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犯下了错误,更可怕的是自己意识不到犯下的错误有多严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面对各种**、各种困难、各种未知,总会犯下一些错误。即使是伟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但是,真理就是在一个个错误发生后显得更加清晰,前进的方向也更加明确。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犯错了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过自新,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于自省和改过,所以他才伟大,才能名垂青史。
齐宣王修筑大宫殿,整整三年过去了,还没有建成,极大地损耗了齐国的国力,但是却无人向齐宣王进谏。一天,一个叫春居的士人冒死进见齐宣王,他说:“如果国君做事不考虑百姓的死活,那么这个国君算得上是贤明的君主吗?”齐宣王说:“算不上。”春居又说:“现在您修建大宫殿,面积过百亩,共有三百个门,我们齐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建了三年还没有建成。百官无一人进谏,请问大王算得上有臣子吗?”齐宣王沉思片刻,说道:“没有。”春居说:“我请求回避了。”说完掉头走了出去。齐宣王大悟,忙起身叫道:“春子,请回!你为何这么晚才来劝阻我?我马上下令停修宫殿。”并转身对史官说:“将此事写入史书:我喜欢修建大宫殿,很不贤德,是春子阻止了我。”
古人云:“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一旦一个人能够感觉到有愧于心,则说明此人是个明智的人。相反,倘若一味自以为是,跳不出“私”和“自我”的圈子,则必将成为孤家寡人而自食其果。
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智者能够真正做到不单单停留在悔恨上,更不会文过饰非,而是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做到改过迁善。这对铸成大错的人来说,意义尤为重大。中国历史上不乏这些能够正视自己错误的君王,齐宣王如此,其实可以说是“子承父业”。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在被邹忌指出错误后,马上下令:“全国大小官吏、平民百姓,但凡可以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以书面形式来劝谏我的,给予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入我耳朵里的,给予下等奖赏。”一时间,群臣纷纷进谏,门庭若市,几个月后,还不时会有人前去进谏,但是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只有正视并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才会使自己日趋完善。但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觉悟,同样是国君,专横跋扈的周厉王就恰恰相反,他不但不改正自己的错误,还要钳住万民之口,派人员监视民众,有谁一旦带出指责之意,必定会被置于死地,致使出现“道路以目”的怪象。但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三年后,国人忍无可忍,联合起来围攻王宫,连卫士都不愿保护他。最终因众叛亲离而被流放。
由此可见,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不认错。
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有勇于尝试的精神,就难免会犯错,但是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所以,就算会犯下错误,也要勇于尝试。而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更要勇于承认,从而总结经验教训。犯了错误没关系,及时纠正,使自己的双脚踏上人生的正轨,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那么,怎么处理自己的错误呢?
1.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犯了错,不能消极回避,要直面错误,敢于承认,并且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的人。犯错能够检验做人的勇气。一个人只有直面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推搪敷衍,才算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通往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确保一生通途。
2.找出错误的根源,吸取教训
别人为你指出错误,或者你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就要及时找出犯错的原因,吸取教训,不让同一个错误再次发生甚至多次发生。
吸取了教训,获得了经验,自己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获得能力上的提升,获得了成功的智慧,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会少走弯路。
3.犯了错要知错就改,不要活在过去错误的阴影里
错误既然不可避免,那犯了错就不能太苛责自己,更不能一味地活在过去,活在失败或者错误的阴影里,要向前看,要向好的一面看。
承认错误并不是丢面子的事。遇到生活中的小事,低头认错会被他人谅解,倘若出现了学术上的错误,勇于认错会得到人们的尊敬。尤其是那些大人物在公共场合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如贵为天子的汉武帝刘彻,就曾经向天下颁布自己的《罪己诏》,对自己一生所犯的过错进行总结,并向因此而影响生活和生存的众人道歉。历史上对此有很高的评价。同样道理,近代发动战争的国家,对世界人民尤其是亚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样的罪行,德国的认错态度就得到了世人尤其是被侵略国家的谅解和尊重,而日本拒不认错却招致了更多人的反感。
思路启示
错误和成功都是人生的经历。那些伟大的人在成功的时候会反省自己的错误,因为他们知道逃避错误就是拒绝成功,而对错误敞开心扉,就是在为更大的成功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