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买卖东西也需要有能力(1 / 1)

买卖东西也是一种能力,如何在买卖中赢取更大的效益,这里有一些小技巧。

1. 编制科学的预算

预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合理开支,进行理性消费。预算,是在你花钱之前制定的,把资金重新做了分配,并且对你的消费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在预算中,每个月固定的或者是不断增加的存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是你达到预算目的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除了意外的超出预算的开支外,一定按预定数量进行存款。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缩减支出、工资薪酬停滞是常见的现象。因此对工薪人士来说,如果"开源"的工作有困难,那么在预算中就要考虑有计划的消费,从"节流"做起,对所能允许的家庭花销进行精心设计。利用这一新准则来划分消费次序:把钱用在重要的地方,在不重要的方面缩减开支。其实聪明消费很简单,选对时节购物、货比三家不吃亏、克制购物欲望,以及避免滥刷信用卡、举债度日等,都是可以掌握的原则。在方法上可针对每月、每季、每年可能的花费编列预算,据此再分配各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避免将手边现金漫无目的地消费。

对预算的执行能力,表现为对自己的行为的控制,通过对消费的理性控制,可以避免乱花钱。最好养成记账的习惯,定期检查自己的收支情况,并适时调整。如果你发现固定的开支(租金/抵押、公用事业、保险、运输)消耗你的资金太多,你需要制定新的预算,为此要调整你的生活方式:搬到租价便宜一点的房子居住,买便宜的汽车,打电话时尽量缩短谈话时间,甚至不得不戒掉烟酒。如果你的固定开支已被控制住了,再来看看你的个人消费支出。你的娱乐消费和日常购买有点儿奢侈吗?试着缩减你的奢侈娱乐花费和各式购物消费,这能为你节省不少现金,使你有能力把一定比例的收入存入银行。

2. 眼睛盯住一串数字

眼睛不盯着数字,在具体的事情面前就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你一定不会将自己的发财大计看成是一个数字游戏,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就是一个数字游戏。

眼睛盯着数字才会有动力,使你的心产生动力的往往不是具体的目标,而是和数字有关的东西。你不相信这个看法吗?那么你看一下,比如电子游戏,这类游戏常常会用积分的标准来衡量游戏者的成绩。而对于游戏者来说,积分的增加会对自己有吸引力,从而对游戏上瘾。葛朗台式的人物不会成为大多数人的心中偶像,但是要知道这老头儿为什么会有很多钱?他并不是为了需要钱用才去捞取那么多的钱,而是钱这种符号的增值是他热衷玩的迷人的游戏。

有了具体的数字目标能使你产生必要的思考过程,它将激发你找到一个方法来完成它:投资需要事前的认真考虑,不是事后产生的想法。做个美梦是容易的,但是,空的腰包不能将梦变成现实。从现在就开始关注你为什么存钱?存钱不是最终目的,你现在花掉的钱与你以后要花的钱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常被称作是储蓄。这些画在纸上的目标将会增加你存钱的动力。

存钱是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你是想拥有一个家?换一所大点儿的房子?买一辆车?为了你的宝宝?还是打算读书深造?或去投资?你固然可以把目标统统写下来,然后贴在冰箱上、厨房门上、餐桌上等任何你会经常看到的地方,提醒你时常想起你的目标,但你若不把它们变成具体的数字,则难以使你的增加收入的数字计算变成现实。

3. 买东西巧设计

如果你认为买东西很简单,那请看一下这个问题:

某商品每件15000元,如果分期付款,分6个月付清,但要加每月3%的利息。若用分期付款的办法买一件这种商品,平均每月应付多少元(不满1元的舍去不计)?

