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1 / 1)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南先生解释孔子的君子三戒,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警戒。少年戒之在色,男女之间如果有过分的贪欲,很容易毁伤身体。壮年戒之在斗,这个斗不只是指打架,而是指一切意气之争。事业上的竞争,处处想打击别人,以求自己成事立业,这种心理是中年人的毛病。老年人戒之在得,年龄不到可能无法体会。曾经有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反而斤斤计较,钱放不下,事业更放不下,在对待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

三戒如同人生三个关隘,闯过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闯不过,便是拿到了一张不合格的人生答卷,轻则半生虚度,重则一生荒废,甚至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青年时代,最具吸引力的是异性,最令人神往的是爱情,最难以节制的是情欲。饮食男女,原本无可厚非,但一旦过分便会贻误终生。

到了壮年,名誉、地位、权力、财富,都匍匐在脚下,但又不是可以无限开采的资源,进退、得失、上下、去留,现实残酷地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于是,争中有斗,斗中有争,争斗之中,用尽了心计,阴的、阳的,明的、暗的,文的、武的,君子的、小人的,三十六计、七十二招数,无所不用其极。斗争中的人生又何谈恬淡的乐趣?

乃至老年,一切皆已成定局,再发展已无能为力。这时,一个“得”字,害人匪浅。在乎已得,对待事业,就会无所用心,意志衰退,贪图享受,得过且过,对待官职,就会恋恋不舍,把玩不已,不肯让位。在乎未得,就会眼红心跳,孤注一掷,猛捞一把,贪得无厌,“59岁现象”,发人深思。

其实,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的内容,都应当牢记在心,“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朱熹《论语集注》中引范氏的话说,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的是志气。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孟子所说的“持其志,无暴其气”,用志气去控制血气也是“如何戒的方法所在”。

以“礼”约束,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便能顺利走过人生的几个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