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牢狱之虞
1
大牛发现,王永昌竟然是一个很守信用的人。这一次,他带着几个弟兄在煤河上游的蛇头嘴劫了腰窝矿的三条煤船,王永昌果然如约付了银子。大牛这时才意识到,这跟过去和黑彪一起下山比起来,果然是划算得多的买卖。大牛刚刚将这一次得到的银子给几个弟兄分了,立刻又听到一个消息。一个弟兄从山下回来说,在煤河码头上听说,这天晚上,开平公司有一条货船要去天津。大牛听了问,船上装的什么货?
这弟兄说,具体的不太清楚。
另一个弟兄问,我们做不做?
大牛一咬牙说,到嘴的肥肉,做!说着抬起头看看天色,现在赶到蛇头嘴应该还来得及,你们赶快去准备一下,大家分头出寨子,在山下聚齐,然后奔蛇头嘴!
几个弟兄应了一声就匆匆走了。
这时兰兰走过来,看看大牛问,你们,又要去哪儿?
大牛支吾了一下说,不……不去哪儿。
兰兰盯住大牛看看说,前天晚上,你带人下山了?
大牛说,是……
兰兰问,干什么去了?
大牛说,我们……下山喝酒。
兰兰说,干吗下山喝酒?山上没酒吗?
大牛张张嘴,没有说出话来。
兰兰说,哥,我可告诉你,现在山下的事搅和着洋人,已经越来越复杂,你别再添乱了。
大牛哼一声说,这我比你清楚!说罢就扭头走了……
大牛在这个晚上和几个弟兄在凤凰山下聚齐,然后就一起奔煤河上游的蛇头嘴来。大牛几天前刚刚来过这里,所以对这一带的地形已经很熟悉。几个人刚刚埋伏在河边,就见开平公司的货船过来。隐隐可以看到,王永昌和枣杠子正站在货船的船头说话。
枣杠子说,这洋人往天津送的是什么货,还非得让我们亲自押运?
王永昌说,嗨,只当坐船去天津游玩一趟,也难得轻松几天。
枣杠子哼一声说,要是再遇到黑彪的人,咱可就没法轻松了。
王永昌说,放心,现在黑彪的人,已经不劫开平公司的船了。
枣杠子问,为什么?
王永昌神秘地一笑说,你把心放进肚子里就是了。
货船进入蛇头嘴,渐渐慢慢下来。岸上的大牛朝几个弟兄使了个眼色,几个铁爪子嗖地抛出去,抓住船帮,大牛和几个弟兄随之跳上船去。货船上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大牛和几个弟兄已经来到近前。大牛事先已叮嘱过弟兄,只要东西就行了,不要伤人。所以几个弟兄很快就将船上的人都打下水去。王永昌和枣杠子知道又遇到了劫船的人,于是不等这几个身穿黑衣的蒙面人过来,自己就都仓皇地跳下河去逃了。
但就在王永昌跳下水的一瞬,看到了大牛的脸……
2
凡浩和洪武这时正站在一条船的船头。小船也朝蛇头嘴这边驶来。
凡浩与洪武商议,无论这一次被劫三条煤船,是凤凰山上黑彪的人还是别的哪一路水贼干的事,劫了这一次就不敢保证没有下一次,所以这件事要彻底解决一下。洪武说,蛇头嘴一带的地形他是熟悉的,可以到实地看一看,应该能想出一个防患于未然的办法。于是这天晚上,凡浩和洪武找了一条小船,就沿煤河朝上游的蛇头嘴这边来。这时,船家问凡浩,已经到蛇头嘴了,是继续前行,还是停下来。凡浩说,停吧,放下锚,就在河心停下来。
于是,小船在河心停下来。凡浩和洪武站在船头,朝两边的岸上看着。
凡浩说,北面河岸的
地势不容易设伏,如果这样看,劫船的人就应该埋伏在南岸。
洪武想一想说,咱们以后是不是这样,再有船队经过蛇头嘴,我先让人在南岸点起火堆,守在这里,等咱们的船队过去了,人再撤,这样会保险一些。
凡浩想想说,嗯,这倒是一个办法。
此时王永昌和枣杠子还游在河里。看到一条船停在河心,就连忙扑腾着朝这边游过来。这时两人都已没了气力,于是一边游着一边冲船上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船家听到水里的叫喊,连忙伸下竹篙将王永昌和枣杠子救上船。
王永昌和枣杠子没有想到凡浩会在船上,一下都愣住了。
……
鲍尔温听到这个消息,霍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王永昌垂头丧气地说,这一次我看清楚了,带头劫船的是冯大牛。鲍尔温听了感到奇怪,问,这个冯大牛……你不是正在跟他做生意吗?王永昌说是啊,要不说呢,这种人都是反复无常。他现在是黑彪的手下,这就说明,劫咱们货船的又是黑彪!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情况,昨天夜里,我在蛇头嘴出事的地方,被救上船时看到了孟凡浩,洪武也和他在一起!
鲍尔温想一想,洪武?
王永昌说,您应该还记得,当初黑彪带人劫了咱们开平公司的大牢,劫走的一共是三个人,除去冯兰生,另外两个人就是冯大牛和洪武!
