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初呜(1 / 1)

源氏物语 紫式部 3652 字 2个月前

第二十三回 初呜

去旧迎新,元旦早晨,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普通人家墙根下的嫩草,也在雪中星星点点地冒出头来。盼望已久的春天展现春意盎然,云霞飘浮,树木在抽芽。人们的心情自然显得悠闲恬静。更何况瑰丽堂皇的六条院,包括庭园在内的各处,可供观赏的美景甚多。诸位夫人居住的一处处殿堂,装饰得极其漂亮,如若一一加以详细描述,只怕词语不够用呢。特别是紫夫人所居的春殿尤为显眼,庭前的梅花飘香,与帘内的薰香交融,迎面飘逸而来,令人恍若亲临现世的极乐净土,却又不像净土那么庄严,而是能够让人住得舒适安闲。许多年轻且优秀的侍女都被挑选去侍候明石小女公子,留下来的多半是些年岁稍长的侍女,这反而显得更有风情。她们着装得体,姿态端庄,打扮得很体面,三三两两结伴四处走动,参加固齿仪式,祝福延年益寿。连镜饼也送来了,她们面向镜饼祝福主君,一边唱“千年福”、“千岁强”,一边祝愿主人家在新的一年里多福昌隆。大家游乐嬉戏正欢时,源氏太政大臣来了,侍女们连忙将揣在怀里的手伸出来,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的,都觉得“太不好意思了”。源氏太政大臣说:“大家都在为我祷祝,盛情隆重啊!你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愿望,不妨说来听听,好让我也来为你们祝福。”说罢莞尔而笑。侍女们于大年初一就能望见源氏太政大臣这般爽朗的神采,觉得无上光荣。其中自视甚高的侍女中将君说:“我们都在面向镜饼‘祷祝主君千岁强’呐,除此之外,我们自己别无其他愿望。”

白日里前来贺年的客人络绎不绝,喧嚣热闹,及至日暮时分源氏太政大臣才得以抽身走访诸位夫人向她们贺年。夫人们一个个精心着装,化妆入时,倩影袅娜,简直令人看千年也看不厌。源氏太政大臣对紫夫人说:“早晨众侍女互相祝贺,好不快乐,令人欣羡啊!现在我也给你带来镜饼,面向它为你祝福吧。”说着,便带几分开玩笑地念诵起祝辞来。歌曰:

春暖拂开池面镜,

无比伴侣齐倒映。

真不愧是天生一对幸福夫妇。紫姬咏歌曰:

春水明镜现倒影,

瑞兆千秋万代幸。

每遇喜庆节日,他们都互相祝贺,共祝永恒的幸福。今天正好是子日,确实是最适合于祝愿千岁春的日子。

源氏太政大臣来到明石小女公子的住处,只见女童和侍女等在庭院前的山上做采松枝的游戏。年轻人快活万分,兴奋至极。小女公子的母亲即居住冬殿的明石姬夫人特意送来饱含贺年意味的须笼和丝柏木制的盛食品用的多层方木盒,上面系着美不可言的五叶松,松枝上系有一只人造黄莺,附带一封表露心意的信,信中咏歌曰:

“岁月如流人伶俜,

今朝待听莺初鸣。

这里是听不见任何声音的静寂之乡啊!”源氏太政大臣看了明石姬夫人所咏的歌,体察到她多么寂寞,顾不得元旦喜庆日子的忌讳,情不自禁地流下同情的眼泪。源氏太政大臣对明石小女公子说:“你得亲自动笔写回信,切莫吝惜让她听到莺初鸣啊!”说罢把纸笔砚墨等都给她备齐,让她给她母亲写回信。明石小女公子的模样确实非常可爱,连天天见她面的人,都觉得百看不厌,更何况长年没能见着女儿面的母亲,心中不知多么想念女儿,源氏太政大臣想到这些时,深感罪过,内心好痛苦。小女公子给母亲写信,信中咏歌曰:

