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不让环境“打扰”你(1 / 1)

有许多人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几乎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适应环境问题。对环境的适应包括许多方面,除了生理适应、知识技能适应之外,最重要的是心理上能够适应新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职业工作的各种信息都会引起心理反应,如感知、情绪、性格等方面的变化,人们都需要快速调整好自己来对待这些风吹草动。

人们适应职业环境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态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劳动态度是当人进入职业岗位以后,面临着执行具体劳动任务时的心理倾向。一般说来,年轻人思维灵活,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对工作和适应能力比较强。但是,年轻人在适应职业生活的过程中,也常遇到困难,感觉到不适应的情形。诸如觉得工作太紧张、人际关系太复杂、自己知识技能差、一时不能胜任工作等。遇到这些情况后,有些年轻人容易产生情绪波动,要么想调换工种,要么想更换环境,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身心健康。那么,怎样才能平定由于不适应而引起的情绪波动,怎样才能提高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呢?

1.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任何一个初涉社会的青年,对工作的适应都有一个过程。通过对青年走上工作岗位后劳动态度变化的研究表明,劳动态度的主观指标为职工对工作的专业的满意程度。青年参加工作或从事新的工作后,其劳动态度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新异阶段。对于新的生活内容、工作环境、操作活动、人际关系等大多会有一种新异感,往往有新的打算和长远规划。此时,他们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完成各项工作,有较高的积极性。

动**阶段。由于紧张定时的职业生活与就业前的松弛状态相比,感到疲劳和枯燥:传统的就业观念与新型的就业意识相互作用,以前的职业理想与实际从事职业的相悖相反,单纯的工作幻想与复杂的现实职业生活相矛盾、冲突,于是产生了机械感和单调感,对工作感到不适应,积极性也降低了。

适应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生活后,随着人际关系的沟通,社会各方面信息的影响,对本职业务的掌握,人们就会感到一种习惯和适应,认清自己职业的价值和地位,感到更多的安慰和满意。

稳定阶段。对本职业务的熟练掌握,职业生活习惯的养成,把年轻人推上了一些重要工作岗位,开始成为骨干力量。领导的重视、同行的承认,实现社会期望的决心,以及对工作的兴趣和责任心,使人们形成了稳定的劳动态度。

可见,适应职业工作需要一个过程,即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一般而言,不适应职业环境是一种正常的阶段。对此,只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行了。

2.学会进行自我调节

人的职业环境不是静止的,随着工作人员和任务等的更迭变化,职业环境常处于变动之中,要适应变化着的工作环境,就必须经常自我调节。不断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来分析自己的个性,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来调节与新环境不相适应的东西。调节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有效地控制情绪,锻炼坚强的意志创造克服困难的条件。

3.正确使用对比法

有的人一遇到不适应,就容易产生怀旧情绪,留念学校生活,这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对比,应把学校生活的特点与社会职业的功能相比较。人不可能永远待在学校,必然要把自己的知识才能用于为社会造福。同时,可以感受来自不同职业的信息,看看自己的职业与别的职业有什么联系,在社会不同职业中居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经过对比,逐渐认识本职工作的特殊性质和意义,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积极情感。对比法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清楚地了解自己从事的职业活动的社会价值,增强职业荣誉感,从而不图虚名,安心工作,勤于敬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成才、成功。

不论何时何地,环境都不能去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环境。不被环境困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赶快适应新环境。像变色龙那样,才能够自保而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