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是最大的善举(1 / 1)

人的学问修养、身心状况,如何才能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老子问我们“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能够在浊世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静?答案揭晓,一言以蔽之,即止水澄波。

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心如止水,由浊到静,由静到清,在混浊动乱的状态下平静下来,慢慢稳定,使之臻于纯粹清明的地步。南怀瑾先生通晓佛理,指出以后世佛道合流的话来说,即“圆同大虚纤尘不染”,不容尘埃,亦没有“金屑”,纯清绝顶。

儒家曾子在《大学》中讲述修身养性时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亦同此理。

白居易曾问惟宽禅师:“既曰禅师,何以说法?”惟宽禅师说:“无上菩提者,被于身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本质是一样的。譬如江河湖海,名称虽然不一,水性却无二致。律即是法,法不离禅,为什么要起妄念加以分别?”

白居易又问:“既无分别,何以修心?”惟宽禅师认真地回答:“心本来无损,为什么还要说修?不论好的念头还是不好的念头,要一念勿起。”

白居易听了十分不解,问:“不好的念头当然不应该有,好的念头为什么也不要起?”惟宽禅师微微一笑,说:“这好比人的眼睛,里面容不得沙子,同样也容不得金屑。”

心如止水,平静安详,任何念头都不存于心,一切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结局。一旦心存刻意,无论是恶念,还是善念,都会平地起波澜。

有一小男孩在田野上捡到一个蛹,他把蛹带回家,想看看蛹是怎样破茧成蝶的。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个小裂缝,里面的蛹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于心不忍,于是用剪刀把蛹剪开,想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出现的却是一只身躯臃肿、翅膀干瘪的怪虫,根本飞不起来,一会儿就死了。

化茧成蝶是一个涅槃的过程,只有凭借自己的力量冲破茧的束缚,才能让自己的双翼坚实有力,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小男孩只是心存善念,谁又能忍心责怪?自然的规律不可违背,人力的帮助大多数时候只能适得其反。

苏轼有一次经过一条河,看到一座塔,叫僧伽塔。他听人说拜过这塔就会得到顺风,以后一路平安。他拜了一拜,果然得到顺风,不由欣喜。

许多年后,他已阅尽世情,通晓百态,再经过这条河,再看到这座塔,想起多年前的插曲,心境全然不同。这次他没有下拜乞风,只是写了一首诗《泗州僧伽塔》:“……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却要天晴。去的人得到顺风,同一时间要回来的人不是得到逆风了吗?老天爷可怎么办呢?他要帮助谁呢?一切尽随天意罢了。

有人或许以为不存恶念,理所当然,不存善念,却于情理不合。老子提倡的其实是“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愿人守住本身的纯朴善良,不要追逐刻意的为善。

有位国王的王后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儿,国王视若珍宝,疼爱有加。后来,国王又娶了一位王后,也生了一个女儿。这位继母是善良的,她同样爱着两个孩子,或许她心中对自己的女儿更加疼爱,但从未表现出来。然而,为了博得国王的欢心和众人的称赞,她对大公主百依百顺,最大可能地让她享受荣华富贵,让她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大公主整日尽情地吃喝玩乐,骄横无礼,还时常拿同父异母的妹妹出气。每当这时,继母总是偏袒着她。

十几年过去了,两个女儿都到了婚嫁年龄。一位英俊的王子来到这里,一下子便爱上了端庄勤劳、聪慧善良的小公主,对愚蠢懒惰、骄横自私的大公主不理不睬。小公主由此得到幸福,而大公主则因受此打击而精神崩溃,无地自容,众人又改口说,这全都是新王后处心积虑的阴谋,王后百口莫辩。

让自己的心灵不容尘埃,亦不容金屑,一切随着本性的纯朴,看透人生,深知天命,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不计得失,随遇而安,一切处之泰然,顺其自然,不求辉煌,只求坦**,心情自然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