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格言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和东方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即使是最优秀的选手,如果只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观战,那么他的名字永远不会出现在比赛的记分板上。
成功的人大都是雷厉风行的性格,也是自我策划的高手。当其他人在原地踏步时,他们早已顺着机会奋勇前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建立自己的事业王国。但他们的成功既源于这种正确地策划,更在于策划之后的实际行动。因为只有去做,策划才能落在实处。
成功不会降落在一个只会空想、干看、只瞪眼的人身上。
有一名犹太人,他的名字叫哈同。1872年来到中国上海谋生,当时他24岁,年轻力壮,但身上除了穿着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立志来中国赚钱发财,但自己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自己长得身体魁梧,在一家洋行找到一份看门工作。要在别人是不愿干的,自己相貌堂堂,年轻高大,却屈于当站门雇员,而哈同却不那么想,他认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没有丢脸和失身份的感觉。另外,他更有深层次的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份工作上找到个立足支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蓄力量,最终要找到能赚更多的钱的路子。
哈同在当看门工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的书籍,知识增进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精灵,就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早怀壮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知足。他认为自己创业时机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离开了打工岗位,自己开始独自经营商行。
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他看到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相对比的竞争品不那么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而市场神不知鬼不觉地扩大了。
几年间,他赚了许多钱。随着资本的增多,哈同没有放缓自己的追求,开始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他买入的土地往往从一些急于等钱用的人那里获得,所以他把价钱压得很低,卖主不得不就范。接着,他将低价买入的土地租给别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后收回,这样连房产也归他所有了。另外,他自己也投资建造楼房供出租,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就这样,他成为了大富豪。
犹太巨商大多是白手起家,刚刚从业时一般多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他们的一大共性是都能将平凡的工作干得出色。
洛克菲勒16岁开始为一个小商人做会计助理,因工作有条不紊,精细认真,深受老板赏识;哈同在上海的沙逊洋行当门卫,因表现突出,一年后被升任地产科领班;钻石大王彼德森16岁到一家珠宝店当学徒,敲敲打打一丝不苟,仅5个月手艺就得到师傅的认可;股票超人约瑟夫·贺希哈从14岁到17岁伏案画股票行情图一画即3年。类似的事例太多。他们还有一个共性是工作之余看书学习。有个说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在如何利用业余时间。他们就是利用业余时间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反观一些人,不屑于做细事只想做大事,结果不仅缺乏根基,而且信心屡屡受挫。
如果你想成就自己的梦想,计划措施,缜密策划等固不可少,只有把脑子里的影像用自己的四肢展现出来,才有可能“笑傲江湖”。记住:旁观者的姓名永远不会出现在比赛的计分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