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 1)

小别离2 鲁引弓 2281 字 2个月前

7

方园QQ连线在美国的妹妹方芳。可她不在家。

他就给方芳发了条微信:朵儿读啥专业好,你再给点建议。还有,你请女儿米娜给朵儿吹吹风。

三年前因为朵儿留学的事,方园方芳兄妹俩曾有过分歧和不开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隔着万水千山,这份彼此的不快渐渐转化成各自心里的忐忑,之后,慢慢地淡去了。

当然,如今方园偶尔也在心里对妹妹这样说:怎么样,方芳你现在看到了吧,在国内像我家这样的中等生,如果不早点对接海外高中,怎么可能去申请世界名校呢?所以啊,一家人同心协力吃点苦,是必须的,不付出什么都得不到,那些送小孩出去的人家都是会算的,算来算去还是决定“小别离”,让小孩出去读,那是没办法,也是办法。

他相信妹妹方芳现在对这一点已有所明白。

所以最近这一年,他与妹妹时有联络,比如咨询申报学校和专业的事。

现在妹妹方芳呢,在这个问题上也很热心。她的建议非常明确:最好读商科和计算机,因为好找工作呀,如果想在北美留下来,就尽量别选那种虚飘飘的专业,哪怕它听起来有趣;也别选那种对语言交流、文化心理特别有要求的行业……所以,最稳妥的是财会和计算机,技术活嘛,即使不善言语。

妹妹的这些观点方园已心领神会。他今天联系妹妹,最主要的还是想托她关照米娜向朵儿吹风,因为他知道自家小孩主意是蛮大的,这个年纪也比较逆反,哪会喜欢结结实实的东西啊,喜欢的是“远方和诗”,大人说多了反而会抵触,相反,他们会更听同龄人的话,小孩是看样的。

方园知道外甥女米娜读的就是商科。

方芳是在去斯坦福大学的路上,看到哥哥发过来的这条微信。

从湾区自己家开车前往女儿米娜入读的这所学校,并不是太远,一个小时不到的路程。

方芳在马路上等红灯的时候,看了一眼手机,就看到了哥哥的托付。哥哥的焦虑让她这一刻生出比较强烈的感慨:是啊,都是为了将来能在这里工作。

方芳由此眼前掠过了自己这20年来与老公季平原、女儿米娜在这异乡打拼融入的情景:读书、找工作、安家、育儿,然后终于落下脚来……这一番艰辛,就像此刻这条自己正飞奔而过的马路,切实,具象,每一米都掠不过去。

她眼前还掠过哥哥方园、嫂子海萍、侄女朵儿的脸。一代代人接踵上场,从彼岸到此岸,从此岸到彼岸,各怀无法言喻的心思,仿佛循环不息。

此刻在这条阳光照耀的马路上,方芳有些伤感,何况她今天心里本来就有烦事。

因为,此刻她要去大学劝阻女儿米娜回国。

现在可以看见校园外围那些葱郁的树了,方芳又瞥了一眼放在副驾驶座上的手机,心里闪过哥哥方园微信里的字句,她想,这条微信不就是劝女儿的最好依据吗?

她想,你看人家这么不容易都要来美国读书,而你已经在这里了还要回去,你说好不好笑?

方芳眼下的心烦意乱,是因为一周前女儿米娜的决定所致。

米娜告诉她,自己要去上海一所大学做5个月的交流生。

米娜说,有学分的,在巴黎、上海两所大学之间,我选择了上海。

这令方芳脱口而出,这哪能行,上海最近雾霾这么大!

于是,在随后的这些天里,方芳的忠告像一波波浪潮向米娜袭来,这让米娜怀疑妈妈是不是这些年其实一直生活在国内,要不然她从哪里搞来这么多个担心的理由:怕空气,怕牛奶,怕食物,怕穿马路,怕……天哪,要知道,自己小时候就是寄养在上海外婆家的,从1岁到6岁,还读了上海的幼儿园,那时候还是小baby不也过来了吗,不是好好的吗?

米娜可听不进妈妈的理由,因为米娜也有自己的理由。

于是她干脆不理会妈妈在电话里的大呼小叫了,她说,我要去,我是大学生了,你看看人家老外爸妈,谁像你管得这么多?!

