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很少有人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另一个人暴风雨般的指责和批评。即使犯错误的人原本想承认错误,也有可能被这种指责和批评方式激怒,从而故意不承认错误或采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抵触情绪。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在位时,楚国发生了叛乱。楚庄王亲自率领军队将叛乱平息,凯旋而归。大胜归来,楚庄王非常高兴,为了表示祝贺,他于当晚在宫中设宴,邀请各位臣子入宫共享盛餐。
宫中烛光摇曳,歌舞升平,一派欢乐景象。臣子们开怀畅饮,仍感意犹未尽。楚庄王被这样的情景所感染,为了助兴,他让容貌出众的爱妃许姬为各位臣子敬酒一杯。顿时,宴席上更加热闹。许姬绕着酒桌挨个向群臣敬酒,正在这时,一股大风向大厅猛烈吹来,蜡烛全部熄灭,整个大厅陷入二片黑暗之中。这时,有人突然拉住了许姬的玉臂。许姬非常机智,她忍气吞声,趁黑扯断了这个人的帽缨。许姬来到庄王身边,将此事告诉了他。庄王知道后,并没有发怒。他向群臣喊道: “能够与群臣同乐,我非常高兴。今晚不必行君臣之礼,大家都把帽缨摘下来吧。”于是,群臣纷纷摘下帽缨。卫兵重新点燃蜡烛后,君臣继续畅饮。
宴罢,许姬问庄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庄王回答道:“今晚我与众臣同乐,臣子开怀畅饮,酒后失礼是难以避免的。戏弄你的人自然犯下了欺君之罪,如果当众找出此人,必然要治他死罪。如果此人是有功之臣,治其死罪自然会让将士寒心。失去了人心,就等于失去了国家。”
后来,楚郑两国交战,楚庄王率军作战。由于郑国早有埋伏,庄王被郑军围困。此时,一位副将拼死冲人郑军,将庄王救出。回朝后,庄王欲重赏此人,却被此人辞谢。原来,这位副将便是庆功宴上乘着酒兴摸庄王爱妃许姬手臂的人。
庆功宴上,一位士兵斟酒时不小心把酒泼在了一位将军的头上。这位将军早已秃顶,受惊后猛然站了起来。顿时,气氛变得十分紧张,所有的人都在静观事态的发展。
这位将军并没有气恼,而是拍拍那位士兵的肩膀说: “老弟,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秃顶已经多年,不知道这种治疗方法是否管用。”气氛骤然缓解,所有的人都大笑了起来,那位士兵的表情中少了一分害怕,多了几分敬意。
有人说在这两个故事中,副将和士兵的错误都是无意犯下的,情有可原。其实,对于明知故犯的人,同样可以用这种宽容友善的方式来感化他。
一天晚上,老禅师正在禅院里散步。走到墙角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张椅子。禅师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一定是有人不遵守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开了椅子,蹲在原处。
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进来,由于天黑看不清,小和尚跳下墙时正好踩在了老禅师的脊背上。当小和尚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刚才踩的是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不知所言。
令小和尚感到意外的是,老禅师打量了他一番后,并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以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了,天比较凉,快去加点衣服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别人犯下错误时,一定要用一颗宽恕的心去原谅他,用一种友善的方式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毫无抵触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而且能够使自己得到犯错者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