
又如,一些书上所写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是依物体本身的轻重所决定的理论,学者们都没有加以证明就全盘地接受了。
因为在当时学者的心目中,除了上帝,只有亚里士多德永远是对的。
但是,年仅25岁的伽利略却因善于读“无字之书”,他通过进行试验把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给推翻了。
可是,“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和证明了它。”
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红楼梦》的第三回描写了黛玉初到贾府的情形,“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于是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也因此观察到了贾府很多“与别家不同”的地方。
所以说,能读懂“无字之书”者不简单,正因为“无字”,所以不为人注意,甚至是明摆着,人们也因为司空见惯了,不能从中获得任何“知识”。
所以,读“无字之书”,必须别具慧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有很多科学上的发明,艺术上的创造,科学真理的发现,往往是由于“有心人”受到实际生活中某些事例的启示,引发了某些联想,进而对其进行深入的钻研,最后才得以揭开奥秘。
譬如著名京剧艺术家盖叫天就曾经从石狮子的雄伟体态中受到了启发,继而反复琢磨后,提炼出了舞台上既矫健而又英武的身段;他从香烟的袅袅飘动中,产生艺术的联想,并演化出了妩媚的舞姿。
因此说,往往只有“有心人”才能读懂无字书,才能从中获得无限的“珍宝”。
只有那些有心人,才能以敏锐的观察力,在平凡之中见其奇特之处,并对其加以捕捉,触类旁通,窥知奥秘。
那些不愿意付出心血,对生活漫不经心的人,是绝不可能从“无字之书”中获取知识的。
读“有字之书”必须上正规大学,而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大学”。
如果正规大学是一片湖泊,那么“社会大学”就是浩瀚的大海,永远没有毕业之时。
善读书,而不唯书,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紧密结合,这是获取更多精神财富,成就事业的一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