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聪明是为人处世的大忌(1 / 1)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

——《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这段话指的是以智巧相互较量的人,开始时平和开朗,后来就常常暗使计谋,达到极点时则大搞阴谋诡计。无论什么事情恐怕都是这样:开始时相互信任,后来就互相欺诈;开始时单纯细微,临近结束时就变得纷繁巨大。

南先生说,兵法都是“以巧斗力”。以寡击众,以弱击强,这个就是最高的谋略学,也是最高的兵法。“巧”代表智慧,人在社会上相处都是以智慧来“斗力”,开始是用智慧谋略光明正大地斗,到后来却走向了“阴谋”。在中国文化中,耍聪明的人被认为是阴谋家。

南先生用一个历史人物陈平来做形象的说明。陈平六出奇计帮助汉高祖统一了中国,千古留名。然而,他所用的奇计却被自己认为是“阴谋”,这在《史记》一书中有记载。在陈平的传记中,他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足见道家是最忌讳用阴险的办法的,“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他说自己将没有后代,就算有后代也是不会昌盛的。后来果然如此,据汉代史书记载,自陈平的孙子那一代开始,便与功名富贵无缘,后来他的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要求续封而不可得。

南先生由此而生出一番感慨,耍聪明的人心思越多越糟糕,到最后反而害人误己。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人也是如此,自作聪明不可取,这是为人处世最忌讳的方面,一不小心就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杨修的事例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不安分起来,起先还是耍耍小聪明,如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杨修见了,就拿起勺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合’字是叫人各吃一口啊,有什么可怀疑的!”

还有一次,建造相府,才造好大门的构架,曹操亲自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就令工人把门造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门中加个“活”字不是“阔”嘛,丞相是嫌门太大了。

总之,杨修的毛病就是不看场合,不分析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曹操的卞夫人所生的长子曹丕、三子曹植,都是曹操选择继承人的对象。曹植能诗赋、善应对,很得曹操欢心,曹操想立他为太子。曹丕知道后,就秘密地请朝歌长(官名)吴质到府中来商议对策,但害怕曹操知道,就把吴质藏在大竹片箱内抬进府来,对外只说抬的是绸缎布匹。这事被杨修察觉,他不假思考,就直接去向曹操报告,于是曹操派人到曹丕府前盘查。曹丕闻知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报告吴质,并请他快想办法。吴质听后很冷静,让来人转告曹丕说:“没关系,明天你只要用大竹片箱装上绸缎布匹抬进府里就行了。”结果可想而知,曹操因此怀疑是杨修帮助曹植来陷害曹丕,十分气愤,就更讨厌杨修了。

还有,曹操经常测试曹丕、曹植的才干,每每拿军国大事来征询他们的意见,杨修就替曹植写了十多条答案,曹操一有问题,曹植就根据条文来回答,因为杨修是相府主簿,深知军国内情,曹植按他写的回答当然事事中的,曹操心中难免又产生怀疑。后来,曹丕买通曹植的随从,把杨修写的答案呈送给曹操,曹操气得两眼冒火,愤愤地说:“匹夫安敢欺我耶!”

又有一次,曹操让曹丕、曹植出邺城的城门,却又暗地里告诉门官不要放他们出去。先去的曹丕碰了钉子,只好乖乖回去,曹植闻知后,又向他的智囊杨修问计,杨修干脆告诉他:“你是奉魏王之命出城的,谁敢拦阻,杀掉就行了。”曹植领计而去,果然杀了门官,走出城去。曹操知道以后,先是惊奇,后来得知事情真相,愈加气恼,于是开始找碴儿要除掉这个不知趣的家伙了。

最后机会果然来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爱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要前进害怕刘备,要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了:“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又耍起自己的小聪明来,居然不等上级命令,只管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知道以后,杨修竟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玩意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免得临时慌乱。”曹操一听,差点把脑血管气炸,大怒道:“匹夫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以为不听军令者戒。

自作聪明,不但让你的聪明变得“廉价”,有时还会给你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耍小聪明的人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把剑随时会落到聪明者的头上,斩下他的头颅。那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游戏。真正的聪明是智者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