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这句话是《齐物论》的点睛之笔,要了解《齐物论》就得从此入手。
南先生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一切的事情,一刹那之间都在变化,不会永恒存在。比如说两个人拉手,第一次拉手分开以后,等第二次拉手的时候,中间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一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就需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
有一次,佛陀带着几位侍者出行。正值中午,天气非常热,佛陀觉得口渴,就告诉侍者阿难:“我们不久前曾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取一些水来。”
阿难回头去找那条小溪,但小溪实在太小了,有一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水不能喝了。于是,阿难回去告诉佛陀:“那小溪的水已变得很脏而不能喝了,请您允许我继续走,我知道有一条河离这里只有几里路。”
佛陀说:“不,你回到同一条小溪那里。”阿难表面遵从,但内心并不服气,他认为水那么脏,只是浪费时间白跑一趟。他走到那里,发现水虽没有刚才浑浊了但仍有许多泥沙,还是不可以喝的,又跑回来说:“您为什么要坚持?”佛陀不加解释,仍然说:“你再去。”阿难只好遵从。
当他再走到那条溪流边,那些溪水就像它原来那么清澈、纯净,泥沙已经沉到了河底。阿难笑了,赶快提着水回来,拜在佛陀脚下说:“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无论是林中的小溪还是生命中的河流,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河水能够冲走泥沙与污浊,时间能够抹去人类的一切活动痕迹,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的,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我们也必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一切事物,不仅要看到事物的现状,而且要看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在古代的楚国,一个人坐船过河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柄剑掉到河里,他便在剑落水处的船舷上刻了一道标记。等船停下来,他便在刻标记的地方下水摸剑,结果自然白费力气。可是,他却生气地说:“明明在掉下的地方刻着记号,怎么就没有了呢?”这个人把前进着的船看成是静止不动的,因而闹出了笑话。
南先生说,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不会永恒存在的,就像佛法所说的一句话:“刹那无常。”因此,只有认识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才不会偏离生活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