这个问题如果不用数学方法,而只用生活中所使用的一般方法是很难解决的。如果列方程,这个问题就比较好办了。

解:设平均每月付x元,则自开始到付清所需付的本息合计为:

15000+(15000-x)×0.03+(15000-2x)×0.03+(15000-3x)×0.03+(15000-4x)×0.03+(15000-5x)×0.03=15000(1+0.03×5)-(1+2+3+4+5)×0.03x=17250-0.45x

∴6x=17250-0.45x,x=2674(元)。

即平均每月应付2674元。

当然,生活中一般会选一个更好算的付款方式,不过这也可以看到数学的威力了,在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有时这类问题很复杂,如果自己不会解决,也没有别人帮助解决,那会是一个挺难受的事情,会阻碍自己的理财能力发展的。

一方面在具体卖东西时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在数据上不能老出差错,否则卖东西就有可能变成一次捐赠活动。另一方面该不该卖也是一个数学问题。特别是对于讨价还价的买卖,一定要抓住机会,快速地计算这个价位合适不合适,对市场经济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后悔晚矣。

这样说来,在卖东西时,其实是需要精妙的数学知识的,卖东西时计算精确和快速,才能抓住机会果断成交。另外卖东西一般心中要有个底线,并根据情况调整这个底线。这个底线一般是根据市场行情,以及自己卖的东西的价值信息推算出来的。因此一种理智的计算商品价格的能力也是必要的。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的话,市场的行情有个预测的概率问题,出手价格是个求极大值的问题,具体规划卖东西的时机是个运筹学问题,还有其他数学问题。

城市上班族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一般不怎么卖具体的东西。农村人有卖东西的习惯,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现金,这在农村实在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卖东西的学问也大着呢,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合适的集市,寻求合适的买主,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卖的时候对价位的掌握,这中间学问很多,会卖东西的人会多卖一些钱,他们这种善于盘算、会卖东西的能力,会通过他们的经济实力表现出来。比方说农村里卖农产品,就经常有个如何卖才能更合算的问题,要卖出一批稻谷,就要考虑是卖稻谷合算,还是卖大米合算,算一笔账:

如果是卖100斤稻谷,按市价可得61元。如果卖大米,100斤稻谷到碾米厂去碾,可得68斤大米,大米每斤0.9元,68斤大米就有61.2元,除去碾米费2元,还可得59.2元。再加上糠32斤,每斤0.15元,就可得到4.80元,这样把100斤稻谷碾成大米来卖最后可得64元。因此还是卖大米合算。瞧,这脑筋多转一个弯,就多出了3块钱的进项,账不会算的话,这3元钱就可能不那么容易找回来了。

从上面例子就可以看出卖东西中的经济问题了,同样的东西通过不同的方式可以卖出不同的价格来。这主要在于事先对市场行情的精准掌握,以及对各个环节精确的经济分析和计算。

这个设想好像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但事实上,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种设想无处不在。我们购买火车票时谁也没有选择的权力;我们买房时好像也没有多大的选择机会;我们购买私家车时,砍价的余地也不算大;我们用电时也只能接受供电公司的价格;我们把东西寄给远方的亲友时,也只能接受邮局规定的价格;手机收费我们更是无可奈何。

北京、上海都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这些商家好像也会相互竞争,但他们竞争的不是如何降低价格,而是如何抬高价格,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何使用更加精明的经营策略。北京和上海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成本比较高似乎是个理由,但不完全。开发商掌握了稀缺性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而这种稀缺资源的最后掌握者的垄断力量更大,他们不用费什么代价就可以获得相当的利润。当然,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也是一个因素,去北京、上海发展的有钱人不少,为了在大城市里占有一席之地,高昂的房价并不能制约他们的购买行为。一些消费者往往容易跟风购买,人为抬高价格。

我们走进大型商场,往往能看到许多价格高的商品,从服装、厨具、食品到日常用品都是如此。一般人对这么高的价格只能看一看,不愿购买。但也有不少大方的顾客,愿意花高价钱购买这些商品,特别是一些手头阔绰、花钱大方的人,和一些带着情人或朋友特意来购物的人,他们好像对商品的价格缺少敏感性。有的人还会问商场服务员这类商品最贵的是哪种,他就挑最贵的买。但毕竟这样的顾客不多,为什么商场还是要把价格定得这么高呢?因为对于商场的一些熟客来说,商场会发给他们优惠券或会员卡,他们可以享受打折的优惠。一些大型商场还出售购物卡给一些大型单位,这些单位的员工使用购物卡购物时也好像对价格的敏感度比较低。所以,商场的利润不会因为商品价格高而降低,反而利润可观。

一般情况下,商家为其商品定价时都会考虑分开价格档次的定价策略,对于价格不够敏感的消费者,使用较高的价格,对于价格比较敏感的顾客,采用低价策略。