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当中,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机遇,不懂得争取,就可能错失改变自己命运的时机,才华被埋没。
战国时期的毛遂就是这样,把握良好的时机,主动向平原君推荐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国,换来了三百万大军。
当时毛遂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的一位门客,在平原君处待了3年,没有什么成就,他为的是等待时机。
有一次,秦国大举入侵赵国,秦兵将赵国主城邯郸包围了,赵王没办法,只有命令平原君出使楚国,请求援兵。
平原君接到命令后,马上召集门客,他要从他的门客中挑选20个精英出来。通过筛选,只找出19个,还差1个始终挑不出来。
这时,毛遂认为展示自己的时机到了,就主动站起来说:“我愿与君同去,一起完成救国大任。”
平原君似乎快忘记了他,瞥了他一眼,不是很看好,因此委婉地拒绝道:“你这3年来一直在我门下,但是你却没有提出过什么好的建议,在其他门客口中也很少听到你的名字。有才华的人在众人中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尖很快就会露出来。如果你的确有什么过人之处,很快大家都会知道,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感觉到你有什么与众不同,这次救国大任非同小可,我岂能带上一个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去。”
毛遂并没有因为平原君的这番话而退缩,依然信心十足地说:“一个人的才华的确可以很快地让很多人看到。但是,您根本没有认为我是一把锥子,没有把我像锥子一样放到布袋里。如果您把我放到布袋里,别说露出一个小尖,连锥子上部都会露出来!”
平原君见他说这番话时气度非凡,信心十足,于是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带上他和其余19名精英赶往楚国。
到了楚国,平原君不顾奔波劳累,马上去拜见了楚王,恳请他出兵援助,与他共商御秦之策。但是,楚王并没有接受,因为他觉得帮助赵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有所损失。
这种僵局一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平原君带去的19名门客个个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想不出来任何对策。这时,毛遂站出来了,他见楚王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自己也不能在气势上输给他,用严肃的眼神盯着楚王,慢慢地道出楚赵两国需要相互依赖的情况,分析了这次楚国出兵救赵国的意义所在。楚王见他深明大义,各个问题都说到了点子上,对他很是看好。最后,他被毛遂说服了,于是出兵援救了赵国。
回国之后,平原君好好地反省了一下,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当好伯乐,没有选中毛遂这匹千里马,真诚地向毛遂道歉。而且还在赵王面前言道:“毛遂的三寸不烂之舌真可抵楚国百万大军啊!他是一个人才,我却将他埋没了。”
从此,毛遂受到了重用,几次关键的时候使赵国绝地逢生。
别人将自己埋没了没关系,自己不要埋没自己就行。机遇是稍纵即逝的,没有人主动发现你,你就主动将自己展现在人前,这也一样能抓住时机。
关于机遇,曾有这样的比喻:抓机遇好比老鹰捕兔子,一不留神稍纵即逝。能够捕捉到狡猾的兔子,老鹰需要具备稳、狠、准的捕猎能力。既然把机遇比作兔子,说明它是动态的,非静止的,因此,我们不能去等待它,而应主动出击。老鹰在天空不停地盘旋,只能算是“机”,只有在将兔子按在爪下那一刹那才是“遇”。
守株待兔所得绝非机遇,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罢了。因为兔子触树而亡的概率实在太少了。有时候,你或许刚到那棵树下,兔子就过来碰了,但更多的情况是,或许你在那里守了千年,一只兔子都没有来,或者经过的兔子都知道绕过那棵大树。当然了,也可能真的在你经过千年的等待后,终于有一只兔子触树而亡了。然而,为了等一只兔子却要付出一千年的代价,就算这的确是“机遇”,其成本也未免太高了。
毛遂最后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要只是无尽地等待,不要只是悲观地看待自己,要相信自己是有才干的,不失时机地推荐自己,只有主动出击,才会牢牢抓住机遇。
思路启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些优点不仅要让自己看到,更要让别人看到。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可是如果别人看不到,它还是不能被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