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 / 1)

只为了给几十万华人找到一个中国文化的根,陈六使号召整个东南亚华人建了一所华文大学。

20世纪 50年代的新加坡,政府规定华人的孩子必须读英文学校。大家很担心,都说:“连中文都不会说了,那我们就真成没根的人了。”一些商界巨贾坐在一起,每次说起都长吁短叹、唉声叹气。陈六使看了,也疼在心里,说了句:“能不能我们自己办一所华文大学?”

大家都很震惊,说这太难了,要知道那时候新加坡准备全盘西化,根本不允许任何人开办华文大学。搞不好,还会被剥夺公民权。

1953年,陈六使叫来商会的朋友们,突然宣布他要办一所华文大学。“要让孩子们不忘记母语,要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根。”他话音刚落,全场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要知道这个想法,在每个人心里至少想了 30年。

沉默几分钟后,全场开始:

“陈先生,你安排吧,你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办华文大学,我出 10万。”

“我出 20万。”

“我出 30万。”

现场慢慢安静下来,陈六使站起来:“办华文大学,我陈六使捐 500万,福建会馆捐 500亩办校土地。”全场华人热泪盈眶,又是雷鸣般的掌声,都说陈先生可是要为华人办一件天大的好事。

消息传遍了整个东南亚。陈六使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登高一呼,整个东南亚的华人沸腾了,万人响应。

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在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上至富商巨贾,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倾囊支援。新加坡 1577名三轮车车夫一起义拉,中学生义演,理发师义剪。他们把所得的钱全部捐给南洋大学基金会。

都说“陈先生办了件伟大的事,我们地位很低,身份卑微,但也要竭尽全力”。

可是办华文大学这个想法刚提出,就遭到当地政府的反对。陈六使拜见新加坡总督顾德,得到回复:“你们创办最高学府的用意是好的,不过这需要一笔庞大的经费,政府恐怕没有能力支持你。”

陈六使回答:“教育是不分藩篱的,我们要创办大学,门户开放,欢迎各民族子弟前来深造,不需要政府花一分钱,我们自己全部负责。”总督也被陈六使的凛然大义打动了,这才答应南洋大学可以注册。

大学是启蒙之所,是智慧来源,而这所大学的发起者却是只有小学文化的陈六使。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民族认同感,文化就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的那根筋。

只是为了给在南洋漂泊的华人找到民族认同感,找到民族自尊感。陈六使到处奔走,不惜对抗政府,竭尽全力。为了南洋大学,陈六使先生甚至被新加坡政府取消了公民权。

陈先生常说:“文化没了,根没了,我们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中国就是我们的根,文化就是我们的筋,我们决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