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要做专业的事
终于等到了录影的日子,我早上5点就醒了,躺在**睡不着。忍不住又把几条问题找出来看了又看。高冷也醒了,问道:“怎么了?”
“睡不着,可能是太久没录影了,”我放下稿,扭过头说,“一想到录影还有点紧张,也有些兴奋。”
他习惯性地揉了揉我的头发,说:“还像个孩子一样,再睡一会儿吧。”
说不兴奋是假的,我比任何时候都盼望着录影。因此一整天都干劲十足,反复确认内容,检查舞台的灯光,和观众对话暖场……真像高冷说的,我像个不知疲惫的孩子。
正式录制时,我听到对讲机里的声音,看到炫目的灯光,全身充满了力量,这种亢奋一直持续到录影的后半段。“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最熟悉的陌生人。”H哥说出了今天的压轴题,3分钟对视。
最亲密的两个人,能不能对视超过3分钟?
嘉宾们试着想象自己和丈夫、母亲、孩子对视的情景,有的觉得3分钟很短没问题;有的光是想想就已经红了眼睛。而当我们把事先录好的片段播出时,几位嘉宾都哭了,很多观众也跟着哭了起来,纸巾一张张传递着,录影几乎要中断。
当H哥感叹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时,当初那个不以为然的鬼鬼也哭了,他靠着我哭个不停,我也跟着一块儿抽泣起来。
“郑嫦,冷静,你是工作人员。”麦先生严肃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你听他说的,”我抽抽搭搭地复述着主持人的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太感人了。”说完我转身看向麦先生,他皱着眉看着我,眼里满是责备。我愣了一下,我从没见过这么严厉的麦先生。
“专业点!你不是观众,而是工作人员!”他声音不大,但颇有震慑力,连我旁边的鬼鬼也吓得一哆嗦。我们不敢多说什么,只好转过头继续看节目。H哥不愧是娱乐一哥,聊了几句自己的看法,很快把气氛拽了回来,顺利完成了录影。
送走了嘉宾和观众,麦先生俨然又变成了另一个人。他爽快地翻出钱包,准备下楼去叫外卖。鬼鬼兴高采烈地跟在麦先生屁股后边,打滚求吃饺子,猪肉馅、牛肉馅、羊肉馅的,居然还要麻辣小龙虾馅的,“我们吃顿饺
子庆祝,不过分吧?”
这一个月来,在我们心目中高大无比、无所不能的麦先生,在所有人热切的期盼中,大义凛然地交出了钱包,说:“拿去吧,随便点,我请。”
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高举着领导的钱包,撒丫子奔向对街的饺子馆。
传说中所向披靡的麦先生正哽咽地说:“勒索什么的,最讨厌了……”我突然意识到,他现在的“活泼”是本性流露,而录影时的“冷酷”则是一种专业。在不同场合展现自己不同的样子,这或许是成人世界默认的标准?今天被他责骂,我确实是没能好好控制情绪,不专业吧。
我跟着节目组二十几个吃货浩浩荡荡涌进了饺子馆,占了满满两张大圆桌,18个海碗的饺子,还叫了两箱燕京。一想到今天的不专业,就不好意思面对麦先生,我特意选了个远离他的座位。谁知麦先生拉下墨镜,冲我眨巴眨巴他那水汪汪的大眼睛,这意思是:“你咋啦?”
我嘿嘿一笑,转身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麦先生又凑过来坐下,我顺手拉过身边的人坐在旁边,一看是丁一,马上说:“丁一啊,咱俩坐一块儿吧。我特别特别想跟你坐一块儿,有特别特别多话想跟你说。”
丁一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恐惧,肯定是我太迫切,把人家小姑娘吓坏了。我赶紧拍拍她的肩膀,想安抚一下。正好看到她毛衣肩缝处脱线了,豁开了一个不小的口,我认真整理起线头来。
任凭麦先生在旁边把眼睛瞪出来,我自岿然不动,仿佛把她的毛衣弄好是眼前最重要的事。丁一想努力挣脱开,我一把捏住她肩膀,顺势抱住了她的胳膊,说:“这段时间可是辛苦你了,放假了好好休息几天。”
她抖了一下,右手抓住桌子,借力站了起来,眼圈隐隐有些发红,像只小兔子一样跳去了别的座位。麦先生也不客气,顺势坐了下来。
我把椅子往旁边拉了拉,两个人之间宽敞得可以再坐一个人。吃饭的过程中,麦先生也不主动跟我说话。服务员见这里空间大,专门从这儿上菜。一来二去,他们俩倒是聊上了。他聊天很有技巧,吃完饺子的时候,服务员还只知道他姓麦,而他却已经连小姑娘的老底都翻清楚了。
“你怎么跟小孩似的,这点事儿还置气。”麦先生
主动跟我说话。
“就是很感人啊,”我嘟囔着,主动道歉,“今天是我不够专业。希望您能多指教,我也想成长为您这样的制片人。”
可能不习惯我说这些,他有些惊讶,马上高兴地倒了两杯酒,说:“一点一点来嘛,成长就是这样的。来,敬我们未来的郑大制片。”
休息了一天,我关掉Wi-Fi,睡了个昏天黑地。一回公司上班,就发现同事们全都神采奕奕,估计是节目反馈不错。果不其然,麦先生召集我们去会议室,说是要一起“见证奇迹的时刻”。
每个人都拿到了一本厚厚的报表,是刚播出这期节目的收视数据、市场份额,详细记录了每10分钟统计一次的点击量和评论量,微博、微信各社交平台的转发量……一路走高的收视曲线,持续增长的好评数,所有的统计结果都出乎意料地好。
我赶紧打开了节目官方微博,只见右上角的小黄框里,赫然显示着超过七位数的评论和转发数量。不仅称霸微博头条,还掀起了3分钟对视热潮。
原来节目刚推出,白晶晶就尝试了对视3分钟,她和自己许久未见面的母亲对视,哭得稀里哗啦。还特意赋诗一首:
3分钟,180秒,眨眼42次。
对视前我记得,原来你长那样。
对视后我发现,原来你长这样。
随后她的编辑还发文表明,说明年将会出版一本新的叙事诗集,就叫“3分钟”,目前已经计划发行15种语言版本,预测超越《小王子》。
白晶晶还@了众多明星大V好友,一时间很多明星也自发来了场“对视3分钟”,有夫妻之间的,像包贝尔与妻子对视,贾乃亮与李小璐对视;也有和长辈之间的,李冰冰与姥姥对视眼泛泪光,感动一票粉丝;还有好友之间的,姚晨上传了一张和唐嫣对视的照片……
我们完全没想到是这个走向,一时间震惊得都说不出话来。连麦先生都备感意外,不自觉地挑起了眉毛。
整个网络都轰动了,大量的网友也贴出了自己和家人对视的视频。大家开始讨论对视的重要,感受亲情的可贵。甚至连晚报的记者都跑过来采访,但这只是刚刚开始。
全民大调查
怎样才算真正长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