别后岁月去匆匆,

雏莺焉能忘古松。

她随着童心所愿,还冗长地写了许许多多。

源氏太政大臣来到花散里所居住的夏殿。大概是由于季节未到的关系,这里一派静寂,四处的装点没有呈现像样的情趣意向,却令人感到居住者过着品位极高的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源氏太政大臣与花散里之间相处毫无隔阂,互相理解,如今也不强求留宿或肌肤相亲,但彼此感情相当融洽,继续维持难能可贵的夫妻情缘。今天花散里的居室也用围屏隔开,源氏太政大臣稍许把它推开观望内里,花散里也一如既往,无意隐藏。她穿着源氏太政大臣于年终赠送她的深海蓝色的服装,色彩并不鲜艳却很适中。她的头发已过茂盛期,略显稀疏。虽说还不到寒碜的地步,但是夹入些假发作些修饰,总是应该的吧。源氏太政大臣在想:“她的这般模样,在别的男子看来,也许会感到扫兴,可是自己却依然坚持持久地关照她,这既是自己兴之所至,也是出自自己的本意。如果她像水性杨花的女子,背叛自己的话……”源氏太政大臣每当与她照面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对她的情深意长,和她的沉稳持重,这是自己的愿望之所归,内心十分欣喜。两人亲昵地叙谈了去年的一些往事之后,源氏太政大臣就到西厢房去看望玉鬘。

玉鬘自从迁居到六条院来之后,还没有习惯这里的生活。不过从她迁居时间不算太长的角度看,她的进步倒是可观的。庭院四周的装饰饶有情趣,可爱的童仆的着装也很艳丽,人影幢幢,侍女来往穿梭。室内的装饰该有的基本具备,至于细枝末节的陈设,虽然尚未齐全,但是整体上已经布置得相当体面,令人住得很舒适。玉鬘本人今天穿的也是源氏太政大臣赠送她的那身金黄棣棠花色的春装,她那格外引人注目的容貌仪态简直如花似玉,几无瑕疵可挑。全身上下光彩照人,美不胜收。也许由于长期沦落穷乡僻壤的关系,总觉她易陷入沉思、忧郁,以至头发的末端略嫌稀少,不过它清爽而潇洒地披在漂亮的衣裳上,也很绮丽。源氏太政大臣看见她长得如此出色,这般标致,心想:“如果不将她收养下来让她住在六条院,实在太可惜了。”同时,还觉得仅仅把她当作女儿看待,似乎还不够满足。玉鬘对源氏太政大臣虽已很熟悉,但总觉得他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难免还存有诸多顾忌,有时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奇妙,宛如做梦一般,因此也不敢放心去亲近他。源氏太政大臣觉得她的这种态度也蛮有意思的,于是对她说:“你到这里时间虽然不久,但我觉得似乎已经很熟悉了,见面时毫无疏远的感觉,倒觉得很惬意,因此你也不必有什么顾虑,经常到紫夫人那边去玩儿吧。那边有一个刚学习弹琴的小妹妹,你可以和她一道学习。那边绝没有令你担惊受怕的、心肠冷淡的人。”玉鬘听罢,回答说:“我当遵照您的教诲去做。”源氏太政大臣觉得她的应对恰如其分。

傍黑

时分,源氏太政大臣来到明石姬所居住的冬殿。他推开靠近居室的游廊上的旁门,一股芳香顺着微风从垂帘内飘逸过来,洋溢着一种颇为高雅的氛围。他走进室内,不见明石姬本人。他扫视了一下四周,只见砚台近旁星散地放置着许多笔记稿,各种故事书、随笔、日记等,于是他信手拿起来阅览。旁边摆着一张很美观的琴,放置在从唐国进口的、带有豪华镶边的东京织锦垫子上。还安放着一个别具匠心饶有情趣的圆形火盆,火盆里薰着“侍从”香,焚香薰烟袅袅,香透一件件物品,间中夹杂着不知从哪里飘来的“衣被”香,芬芳扑鼻,洋溢着一种娇艳的情趣。他看到桌面上乱堆着为解闷而随意书写的废字纸,字迹别具一格,意趣盎然。不像满腹经纶的学者,书写汉字时总爱带些草体字,她倒是工整地信笔书写。令他感到珍奇的是明石姬夫人在难得收到明石小女公子写给她的歌之后所作的答歌,其中有几首情趣深沉的古歌,有首歌曰:

