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对手当做敌人(1 / 1)

处处与人为敌,只会让自己四面受敌,而把对手当成是学习的对象,那么就会多了许多提高自己的机会。

说起对手,很多人的感觉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们和对手也可以达到双赢,我们不一定必须排斥对手;相反,我们很有必要和对手发展好关系,尤其是在对手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扶对手一把。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一幕让很多人难以忘怀。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在纳粹一再叫嚣把黑人赶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欧文斯鼓足勇气报名参加此次运动会的100米跑、200米跑、4×100米接力和跳远比赛。在这4个项目中,德国只在跳远项目上有一位优秀选手可与欧文斯抗衡,他就是鲁兹·朗。希特勒亲自接见鲁兹·朗,要他一定击败欧文斯——黑种人的欧文斯。

跳远预赛那天,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欧文斯上场了,但场外种族歧视的声音使他很紧张。他第一次试跳便踏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在离起跳板很远的地方便起跳了,结果成绩非常糟糕;还有最后一跳,欧文斯一次次起跑,一次次迟疑,不敢完成最后一跳。

这时希特勒退场了,他认为这个黑种人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鲁兹·朗走近欧文斯,告诉他自己也曾遇到同样的情形,结果只用了一个小窍门就解决了。鲁兹·朗取下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厘米处,说起跳时注意那个毛巾就不会有太大误差了。结果,欧文斯几乎破了奥运会的纪录。

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率先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欧文斯以微弱优势战胜了他。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本来民族情绪高昂的德国观众也变得情绪低落。这时鲁兹·朗拉住欧文斯的手,一起来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他将欧文斯的手高高举起,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先是一阵难挨的沉默,然后是突然爆发的齐声呼喊:“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等观众安静下来以后,欧文斯举起鲁兹·朗的手,竭尽全力喊道:“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时响应:“鲁兹·朗!鲁兹·朗……”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种族的歧视,没有狭隘的嫉妒,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之中。

杰西·欧文斯创造的世界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届奥运会上荣获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在回忆录中真诚地说,他所创造的世界纪录终究会被打破,但鲁兹·朗高高举起他手的那一幕却会永远被历史牢记。在杰西·欧文斯被载入史册的同时,鲁兹·朗也被载入了史册。

然而,很多人无法这样看待对手。在他们看来,对手和敌人往往只有一线之隔,甚至是一体两面,因而对手也很容易被引申为仇人。很多人会带着各种情绪来看待对手。

我们从对手身上得到的学习机会虽然没有那么直接、明显,但仅仅是承受他们带给我们的压力,就已是很宝贵的机会了。不要掺杂太多情绪化的东西,要冷静地观察对方,客观地审视自己,唯有这样,才能在与对手交手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对方要打败你,一定是倾囊而出,精锐毕到。他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也就是传授你最多招数的时候。就像每天要照镜子一样,你每天都要仔细盯紧这个对手,好好欣赏他,向他学习。最好的学习,永远来自于你和他交手、被他击中的那一刻。打牌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你有以对手为师的心态,那你就会为自己增添实力。

对手,是失利者的良师。有竞争就有输赢,其实,高下无定式,输赢有轮回。曾经败在冠军手下的人,最有希望成为下一场赛事的冠军。只因败者有赢者做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日后取胜奠基。更有一些智者,一番相争之后,便能知己知彼。

对手,是同“剧组”的搭档。人生在世能够互成对手,也是一种缘分,仿佛同一个分数中的分子、分母。结局往往只有赢多赢少之别,并无绝对胜败之分。角色有主有次,登台有先有后,掌声有多有少,但彼此相依,缺了谁戏都演不成。同在一个领导班子中也是如此,携手共进,共创佳绩,方可交相辉映。倘若相互拆台,要么被赶出“剧组”,要么大家偃旗息鼓,落得个一损俱损。

孟子说:“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说:“真正的对手会灌输给你大量的勇气。”善待你的对手,尤其是在必要的时候,扶对手一把,方尽显品格的力量和生存的智慧。

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和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想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

思路启示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正因为有了敌对,能让自己更强大。今日的对立,并不代表明日不能合作,这是应对商场的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