方芳坐在学校的草坪旁,等女儿从图书馆过来

秋天上午的阳光落在草地和树木上,是明媚的一片光影。方芳略暗的脸色、不加修饰的发型,与她穿的蓝黄色冲锋衣,构成一个忙惯了生计、不拘小节、已融入美国随意着装风格的中年主妇形象。

方芳举起手机,照了照自己的脸,心想,早上出来的时候应该化一下妆,女儿会在意老妈来学校的形象的,可惜出来急了,没顾上。

刚才方芳打通电话时,已感觉到了女儿的不耐烦。

其实,从入读这所大学起,米娜就严禁爸妈经常过来看自己,原本她想去美东地区读大学,那里名校云集,但爸妈认为,还不如在加州家门口好,这样方便,因为以后找工作多半在加州湾区,这里有名的世界级IT公司众多,机会多,在这里读大学,人脉也在这里,去公司实习也方便,以后就业也就顺风顺水,这样规划比较实在……

米娜拗不过他们,作为华人女生,从小听话惯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心里就痛快,好不容易读个大学,原本想远一点,自由一会儿,又不是不回来,但没想到,他们还是要她待在身边。

好在这所家门口的学校非常有名,所以她也就认了,但她规定爸妈:你们没事不要来,否则这哪像读大学,是读幼儿园。

因为近,所以米娜格外渴望远,甚至节假日她也越来越不回家了,她总是有一百个理由:跟着同学出去做义工,做课题,以及旅行。

所以今天方芳是突然袭击,她事先没告诉女儿自己要来。她在学校草坪旁坐定后,才打电话对女儿说,我在学校草地前面呢,米娜,妈妈有事要说。

米娜抱着几本书,从校道过来。这是一个高挑、漂亮的女孩,一件白色衬衫,衬着身后的绿树,显得清纯,轻盈。

米娜一眼就看见了穿冲锋衣的妈妈坐在草坪旁。

在米娜眼里,妈妈与不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国内出来的女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诸如时时略显紧张、在找机会的神情,诸如常常不知道给自己稍稍收拾一下……总是穿着冲锋衣、短T恤、牛仔裤,又没有老外那种精神劲儿,这么穿,就显得有点拖沓,有点土气。

米娜还没走近,妈妈方芳就小跑过来。

米娜嘟哝,不急,这么急干吗,找个地方坐下来说也来得及。

米娜这么说是没用的。妈妈已经在说话了:妈妈有事要说。

米娜刚才从图书馆过来的时候,原本想好了带妈妈去附近的咖啡馆坐坐,但现在看妈妈脸上的着急样子,就没了兴致。

她拉妈妈坐到草坪旁的一张椅子上,对妈妈说,你是想说去上海做交流生的事吗?我不想说这事,因为我已经定好了。

焦虑像风一样吹过方芳的脸。方芳对女儿说,米娜,你知道今天上海的PM2.5是多少吗,都200多了。

米娜说,我会戴口罩的。

方芳说,你睡觉也戴口罩吗?你不是喜欢长跑吗,你戴口罩跑?

米娜仰脸,对着湛蓝的天空摇着头。这一次她认定不改主意了,因为自己大了。

方芳见女儿不说话,就说,5个月,5个月是多宝贵的时间,你去那边能学什么呀?又不是好玩,我们是在这里考试、就业的,我们不做无用功的事。

米娜说,学什么?我选的是中国文化课,还有戏剧、书法课。

方芳让自己放平缓口气,轻笑道,啊?

米娜知道她马上要问了——“与你专业有什么关系啊?”所以赶紧说,算学分的。

而妈妈方芳显然没被这“学分”给打发了,她说,米娜,我感觉不是太值,即使算学分,与你的专业课也关系不大,没必要跑那么远,何况那边空气不好,妈妈对这事感觉不太好……

米娜看见一只昆虫在太阳光下飞舞,从面前掠过去。她对妈妈说,你怎么知道关系不大?你知道吗,以后的机会都在中国。

方芳的表情是“老妈不会比你不知道”。果然,她对女儿说,这要看是从哪一个角度说,是谁在说,怎么样的语境中说,这样的预测从小到大妈妈听多了。

米娜飞快地瞥了妈妈一眼,说,我的

老师、同学都说以后中国的机会多,全球经济增长的活力还是要看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谁会看不见呢?我当然要去,连扎克伯格上星期都去中国看马云了,现在不去对接中国的话,以后都来不及了,妈妈,这怎么会跟我学的商科没有关系呢?

