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风越多,话多有失,词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为妙。
有人认为老子所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只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教条,因为为人处世终究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这样理解有些浅显,只是抓住了这句话的一层含义而已。
南怀瑾先生进一步挖掘这句话的深意,他指出人世间的是非纷争,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只有心中虚灵常住,不落在有无、虚实的任何一面,才能不致屈曲一边,洞然烛照。
“风箱,在当用的时候,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在不需要的时候,“便悠然止息,缄默无事”。因此,“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并非让人完全不开口说话,只是说所当说的,既不可多说,也不可不说。所谓“言满天下无口过”,才是守中的道理,才与后文老子所说“善言,无瑕谪”的意旨相符。
言满天下无口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更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将自己所固守的准则表达出来,却又不能过于直白,以免他人积怨。
宋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录了一则关于苏轼的乡谈趣闻。苏轼在翰林院供职时,他的弟弟苏辙任职于处理政务的机构。有个早年与苏轼兄弟有所往来的旧交,写信求苏辙替他安排一份差事,但久久没有回音。
于是,这个人去见苏轼,对他说:“我希望学士能跟令弟打个招呼,为我谋求一份差事。”苏轼思考了一会儿,向他讲述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个人非常贫穷,难以维持生计,只好去盗墓。当他挖开一座古墓,看见棺材中坐着一个全身**的人,这个人对他说,‘我是汉代的杨王孙,提倡裸葬,所以没有财物接济你。’盗墓人无奈,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开了另一座古墓,这次棺材内躺的是一位皇帝,这位皇帝说,‘我是汉文帝,没有金银玉器陪葬,只有不值钱的陶瓦器皿,所以无法接济你。’盗墓人觉得很沮丧,转眼看见两座古墓并排在一起,于是动手去挖左边的墓,直到累得筋疲力尽才挖开。只见棺材里躺着一个面黄肌瘦的人,此人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伯夷,饿死在首阳山上,无法帮助你。’紧接着,伯夷又说,‘你还是别费力气挖右边的墓了,去其他地方看看吧,我弟弟叔齐的情况和我一样,也帮不了你。' ”
这个人听完苏轼讲的故事,有所顿悟,大笑离去。
苏轼用三个典故暗示自己兄弟俩严于律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不仅婉拒了故人的请求,还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读史可以明白许多为人处世之道,老子的许多思想在古人的身上也多有体现。
徐文远是名门之后,他勤奋好学,通读经书,后来官居国子博士,越王杨侗还请他担任祭酒一职。
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发生了饥荒,徐文远只好外出打柴维持生计,凑巧碰上李密,于是被李密请进了自己的军队。李密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请徐文远坐在朝南的上座,自己则率领手下兵士向他参拜行礼,请求他为自己效力。
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将军你决心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险之际辅佐皇室,那我虽然年迈,仍然希望能为你尽心尽力。但如果你要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的时刻,趁机篡位夺权,那我这个年迈体衰之人就不能帮你什么了。”李密答谢说:“我敬听您的教诲。”
后来李密战败,徐文远归属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见到徐文远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总要十分谦恭地对他行礼。有人问他:“听说您对李密十分倨傲,对王世充却恭敬万分,这是为什么呢?”徐文远回答说:“李密是个谦谦君子,所以即使我像郦食其对待刘邦那样用狂傲的方式对待他,他也能够接受;王世充却是个阴险小人,即使是老友故交也可能会被他杀死,所以我必须小心谨慎地与他相处,察看时机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难道不应该如此吗?”等到王世充也归顺唐朝后,徐文远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徐文远之所以能在隋唐之际的乱世保全自己,屡被重用,就是因为他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之法,懂得灵活处世,懂得言满天下无口过,既不以言失人,也不以人失言。
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句话便点明了言谈与做人的理想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