栖息花巢黄莺鸟,

难得眷顾访旧巢。

此外还抄写诸如“盼来声声”、“家居冈边梅绽放”等古歌,都是些为了改变心情作自我安慰的作品,源氏太政大臣拿来一一阅读,边读边露出微笑,那神态俊美动人。他提笔蘸墨,也想信笔写写。正在这时,明石姬夫人膝行出来。毕竟是源氏太政大臣,明石姬夫人对待他的态度彬彬有礼、恭谨周到,源氏太政大臣觉得她到底是与众不同。明石姬今天穿的是源氏太政大臣赠送她的那件唐式的洁白衣裳,乌黑的秀发亮丽地垂在洁白衣裳上,尽管黑发略显稀薄,但是反而越发增添无穷的艳丽感,令人觉得亲切。源氏太政大臣虽然也顾忌到,今天新春伊始,就在外留宿,紫夫人会不会心生嫉妒呢?但是他终究还是在明石姬夫人这里歇宿了。其他的诸位夫人闻知此消息后,都觉得:“还是明石姬格外受宠啊!”一个个不免妒火中烧,更何况居住在春殿里的紫夫人。侍女们中觉得“太扫兴啦”的,也大有人在。拂晓时分,源氏太政大臣便告辞返回春殿。明石姬夫人觉得:“天还没有大亮就急于告辞,太……”她内心依依惜别,深感遗憾,十分伤心。紫夫人盼待源氏太政大臣归来,心焦如焚。源氏太政大臣体察到她的焦虑、心生莫名怒火的心情,宽慰她说:“奇怪呀!昨夜我在那边竟打起盹儿来,不承想还像年轻人一般贪睡,你也不派人去把我叫醒……”他的这番宽慰言辞,听起来也蛮有意思的。可是紫夫人没有作出像样的回应,源氏太政大臣自觉没趣,佯装睡觉,后来果真睡着,直到日头升得老高才醒。

这天是举办临时宴之日,源氏太政大臣成天忙于接待前来贺年的客人,没有与紫夫人照面。公卿大臣和亲王们照例几乎无一遗漏地到场参贺。会场上有管弦乐之游艺,宴会后还分送赠品和奖赏,礼品之名贵无与伦比。来客云集,个个装扮得衣冠楚楚,惟恐逊色于他人。这些人当中,论才能或容貌,没有哪个能比得上源氏太政大臣,哪怕少许类似也够不上。若单个来看,当时朝中,学者、名人、才艺优秀者大有人在,然而一到源氏太政大臣跟前来就全都被压倒了,实在不好意思。连不足挂齿的下仆们,到六条院来伺候,都要特别谨小慎微。年轻的公卿大臣们,知道今年来了一位美丽的玉鬘小姐,大家都倾心爱慕,各具痴心,自然而然地抖擞精神,因此今年不同于往年,分外热闹。晚风习习,恬静地吹送过来一阵阵花香,庭院里的梅花仿佛善解人意,朵朵绽放。暮色苍茫、人影朦胧时分,开始响起饶有情趣的管弦乐合奏声,歌人合着拍子,开唱催马乐《此殿》,气氛相当活跃。源氏太政大臣不时加入合唱,从曲末的“三枝幸草,三叶四叶中”一直唱到曲终,歌声亲切美妙、喜庆悦耳。任何事,只要有源氏太政大臣参与,就会给它增光添彩,他的音色听上去就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来,明显的不同。

深居各个殿堂里的众多女眷,隔院耳闻在如此喧嚣热闹氛围中的马蹄声、车辆声和音乐声等,内心无疑会泛起焦躁的情绪,觉得虽然同样生在极乐净土,却是在未开的莲花中。更何况居住在远离六条院的二条院之东院里的人们,她们的寂寞无聊,虽然与岁月俱增,但她们都怀着“排解忧愁寻山路”的心情,因而断念不再埋怨薄幸的源氏郎君了。除了未能与源氏太政大臣照面外,不缺衣少食,不担惊受怕,万事如意,别无他求,因此侍奉佛祖的师姑空蝉尽可一心一意修行,爱好钻研学问的末摘花可以熟读各种假名草子,随心所欲,奔寻求学问之道埋头钻研下去。日常生活方面的一切开支都一一安排妥帖,大可无忧无虑地过悠闲恬静的生活。

