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可以说是老子成功论当中一个非常具有智慧的观点。
老子说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这是天的道,人要符合天的道,功业已经成了,就引身后退,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功成身退是远离祸患的一个法子,它更彻底,也能更有效地自保平安。所谓急流勇退、功成身退,便是一种明智的生存方法。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已有,见好就收。
公元前5世纪,在今天的苏杭一带,有吴、越两国。两国虽然相邻,但是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亡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答应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记着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20年后,终于灭掉吴国。而帮助越王成功的就是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还是一个低调做人的智者。
勾践这个人,臣下虽然可以与他分担劳苦,但是不能与他共享成果。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自忖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长久工作是危机的根源。于是他便向勾践表明自己的去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于是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他又在陶地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可见范蠡才智过人,并具有过人的洞察力。他之所以离开越国,拒绝齐王的招聘,以及成功地经营事业,都源于他深刻敏锐的洞察力。
而战国时代的商鞅却不知功成身退,结果就惨了。商鞅仕秦孝公时,以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然而,他最大的不幸,就是触犯了他强有力的靠山——秦孝公。
当初,他为秦孝公断然采取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虽为秦国政治清明、富国强兵作出了根本贡献,但改革也触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时间在朝野上下树起了数不清的政敌。有秦孝公支持,政敌对他也无可奈何。当时他也使秦孝公感到威胁。《战国策》中记载:“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这是秦孝公生前故意传位,以试他心,可见商鞅已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应主动“功成身退”,隐遁避险。另有赵良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威”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火候,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最终,秦孝公将他驾空。政敌也伺机报复,当秦孝公一去世,反对派们在新王即位后,纷纷策谋陷害他。商鞅终以谋反罪名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商鞅之所以惨遭毒手,是他太不识时务,只知进,不知退,故而引起众怒。
纵观历史,虽然人各有志,是否隐退,因人而异,看人自己的造化。“功成身退”、“告老还乡”当然是最后理想的结局。而且,懂得功成身退的人,遇到知人善任的统治者,也会获得重新被任用的机会,他们不论是在哪朝哪代都能做出令统治者称道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