鲍尔温哦的一声。
王永昌说,现在,有这两个人就好办了。
鲍尔温问,你想怎么办。
王永昌说,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以开平公司的名义给官府施压,让官府出兵进山清剿匪患,另一方面,黑彪当初劫狱,救走的可是官府人犯,现在这在逃人犯有一个就在孟凡浩的身边,这就说明孟凡浩通匪,而且还窝藏逃犯,可以让官府拿孟凡浩是问。
鲍尔温听了点点头说,嗯……王总办,我发现,你确实很聪明。
王永昌微微一笑……
3
凡浩自从那一晚从煤河的蛇头嘴回来,始终有些担忧。凡浩是担心洪武。洪武回来的这段时间,凡浩一直没有让他公开露面,即使偶尔出去也叮嘱他小心。可是那一晚,在把王永昌和枣杠子救上来时,洪武就站在自己身边,当时再躲避已经来不及。尽管当时王永昌和枣杠子都已狼狈不堪,但凡浩觉得,这两个人应该看到洪武了。
这天下午,凡浩正在书房里,美娟走进来。
美娟说,我爸刚让人送来一封信。
凡浩把信打开看了看,眉头立刻紧锁起来。
美娟问,我爸……说什么了?
凡浩说,他听到风声,说是官府要派官军进山剿匪。
美娟说,凤凰山上不是宏中镖局吗,怎么能说是匪?
凡浩点点头说,是啊,可这段时间,黑彪对山下的事……参与太多了……
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老蒯变颜变色地闯进来。
凡浩问,怎么回事?
老蒯说,大少爷……官府的兵丁来了!
凡浩立刻站起身,从书房里走出来。只见一个差官已经带着一群兵丁闯进内院。凡浩走下台阶,看看这个差官问,怎么回事,你们突然这样闯进民宅,有什么事?
差官说,孟老板,我们这也是公务,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凡浩说,跟你们走可以,不过先说清楚,究竟为什么事?
差官说,我只管奉命拿人,您有什么话,去大堂上问吧。
凡浩说,好吧。然后对美娟说,家里的事,你多用心。
说罢就跟着差官走了
。
美娟随后让老蒯去打听消息。美娟有一种预感,凡浩这件事,很可能与父亲信上说的事有关,如果这样,给凡浩安上一个通匪的罪名事情就大了。果然,傍晚时分,老蒯匆匆回来了。老蒯说,已经在官府打听清楚,大少爷的罪名就是通匪。
美娟听了立刻问,他们说通匪,有什么证据?
老蒯说,其实就是开平公司的洋人,还有那个王永昌,他们去官府告发的。美娟点点头说,明白了。老蒯说,前两天开平公司去天津的货船又被人劫了,当时王永昌和枣杠子都在船上,他们看到了带人劫船的是冯大牛,于是也就断定,劫船是凤凰山上的黑彪干的。就在那天晚上,刚刚出事之后,王永昌和枣杠子又看到了大少爷和洪武在一条船上,他们由此就说,这起劫船的事是大少爷一手策划的,而冯大牛和洪武当初都是黑彪劫狱救出去的,现在官府说,这也就进一步证明,大少爷不光通匪,还窝藏官府的在逃人犯。
洪武立刻在一旁说,我去官府自首,把大少爷换出来!
老蒯赶紧摇头说,你还看不出来吗,这些都不过是官府的借口!
美娟说,是啊,如果他们要抓你,早就来抓了,何必等到现在。
老蒯说,我刚才去见周学熙大人了,周大人说,他马上去官府见合大人。
美娟说,看周大人出面,事情能有什么转机吧……
4
周学熙没有想到,凡浩竟会突然出这样的事。在此之前,周学熙已经意识到,凡浩在滦州煤矿这件事上如此为自己奔走,而他的腰窝矿又一直是开平煤矿的对手,所以很有可能会给他招来麻烦。但让周学熙没有料到的是,这个麻烦竟然来得这样快。
周学熙当天晚上就来到滦州官衙。合大人显然没有想到周学熙会突然造访,但已猜到对方此番的来意。于是迎进客厅,分宾主落座,就开门见山地说,周大人,一定有什么见教?周学熙哦一声说,既然如此,缉之也就直言不讳了,我今天来的目的,合大人想必是知道的。合大人嗯嗯了两声。周学熙说,明说吧,我此番来,是为孟凡浩一事。
合大人笑笑说,我知道,周大人一向与孟凡浩过从甚密。
周学熙说,我与孟凡浩过从甚密不假,不过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不党,我与他虽志向相投却也是如水之交,只是为滦州煤矿的事才接触多一些。滦州煤矿可是朝廷交下来的差事,袁世凯大人亲自督办,这件事,合大人身为地方官,不会不清楚吧?
合大人哦了一声,没有说出话来。
周学熙又说,眼下滦州煤矿刚刚建成,各方面的事还都悬而未定,要依靠孟凡浩帮我操持,如果耽误了建矿的事,袁大人怪罪下来,恐怕你我都吃罪不起啊。
合大人连忙说,周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不过这孟凡浩……
周学熙说,合大人,周某人敢以身家性命担保,孟凡浩,绝不会通匪。合大人摇摇头说,嗨,不妨与周大人明说,这个案子,也是上头压下来的,我知道,上头也是迫于洋人的压力,眼下我正集中各县兵丁,调集在外当差的军卒,准备亲自督阵进山剿匪,这是为什么?您周大人是经常在朝廷走动的人,这点事还用我明说吗?这洋人……眼下我也为难啊。
周学熙说,好吧,合大人,既然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为难你,我自会去想别的办法,不过这里,我只拜托一件事,孟凡浩在牢里,你不能让他受委屈,更不要用刑。
合大人连忙说,这您只管放心,说心里话,我也佩服这个年轻人,不会有闪失的。
周学熙站起身,拱一拱手说,那就多谢合大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