源氏太政大臣打发了新年忙碌的日子过后不几天,便走访居住二条院中的人们。诸如常陆亲王的女公子末摘花,她身份高贵,源氏太政大臣瞅见,也觉得怪可怜的,真委屈她了,因此在人前尽量殷勤体面地款待她。曾记得昔日的末摘花有一头又长又浓密的乌发,近年来已渐显得衰颓,从侧面望去,她那头乌发竟也夹杂着丝丝白发,甚或超过“飞泻瀑布”,令源氏太政大臣不忍心正面端详她。她身穿源氏太政大臣赠送她的杨柳青色的衣裳,上面织有藤蔓纹样,看上去似乎很不协调,可能是由于人的气质的关系吧。里面穿的是一件没有光泽的红黑色熟绢衬袍,有点发硬,似乎沙沙作响,这与那件杨柳青色的外衣相配,显得非常寒碜,令人觉得十分可怜。送给她那么多件衬袍,她为什么不多穿几层呢?!惟有那红鼻头,红得鲜艳,连春霞也掩盖不住。源氏太政大臣无意识地叹了一口气,特意重整了一下围屏,以便把两人隔开,然而末摘花却毫不介意。如今她放心地接受源氏太政大臣长期以来深切的关怀照顾,全身心信赖并依靠他,这般模样也着实可怜。源氏太政大臣觉得:“这个人不仅容貌与众不同,待人处世也非同一般,真是个不幸的可怜人!该同情啊!哪怕惟有我照顾她呢,否则太……”他下定决心继续照顾她,这份仁慈心也是难能可贵的。末摘花说话的声音颤巍巍的,活像寒冷得哆嗦,源氏太政大臣看得不耐烦,对她说:“莫非你没有照管衣裳的人手吗?在这般恬静的深闺里,无须顾虑什么体面的问题,生活可以更随便更舒适些嘛,可以穿些宽松柔软的衣裳,只顾外表体面的装束,没太大意思。”末摘花即使听了这番话,也只是毫无风趣可言地笑了笑,她回答道:“我还须照顾醍醐的阿阇梨的生活,因此没有时间缝纫自己的衣裳。连我那件

皮袄,他都拿走了,可见很寒冷。”阿阇梨是她哥哥,和她一样,也是红鼻尖。虽说这番话表明她的品格高贵,但是源氏太政大臣觉得也未免太直率啦。这样一来,源氏太政大臣在她面前,只得收起往常的谈笑风生,而挂上一副非常认真、木讷的面孔。源氏太政大臣说:“皮袄拿走了也很好,正好可以让他当山野修行僧的代蓑衣穿吧。你何不将微不足惜的白色衬衣,套它七层八层地穿着呢。你需要时,我若忘记,请随时提醒我,我本来就是个散漫人,也很懒散,再加上事务繁忙,自然容易忘事。”说着命人打开二条院仓库,取出各式绫罗绸绢,赠送给她。这处殿堂本非荒凉之处,只因源氏太政大臣不住在这里,环境氛围自然清寂,惟有庭院里树木葳蕤,饶有风趣。红梅绽放,吐出芳香缕缕,却无人欣赏。源氏太政大臣见状,不由得自言自语,咏歌曰:

故园春色满枝头,

稀世花儿惹回眸。

末摘花大概没有理会此歌的意味吧。

源氏太政大臣还去探望师姑空蝉。空蝉不像是这宅邸的主人,她住在犄角上一间小而紧凑的寂静房间里,让出偌大的房子供奉佛祖。她勤于修行专心念佛,值得钦佩。经卷、佛像的装饰和临时装潢的佛坛前供水的器具等,精致优雅,看了令人联想到主人是个颇具雅趣的人。青灰色的围屏也富有风情,空蝉藏身在青灰色围屏的后面,只露出一只色彩与青灰色相对照的衣袖口。源氏看了颇感亲切,情不自禁地噙着眼泪对她说:“我只能停留在遥遥思念松浦岛上的渔女啊!回想起来,很早以前就与你结下了多灾多难的缘分。如今总算只剩下晤谈这点缘分没有断绝了。”空蝉也感慨良多,答道:“承蒙如此鼎力关照,便是缘分匪浅了。”源氏太政大臣答道:“以往我每每给你增添烦恼,理应承受报应。当年所造的罪孽,如今向佛祖忏悔也是莫大痛苦啊!不过你是否已体察到世间没有像我这样坦诚的男子了,你肯定会相比对照进行思考的吧?”空蝉听罢,料想源氏太政大臣已听说她为了斩断亡夫儿子河内守的死命追求,而削发为尼的事,实在尴尬,回答说:“让你持续到人生终了都看到我这副狼狈相,已经够报应你的了,除此而外哪还有什么报应可言。”说罢,由衷悲泣了。说实在的,此刻的空蝉比起当年,涵养方面显得更有深度,气质更觉高雅,这样的人却过着尼姑生活,实在令人感到惋惜,难于割舍,可是源氏太政大臣转念又想:“此刻不该对她说那些轻浮的风流戏言。”于是只跟她闲聊昔日今朝的一些趣闻。源氏太政大臣朝着末摘花住处的方向望了望,心想:“末摘花哪怕有空蝉的些许优点也好呐!”