哎哟,米娜。妈妈方芳说,咱是个女生,这些太宏大的事,也不是咱做的,我们定位里没给自己吃这么大的压力,我们小人物只想着靠谱就行,读好书凭专业找个安妥的工作,蛮好了。你说他们在说中国机会,而我知道的是那边更多的人在过来,留学潮、移民潮,心里在说“美国机会”哪,喏,你看看。

方芳拿出手机给女儿看,并说,这是你舅舅刚发过来的,你表妹朵儿就要选报大学专业了,人家小小年纪在这里吃这么大的苦,认定在这里读书,你说……

方芳话没说完,米娜就知道妈妈的意思了。米娜说,如何选择,那要看每个人的长板是什么,全世界越来越一体化,学专业也得跟上趋势,妈妈,比起我美国的同学,我会说中文,这是我的长项,但这个长项需要巩固它才是强项,所以这次我去中国学习就是为了巩固、强化与中国人交流的能力。

方芳有些愣,因为平心而论,女儿说得也对,中文是她的优势,如果哪个公司需要面对中国市场,米娜就比其他竞聘者有天然的竞争力。

方芳说,但是妈妈担心你在那里的空气,还有穿马路……

米娜说,我小时候不是在那边的外婆家待过吗,那时不也过来了吗?

方芳说,那时候是那时候,现在别说你,就是我也适应不了了,你以为我不想回去看看,我天天梦见你外婆,但每一次回去,就又觉得不适应。

方芳下意识地按了下胸口,接着说,真的,包括好多人心里想的,嗯,跟我们不大一样,跟以前也不一样了。

方芳看着这女儿,想着故乡,心里是那么不安。她让自己刚才有些摇摆了的念头赶紧消失,她得继续劝阻。

米娜说,妈妈,还有我喜欢中国的书法、戏剧,小时候外婆唱的越剧,我感兴趣。

方芳瞅着女儿的脸有些发怔,这个她懂,因为中国人嘛,小孩好奇她自己天然的文化来历,所以感兴趣,这是天生的。

方芳轻抚女儿的背,说,这个以后作为爱好是可以的,妈妈也喜欢越剧,那么优美,好想听的。

米娜赶紧借机哄妈妈,想让她接受自己的想法,她说,这也不完全是爱好,是有用的,因为多元、宽容是未来全球商业合作的基础,要合作就需要了解、尊重对方的文化,妈妈,这应该是我的优势,我两边的文化元素都有一点,所以我很庆幸你和爸爸好多年前搬到了这里,让我有了这个优势,老师同学都这样看好我,他们还说扎克伯格都找华裔女朋友了呢,所以,这次去中国做交流生是个机会。

她还兴奋地说,妈妈,还有书法课呢。

面前是阳光下的草坪和这个神色烂漫的女儿,方芳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小孩大了都是不听大人的。方芳想起当年自己铁心出国,妈妈拉她别出去,说有职业有吃有穿去那边当陪读妇女干啥,去美国的话,你这里打的基础全没用了,到那边要重新来过了,你都30多了。

方芳感觉有点像做梦,她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哥哥方园微信里的托付,妈妈赵姨如今对定居美国多年的她助朵儿一把的期望,跟面前这个执意要回去、说那边有机会的米娜,像两股对冲的气流让她迷茫。

米娜伸手拿过妈妈手里的手机问,朵儿要申请大学啦?好快啊。

方芳说,你要帮她出出主意,从找工作的角度。

米娜说,知道,我下周刚好要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听个学术会议,我可以去看朵儿,她来美国后,我还没去她那边看过她呢。

方芳知道自己没说服女儿。

她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心里依然不知如何是好。在启动汽车之前,她给哥哥回了条微信:哥,已关照米娜给朵儿建议了,她会去西雅图见朵儿。另外,哥,你帮我一个忙,帮我劝劝米娜,告诉她你那边的环境空气状况,劝小孩别去上海读书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