像末摘花和空蝉那样受源氏太政大臣庇护的女子甚多。源氏都一一前去探望,并亲切地对她们说类似这样的话:“虽然久疏问候,但心中无时不挂牵。只要一息尚存,总有见面的机会,惟一担心的是‘气数有限’的死别,‘天命不可知’啊!”源氏太政大臣觉得各方女子都各有千秋,各自具有独特的可爱之处。他本人虽身居高位,却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处世态度则按不同场合,对身份各异的人,都普遍地予以相应恰当的亲切的对待,许多女子都仰仗他的这份情意度过岁月。

今年有男踏歌的活动仪式,这个歌舞巡游队伍从宫中先赴朱雀院,接着到六条院来。由于路途遥远,抵达时已近拂晓时分,明月高挂,天空一片清澄,庭院里铺上一层薄雪,这般景色,美不胜收。这时正是精于艺道的殿上人云集的时节,悠扬的笛声盈耳,在六条院他们吹奏得更加用心和起劲。源氏太政大臣有意让夫人们前来观赏盛况,预先作了通知,因此正殿左右的厢房和游廊上等场所都设置了座位,让她们坐在那里观赏。住在西厢房的玉鬘来到南面源氏太政大臣居住的正殿内,和明石小女公子初次相见,紫夫人也出来了,只隔着一层围屏与玉鬘在一处谈话。踏歌的游行队伍是从朱雀院的母后那边绕过来的,抵达六条院时已近黎明时分,踏歌游行队伍的小憩驿站接待他们。原本只需简单招待酒水和开水泡饭便可,但是这里的接待工作比惯例更为郑重其事,摆设宴席盛情款待。在月夜拂晓凄清的月光中,雪花纷纷扬扬,越积越厚。松风从高高的树梢上刮下来,四周光景异常惊人。踏歌的人们身穿半旧而变软了的青色曲尘袍,内里穿白色衬袍,没有装饰华丽的色彩,冠上的棉插花也是质朴无华,然而也许是由于场地环境的关系,反而使人感觉妙趣横生,不由得神清气爽,寿命似乎也延长了。踏歌队伍中,源氏太政大臣的公子夕雾中将和内大臣家的诸公子显得格外优秀、华贵。朦胧的天空逐渐吐白,星星点点的细雪轻盈飘落,不由得肌肤略感微寒。踏歌队伍一边唱催马乐《竹河》,一边翩翩起舞,舞姿优雅,歌声亲切,即使欲将此情此景入画,恐怕也难以画出来吧,遗憾呀!观赏歌舞的诸位夫人,一个赛一个地将美丽的袖口露在帘子的下方,真是五色斑斓,竞相斗艳。这番景象望上去宛如春日黎明的天空,从朝霞中裁出柳樱相辉映的织锦,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然而,踏歌的舞者头戴冠顶后部高高的高巾子冠这种风俗有些离奇,踏歌的众人齐声颂唱寿辞,喧嚣不已,还大肆宣唱些无聊琐事,这样的习俗行事,没有什么特别像样的内容,也听不见什么饶有兴味的歌谣拍子。不过,踏歌的人们照例获得御寒绢棉衣料的犒赏,而后退出。这时候天已大亮,观赏盛会的诸位夫人都各自返回殿堂。源氏太政大臣稍事入睡,太阳升得老高才醒来。他对紫夫人说:“中将的歌声,大体上说,似乎不亚于弁少将。奇怪啊,当今是才艺方面的有识之士辈出的时代呀。昔日的人,也许在真正的学问方面优点多,但是在趣味艺道方面可能就不如近年来的年轻人吧。我之所以想把中将培养塑造成一名真正的政治家,那是因为我不希望他像我自己那样,只顾一味沉湎于风流韵事。不过,人嘛,在心灵的某个角落,还是有一点风流气韵才好。在我看来,纵令耿直,只顾表面上的一本正经,也是挺令人讨厌的。”话里透出觉得儿子夕雾相当优秀可爱。他嘴里哼唱《万春乐》,接着又说:“难得大家都聚在一起,我想趁此机会举行一次女子音乐演奏会,举办私家的后宴。”说着命人把珍藏的分别装在漂亮袋子里的各种弦乐器如琴、筝、琵琶等都取出来,揩拭干净,把松弛的弦调试好。诸位夫人、小姐听此消息后,想必思绪翩跹,心情激动,跃跃欲试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